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500|回复: 18

为何我们学的机械误差如此之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7 08: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问:
  e: p$ Y: @4 _, ]! b  H我们学机械时,往往看着情况取上一大堆差不多的数字。然后再差不多的一步步取近似值,再逆着退回来,最后发现传动比啊什么的都和最开始的不一样(差的这个范围甚至足矣肉眼观测但是仍然被采用)但是如果说现实中无法避免误差,为何在理论上也可以容忍这么大的差别?
4 g: c- F: B. F1 Z9 _是否我国的机械设计方法是与日德等机械先进国家不同的?容忍了太多差不多就行因此才导致机械的精度水平一直差别人那么多。
; i- `, ?9 Y* I3 K我本来就是因为爱机械的精确来学这个,但是学了一路的差不多让我很不爽。
2 p' l- h* j( Z+ Y; D1 _$ b

' z/ z# ?8 z  Q" \
答:3 R0 L$ A- R" G4 ~/ k7 ?
啧啧!你是没见过德国攻城狮小伙掂着八磅锤拆两截公交的绞盘。我说换换手帮帮你,一把推开,this is my job!& S  ?+ j$ f! g7 ~' f$ {8 f8 P
7 e* c$ `- h& D4 b' F7 r
首先呢,工程这个东西,实用主义。用的起来,用的好才是真的好。理论是逐步跟着实际而改进的。而不是实际跟着理论走的。理论永远都是错的,但是它的指导意义又是不可否认的。

5 n! t# E( V* Q& D% u+ W" S1 ^* V/ A- s& P: n+ D5 ]; a' d9 M
其次呢,设计方法上面,工程类的东西是讲究传承的。一套东西从哪儿来,到哪儿去,都是有据可查,有典可数的。就比如精度这个事儿。当需要设计一个行星机构,肯定得用齿轮和轴,轴承这些东西。这些东西从何而来,首先,数据来源于手册。其次,物料来源于供应商。

% L. O& s9 G* D
+ V0 \" e* x3 ?& R) P" K$ N) {- k( c1 c通过查手册,你有了模数,有了比例,根据公式来了齿数,厚度,是否需要镂空减配重,润滑系数等等各类参数。这里算是理论圆满了。然后找供应商提供东西。

3 K; e, f" G* j( |# L+ N- F! C& i) s" F/ |
供应商搜刮一下库存,东西拿来了。然而装不上!为毛?有误差,误差哪儿来的?他们加工时候产生的。就比如齿轮,需要床子一刀一刀干出来。

8 f& b: J' ?; S% c) u- \% O7 E  e' u
然而加工一两件的话,精度还能保证。结果丫连干了一万件没换刀。结果一个比一个误差大。一个齿轮22个齿,一万件就等于干了22万刀。什么刀受的了这么磨损?不这么干,一则成本上升,二则公期延误,单件成本随之上升,齿轮厂受不了。

8 d7 D& k' t. b0 O+ Z( T! n8 b6 W6 P4 @. l6 f
那么刀为毛会磨损?因为刀的材料不行。达不到百万件还保证精度的要求。

0 Y* a% I! g. g2 u& s- _
1 d7 R/ k5 U3 B& |7 M4 \那么材料为毛不行?因为材料制造工艺不行。材料生产的传送带的减速机构有旷量,导致不稳,还总是往一边倾斜。过机的时候抖太厉害。导致马氏体这里多点,那里少点,最终是整体强度,刚度下降了一个数量级。
3 w, M) ?3 M$ W% S% ~4 J

9 A3 _- v6 a# y6 B4 J) R而你设计的这个减速机构就是这家材料厂订的货。要解决这个问题的。

! Q' }; ~2 Q1 M* g1 C; N
. z, l, ~) L3 ~7 a) A; H* d然而你设计的时候拿到的参数并不包括这些玩意。那么计算怎么可能会对?就算算进去了,搞了个无比复杂,但是有效的公式。结果整体造价太高,材料厂决定不玩了。
9 r, a. V$ t2 b" J6 n! j9 a

9 ~+ W% Q/ q3 G5 H9 E* F' s8 X: m所以说,搞工程,是整个体系的事儿,而体系这东西,公式说了不算。国标说了都不一定算。
- O/ q6 n  o. v- g8 [: B

& p' z( y! i; Z% v* S1 v并不是理论容忍误差,而是工程需求容忍这些不靠谱的理论。所有的工程理论,标准,都是有一定的公差和配合在里面的。为毛?!. p: D" v; f& U& V
因为我们并没有绝对刚体。(转)
: _  u9 K$ }' @+ ^
3 Y+ Q# }* r! g
2 e* d7 K" ?1 _; o8 g; V

0 @" |' c/ }( 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7 08: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7 09: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楼主,现在我们学的什么误差不大?
发表于 2016-6-7 09:3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呢,工程这个东西,实用主义。用的起来,用的好才是真的好。理论是逐步跟着实际而改进的。而不是实际跟着理论走的。理论永远都是错的”这句话真不同意,理论永远是错的?这么实用,怎么就没有实用出工业强国?撇开大的讲,往小了讲能实用出一颗好的螺钉吗?

点评

理论不分对错,看适用范围,说这话的人就不懂理论怎么用  发表于 2016-8-17 11:03
发表于 2016-6-7 10: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7 18: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用途,也有很精确的公式的
发表于 2016-6-7 22: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很头疼啊,新手做出来东西跟其他配合总是不行
发表于 2016-6-8 11: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加工到位当然有误差!
发表于 2016-6-8 16: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看的比较远
发表于 2016-6-9 19: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同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9-15 06:39 , Processed in 0.06617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