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wangqing1

由微软的面试题想到过去一件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2 20: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好无知呀,没有注意到直角三角形高不大于斜边一半
发表于 2016-5-23 03: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zerowing 发表于 2016-5-21 08:09
6 p- g) X0 `' D2 y9 I大侠讲得很好。例子很深刻。不过我认为没必要过度解读那道题。就跟问井盖为什么是圆的一样。
" A, o. o8 A/ D2 j  D如果一定要说 ...

5 X: h- r- I  M# _4 U- p. g! G" G大侠,先说一个前提。
. e7 ]0 s$ o  B" w一方面我并没有说服大侠的意思。另一方面,我只是认为没有必要过度解读这个问题。
+ ?$ s7 n) M4 L; X
  V  A4 E) M+ O8 f3 N: Z首先。我肯定大侠期望超越自我的想法。我个人也有类似的主张。但如果我没理解错,大侠的思路是通过不断假定假想敌,刺激自己不断前行。而从这道三角形的题目,大侠其实看到的不是假想敌,而是大侠认为的基础的缺陷。这样的理解因该没错吧。
! J( {& f9 F) t5 x) S. O2 N设立假想敌是好事,我也说了大侠能从一个问题上看到奋进的一面也值得称赞的。但也请注意我回复里提到的多学科问题。各学科间的联系会让问题变得很不同,我依然坚信并遵循这一点。还说那道三角形的题。也许我说高不在形内让大侠觉得是诡辩。那如果脱离欧式几何呢?比如以黎曼几何为基础,一个三角形里甚至可以有多余1个的直角。所谓的斜边高不能过半也变失去依据了。我不想通过这个例子说明那道题如何,只是通过这个阐述强调多学科的联系,以及我们认知体系的单一问题。
' \! P7 Y% v/ O. V% Y6 c7 f2 K+ \* b而很显然,那道题的出题者不会有如此多的假想,而更多的是通过一种人的心理反馈去解读应聘者。这是我认为没有必要过度解读的原因。4 ^/ _. z7 j2 u9 \

& l# K& `9 j3 l( S5 D  }3 n- t其次。大侠问面对强敌是该辨,还是蒙头反思。说句开玩笑的话,既然强敌已经站在你的对立面了,无论是辨还是反思其实都晚了。而同样,无论是辨还是反思,都是在你和对方交手有了结果之后的事。面对强敌,要么决死一战,要么寻路而退。而之后应带如何,是另外的问题。. y( c4 d( O+ x/ |6 u
在有,我认为大侠所理解的辨,只是停留在诡辩这个层面。于是又说回开始时说到的大侠主张超越自我的问题。我与大侠的思维不同,并不以假想敌的方式激励自己。二是以自我反叛、批判的方式不断否定自己。而这,也是辨。我主张看问题的多角度性,而这一点要求不但思维上要发散,同时要求认知上的宽泛和多学科间的互联。由此,自己跟自己辨,无论在设计、学习还是其他的方面,跟自己辨,不轻易否定别人的观点,不轻易批判别人的主张,更多的是,换一个角度解读你所认知的东西,最终去形成对一个问题全面的认知。比如大侠原帖里阐述的量具问题。从实际结果看,结论是量具在测量1.5mm以下时失准。但如果你换一个角度,从超声波探测的机理入手,就会得出问题出在被测零件的材料不均性上。大侠肯定知道在面对带有涂层、镀层等非等密度的情况时,超厚仪同样是存在误差的。但如果总尺寸较大,相对很薄的镀层、涂层来说,这个误差就变得可以接受。而如果本身总尺寸就很小,那么这个误差就显然过于巨大了。当然,大侠的问题我不能以此下结论。毕竟具体大侠的硬化铝是一个什么状态是未知的。但仅就换一个角度来说,理解就完全不同了。& _3 x* G% a$ i5 m3 ^

& H( ]: I3 M# Q. N希望大侠可以理解。
, y/ ^+ }5 K2 J

点评

我与我的经历联系在一起的理论是基础知识联系与常识话,这中联系也可用在工作中,比如可以把平时的看铁屑,听声音,现调整切削速度,变成常识,统筹机床,统一操作理论,化繁为简  发表于 2016-5-23 16:51
我偏偏也是SB种的一员,所以我在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想了很久,而且可能是想多了  发表于 2016-5-23 16:46
而缺少了对其本质的理解,以及准备超越前人的教育方法,导致学了不会用,学了没用,数学就是背公式的SB言论  发表于 2016-5-23 16:46
我认为那个中学的几何,绝对是基础了吧,我们在中学的时候,也没涉及到别的几何吧,所以,既然是基础,那么我们不需要避让,应该从老外身上自己碾压过去,而我当时接受的教育是考试,题海,反复重复一类题型千百次  发表于 2016-5-23 16:43
诡辩了过程,但是没有一点基础上的超越,我感觉我所处的环境,包括我经历的所有教育,工作经历,我什么的舆论,都多少有这方面的问题,最可笑的一个疑问,也是我听最多的“读书有用吗?”所以我设身处地,感触很深,  发表于 2016-5-23 16:35
我的意思是在强者阶段就应该超越,这时的超越和,强敌阶段也不一样,比如国家之间的山寨,山寨就是一种效仿强者,但是没有超越,没有超越是因为在所山寨的产品,的层面上的,知识体系不完善,就是山寨了结果,  发表于 2016-5-23 16:30
你说的多余一个直角,不能过半的几何我不懂,另外我没用强敌,我用的是强者,强敌当然无所不用其极,和强者不同,强者使人敬佩,至于将来是不是敌与当下无关,比较贴近的是正兵和,奇兵胜,强者是一种发展中的姿态  发表于 2016-5-23 16:25
发表于 2016-5-24 14:5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思维模式才是最大问题呀
发表于 2016-5-27 10: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在理!
* B2 p! P% u" n9 Q5 v很多追求结果的问题,往往得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5 `# J& N, R7 z. w1 h只有追溯求源,逐一分析,才能透彻的理解!# B2 ~8 `$ K, o, Y- V9 O
发表于 2016-5-30 15: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牛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 08: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侠是个有故事的人
发表于 2016-9-7 15: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思路很好啊  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22 07:51 , Processed in 0.069851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