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frazil 于 2016-3-26 18:45 编辑 9 q: m5 C |4 ~- _
" H' Y/ L _; q; S1 K% J& |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关系的双方是要有相互呼应的,单方面的关系没有。可见,孔子的传人也是一个极为理智的家伙,不像后来儒家的董大爷,盗用了法家的思想,发明了三纲五常。五常是不错的东西,“仁智礼义信”。三纲虽说对于稳定当时的社会有好处,但是从长远来看,当方面的无条件要求是在是可恶。破坏了中华民族的理性思维,把社会发展本应有的对等与契约破坏殆尽,一遍一遍的编织谎言、忍不住爆发,然后再进入一个循环。即使到现代社会,也不能避免,中国社会还处于各种真实对立,虚假和谐的局面中。不要说官民,即使是劳资关系,也是如此。9 l- l( c0 i+ K- z- {" V% N" S; \
现在的老板和员工,都希望对方是无条件的对自己好。就像“纵使虐我千百遍,我仍待他如初恋“。现实中也有很多鸡汤。比如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找到一位长者,说我为公司做了多少贡献,公司领导老是看不见,甚至故意把我的功劳放到他的亲信身上,自己到底该走还是该留。该长者告诉他,你的领导越是这样对你,你就越为公司创造价值,等到公司离不开你的那天时,你再离开,这时候不是很解气吗?该青年于是奋发图强,终于有一天成为公司的支柱,收入也上来了,老板也发现了他的才能,许以重位。这时候长者问青年,你还要走吗?青年说,我不走了,这就是我要的事业啊。长者问青年明白了什么,青年说,以前还是因为自己不够优秀,只要努力,总有一天会被认可。
+ T/ g" R2 i# c我记得我也被拿这个故事教育过,但是我发现,我的每次涨薪,不是因为我做的好,而是因为我有所要求。当然,前提是你要值这么多钱。现在每每想到这个虚构的故事,觉得不仅仅是变态,而且害了不少人,为社会的畸形发展助纣为虐。首先,该青年努力一定就不会老板发现吗?他的领导就不会认为他是傻子,一直让他做事,自己和亲信拿功劳?我在职场中更多地看到,你要获得想要的东西,如果不走歪路,除了需要努力奋斗之外,还需要让你的上司或者领导知道,你明白一些事情。% t( e' V" T6 O" p% j5 a3 ]1 c- G9 B
现实中,也经常遇到一些员工,总在想着既轻松,又能拿高薪。安排工作,难的做不好,容易的嫌没有挑战性,对自己发展不利。我也遇到过,总是觉得自己像在家里一样,需要谁都顺着他。交代一件事情下去,周末没有完成,问原因,回答说,你没有为我准备XXX。还有的员工,说公司不差钱,老板钱多人傻,在干活的时候肆意浪费磨洋工,相信可以瞒过一时,终究瞒不过一世。浪费的是公司的财产,但是输掉的是自己的人格与前途。天气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很多员工相信一些公司上面写的花哨东西,最终有不少甚至进入传销行列。7 I$ }9 c. b. Q
- q* X" }# w: V+ o, I
& ?5 i0 S1 }2 B$ E6 b2 k$ t
; e6 @! j( M+ l" N7 p
y) J: l! `* ?' V: U+ q: R' Y
1 Q4 `- Q/ F6 ]0 ^( I/ t
! i8 L0 P# v/ m- R4 y. U5 }0 [* ]7 X, q5 {9 U( B! B
7 z+ h# m5 l' r w5 u- n- F% F5 W8 A
. n6 W$ ~; d1 t8 r$ y- j8 S
0 p/ p$ _' E+ }% F( k% C p$ R( v; `1 g- x: J8 h1 r6 p7 d# R
$ s, B( U" R1 j%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