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看到外圆磨一种φ110*60 40cr圆棒产品,工艺如下:下料--调质--粗车--精车(斜面留0.4磨量)--氮化--外圆磨--清理--刻字--送检。 t3 ]" B1 o4 z8 G
" }' S3 { z& O L2 m$ [: G8 _1 m4 K
氮化回来,看到外圆磨吃刀很多,了解磨了0.4--0.5,那么氮化还有什么意义,回头去咨询粗车人员,是留了0.4,问外协人员氮化层深度,回答及时丝,貌似也没谱,再问磨床工。4 k8 o4 m; Z" I
% B. ~* w; _$ |2 a9 c
问:氮化一般多少厚。; _8 Y7 U9 U8 P5 w4 v& T/ o
回:几丝。0 l, w" o; B6 r
问:那你磨0.5后没氮化效果,有意义吗?
6 X3 Q) U! c: ]& K! m! C) x! `7 d回:按图纸加工,其它不管。: a4 \( \& I4 n0 f' K
把这情况反馈经理,我说:这产品余量太多,外圆磨厚没意义。
& X; D) V0 D6 C! U: K他说:不会吧,氮化厚磨得应该可以的,我们以前一直是这样做的,再说公司有钱。
7 _1 {# I0 I9 X5 x" f我把数据给他看,好像很不高兴,应付说了下,下次留小点。
- h6 S; U3 H% e0 d; o7 E我问:那这些怎么办?$ C; @! h# ], S' G3 t# ]& p8 B- }
他说:老办法。( j7 l+ ^ L, L* R0 ~1 h
# z, E. g4 J' ^ [( n1 @
呵呵,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这公司我和呵呵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