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k) [! R M( G; m% S
据波士顿咨询公司2013年的研究报告,当时在美国制造商品的平均成本只比在中国高5%。2015年,在美国低成本地区生产已经变得和在中国生产一样经济划算。更令人震惊的是,到2018年,美国制造的成本将比中国便宜2-3%。中国的制造业成本为何变得这么高?以下是一位熟悉中美制造业的浙江老板给出的成本对比分析。
4 o0 C" ^5 }6 Q0 T& m0 G. a: J1 h4 {
6 e0 x9 g: S" c' I) S$ O3 b. D1 v6 p浙江省慈溪市江南化纤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同行中最早开拓海外市场的企业,一直位居国内同行出口的前二位。目前,公司占地7.9万平方米,500名员工,5条自动化生产线,年产10万吨。) i+ ]- K9 n4 b0 Y8 u& o
3 L; G' @5 G* o& g8 ]& V/ j- [4 @& x# ^去年,“江南化纤”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投资办厂,成为首家在美国建立再生聚酯短纤维制造工厂的中国企业,一期计划投资2500万美元,二期计划投资2000万美元。“江南化纤”反映,去美国投资办厂,主要原因是国内综合成本连年攀升,颇感吃力。“江南化纤”测算比较了创办相同规模企业的中美成本,并提供了部分成本构成对比表。/ _2 Q$ L) N5 Y7 B& ^7 p; `3 i0 v
4 R) ?4 g" J. B8 Z1 |1 T3 L/ c
5 O7 o7 O1 p1 U) Z, m* J) W9 x
+ s! j6 m% B- p. {& @. `2 m1土地成本:中国是美国的9倍0 G4 a3 i% R6 }' d' ]: B) t+ l ?
' B3 Z5 j1 j& c! m. B
国内地价是美国地价的9倍,并且美国是永久性产权,我们是50年产权。例如,2000年浙江省慈溪市工业用地价格是18万元/亩,目前美国地价仅为2万美元/英亩,相当于2万元人民币/亩,如果按照现在许多县城工业用地100万元/亩算,是美国的50倍。
, @% W1 o a! u* Y1 x) q5 |0 [6 d$ X% \
2物流成本:中国是美国的2倍) S$ O3 Q" _" A' Z2 q* H2 p$ [* H) T; _
4 ^! u4 R5 ], {! M" e* X
国内物流成本是美国物流成本的2倍。以油价为例,中国的油价是美国的2倍,油价高,物流成本也就高。何况中国还有全世界少有的过路费、过桥费,物流成本能不高么?
0 j& |, ^- }( i6 K1 m/ k% \+ _$ j1 A2 T. m. X
而美国的物流成本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库存费用,二是运输费用,三是管理费用。比较近20年来的变化可以看出,运输成本在GDP中比例大体保持不变,而导致美国物流总成本比例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库存费用的降低。
2 p( G. s' d5 r* i4 G3 f9 f/ S$ u4 ?- ]* A3 S. y+ G
3银行借款成本:中国是美国的2.4倍
h4 r6 l) e: b0 q# i! k( `4 j s
) X! M: p _, l% l1 V最便宜的国内借款成本年利率6%,是美国成本年利率2.5%的2.4倍。按每吨7000元人民币或美国1100美元资金、4个月一周转,国内借款成本年利率6%和美国成本年利率2.5%分别计算公司运营资金财务成本:国内是7000元*4*0.06/12=140元、折合22.58美元。美国是1100美元*4*0.025/12=9美元,国内比美国高出1.5倍。0 x w& |% W6 W; v H% F. d
0 K: a4 |5 s. {: G" H
这还是正常的银行借款,如果资金来自年利率超过10%的银行理财产品、年利率15%的私募基金、甚至是年利率20%的民间高利贷、企业不堪重负。: _* P$ s- h' s- R+ V5 x9 q
2 z* p" v6 k3 r) k0 y, B1 S" Z! ]1 @8 s
4电力/天然气成本:中国是美国的2倍以上* _+ n2 g4 |. G" G
- r; m W9 \( W5 y* r- j8 I+ S国内能源成本是美国能源成本的2倍以上。美国除开夏威夷的电价特别贵外(海岛地区没办法),其他州的电价都不贵,以德州为例,其电价折合人民币才2毛钱。
n3 ^! H7 }' f5 J8 |: @+ N2 u& \# P3 ]- h, B- I. ]
由于我国对电力、天然气直接定价的原因,企业用电用气用油价格居高不下。按国内每吨耗电450度、电价0.76元/度计算,单位生产成本342元,折合55.16美元。美国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单位用电量相应增加10%,每吨至500度,按照电价0.05美元/度计算,单位生产成本25美元,国内比美国高出1.2倍。* `; C; b2 c4 k1 a9 f6 T6 K
% r5 ?8 y) l X5蒸汽成本:中国是美国的1.1倍9 L6 t1 v% Y' W, I& p5 X4 L
$ J7 T7 J% u( Q3 z9 K& E% h6 F! ]; P还有蒸汽部分,国内用热电厂蒸汽,按每吨消耗蒸汽1.6吨、单价190元/吨计算,单位生产成本304元,折合49.0.美元,美国用天然气锅炉自制蒸汽,按天然气价格为0.48美元/therm、单价14.52美元/吨计算,单位生产成本23.23美元,国内比美国高出1.1倍。
/ k! j; K8 t1 u2 I, |; J( S, \" v1 A6 x
6配件成本:中国是美国的3.2倍9 f8 t q4 q" I; }
5 c9 m5 X: `- F, m& {国内配件成本是美国配件成本的3.2倍。国内设备性能略差,工人操作习惯不良,每吨单位配件成本约100元,折合16.13美元,而美国生产线设备性能较好,工人操作习惯好,每吨单位配件成本5美元,国内比美国高出3.2倍。
0 h1 z$ K7 r( \8 m% c/ g
5 l, p7 e1 z$ V) S( s3 R7税收成本:美国税收优惠力度大
" Y+ b( W$ P. H5 e0 k2 Y0 O/ \: _0 q. V) Q0 d0 x: s- b! {5 ~. u
在中国,各种税收不断,把企业压得喘不过气。广州一家物流公司,运送一批货物到海南,总收入为1.9万元,但利润仅有216元,其中上税需要1260元。1 {3 ^7 M9 ]1 H7 v
3 F: H! c D9 d2 i$ F而美国的州政府最看重的是就业,常常给予企业优惠的税收政策,比如房产税优惠30年内有效,如果公司达产,30年内将给予3000万美元的税收减免。
1 O) }9 p' M" L5 r& y
& G! b7 w& r* I2 J( M0 r8清关成本:美国无需支付进出口清关成本2 D; @0 J% x5 _( e6 J8 p
`7 c$ \3 x$ T* P# k6 l& B7 ~
在美国投资办厂无需支付进出口清关成本。国内企业原料均进口,假设进品环节费用不含内陆运费、关税、增值税、仅各类手续成本约为3500元/柜,每柜按20吨装计,则为175元/吨,折合22.58美元/吨。
2 j- [+ O- p& ~3 I, `( d& C2 E0 D
- j% T3 O$ G5 ?; c2 a国内企业成品出口,假设出口环节费用不含陆运费,仅各类手续成本约为1600元/柜,每柜按20吨装计,则为80元/吨,折合12.9美元/吨。如果加上运费等,成本还要大幅增加。
7 T' i* h3 X! V
9 ~" w7 {0 `* G$ i9人工成本:中国成本优势趋弱1 m' U: a) ^1 x
4 A2 \% t! s1 c2 d& q
尽管美国劳动力成本是国内劳动力成本的2.57倍,但美国自动化程度高,用工少。国内两条月总产量为4500吨的生产线用工250人,美国设备改进,同产能两条生产线才用工180人。
5 b4 Z, G6 @) C3 S. V" F7 x+ F
- h/ V. u$ Z4 W7 H, s, c' Y2 `/ u! M按照目前国内工人工资上涨趋势,如考虑国内5年工资再翻倍、10年工资翻两番计算,那么中国在人工成本上也占不到任何优势了。
* V2 @' n5 h0 t6 E- _) t& [; |) J* U+ P0 |8 c5 R) Z4 H" ?
10折旧成本:美国是中国的1.7倍+ K2 o1 S( m1 O% E. Z% {( y' B
+ `- y% n; Z9 Z. a/ _( ~! M J
美国折旧成本是国内折旧成本的1.7倍。同产能设备及土地厂房,国内生产线投资9000万元人民币、美国生产线投资2500万美元、按15年折旧年产50000吨计分别计算吨折旧成本:国内9000万/15年/50000吨/年=120元/吨,折合19.35美元/吨。美国是2500万美元/15年/50000吨/年=33美元/吨,高出国内1.7倍。/ J* p/ P- p) h9 @
& w b" S# |( }6 G11厂房建设成本:美国是中国的4倍
) K% O8 Y2 z2 t. V. @) |" N0 j+ y, x2 O# I) r- V4 j
美国厂房建设成本是国内的4倍,但十年以上二手厂房价格根据年限则是新厂房的1/8-1/2,而且普遍性能良好。
* z& h5 U( G2 ]; S( x1 P
( X6 _9 L$ P# x; J6 N% O综合以几点来看,随着国内环境成本,人工成本等持续攀升,中国制造成本已经和美国制造成本相当,在一些行业将会超过美国制造成本。“江南化纤”是个案,但国内制造成本的连年大幅攀升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制造已经“未强先高”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警觉,想方设法降低制造成本,努力提升“中国制造”的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