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拓跋焘套

图片当中画红线的那句话,应该怎么理解?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15: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Pascal @逛逛论坛 @shaokuang @刘嵩 @默笑沧海 各位师傅们,谁有时间的时候指点一下我这后辈吧,考虑温度变化和热膨胀时,轴向热膨胀和径向热膨胀出现的 三种情况,有点不理解,为什么对轴承游隙的影响会平衡,会影响大或影响小呢?如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发表于 2016-1-23 17: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看看下面两张图片,有问题再慢慢讨论。% U  `8 g8 M/ X; `% z, {7 f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发表于 2016-1-23 17: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7567410 于 2016-1-23 17:09 编辑
$ B( u5 v3 H/ _
拓跋焘套 发表于 2016-1-23 15:00 & G! d2 {4 e1 k5 l
谢谢大侠指点,对于四楼的问题,还请大侠指点一下,谢谢大侠

2 ~4 T4 V  K1 {6 h仅就第三:同样的温升第三这情况轴承间距L大的产生的伸长量(也技术轴承间隙)就大。+ @" \1 ?/ Q! W! n) i) F1 n
2 Y, K5 v/ G- ?% |% L& i' U
    △l = α x L x △t   
0 _& E; s' @! ?- K0 y+ [2 i2 @/ Q% H% w4 ]3 z3 V7 W( a
L大 △l 就大;同时轴承圈D是固定的 △d就是固定。所以轴间距的大的调整时可紧,运行起来就会有合适的游隙了。0 t5 r4 W% s; t4 l
3 q; U* j( I5 p6 a4 P. g5 P$ M

% r% U5 X% Y! P" v) k

点评

谢谢大侠,这个公式就是轴受热的伸长量?那径向伸长量和轴向伸长量是不是都能用这个公式算呢,  发表于 2016-1-25 19:30
发表于 2016-1-23 17: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LZ,6 N' K+ ^& t; g9 i7 ]2 V5 T( O
1. X型布置,温升总是使游隙减小,能否理解?* }/ A2 m5 @6 I
2. O型布置,因为温升,轴向尺寸与径向尺寸都要膨胀;游隙变化取决于轴向膨胀与径向膨胀的比例,所以存在三种情况。

点评

P大,不给点意见?楼主纠正了我长期的一个错误概念,就是内外圈的温度之差。想听听你的看法。  发表于 2016-1-30 15:14
用温度梯度来理解,大概有点明白了。还是读书少!  发表于 2016-1-26 21:06
逛逛大侠可以试试搜狗拼音,微软拼音的确不好用  发表于 2016-1-25 19:57
timken用了游隙变化最小,来形容这样的安排。它有个公式,唯一与角度有关的是径向动荷与轴向动荷之比, 游隙变化与它成正比。  发表于 2016-1-25 14:44
破微软拼音!  发表于 2016-1-25 14:10
如果10度到30度,都符合R点重合的说法,那笔有理论及算了。我花了4小时,翻了我所有的轴承手册,没找到。你有什么看法?  发表于 2016-1-25 14:09
按R点重合,圆锥的接触角是10到30度变化的,角度越大,按R点重合,轴承跨距越短,也就是轴肉热伸长量越小。当然轴承本身也越热,径向膨胀量也越大。当然,轴向的位移,反应到径向也比较大。  发表于 2016-1-25 13:51
p大,lz问题很有意思。实际设计或使用中,从来没考虑R点重合最佳,不过知道轴承手册都是这么说的。 按轴承跨距与轴承外径的比例,很容易理解了。因为内外圈温升有2到5摄氏度之差。  发表于 2016-1-25 13:44
发表于 2016-1-23 17: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中!!!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19:5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拓跋焘套 于 2016-1-25 19:55 编辑
% L& Y. T6 g  B" E5 ^; n
Pascal 发表于 2016-1-23 17:10
2 ]( m6 e, q4 O. bLZ,3 |9 j, b+ H  R% _( G( L
1. X型布置,温升总是使游隙减小,能否理解?
) F" j# K, H% ]  e2. O型布置,因为温升,轴向尺寸与径向尺寸都要膨胀; ...

$ _5 d' A+ }! Z1 b$ W: i0 y谢谢p大和逛逛大侠的指点,逛逛大侠可以试试用搜狗拼音,微软拼音不好用,还要按空格。x型布置使轴承游隙减小,是不是就是轴受热膨胀,径向和轴向都伸长,在轴向轴会向外推轴承内圈,就会使轴承内圈和外圈在轴向距离减小,也就是轴承轴向游隙减小,而轴承内圈由于受热也膨胀,在轴承径向轴承内圈和外圈之间的距离就会减小,也就是轴承径向游隙也会减小,这样理解对吗?对于o型布置,轴受热膨胀伸长,在轴向会向外推轴承内圈,使轴承轴向游隙增大,按照这样理解,那不管R点重合不重合,轴承轴向游隙都会增大,而轴承内圈受热膨胀,就会使轴承内圈和外圈之间距离减小,也就是轴承径向游隙会减小,这样理解是因为哪里出错了呢?还请两位大侠指点,
1 f1 L5 E, I$ k1 t! S! g! i

点评

别听我的,我也在学R点重合的道理。错误概念一大堆。  发表于 2016-1-26 21:11
2到5度,规矩的说法是温度梯度。  发表于 2016-1-26 20:22
那轴受热膨胀伸长带着轴承内圈在轴向和径向一起动吗?  发表于 2016-1-26 14:34
再想想,抛开那R点交叉或什么的,用内圈{轴、内圈、滚子}的温度要比外圈及壳体的温度要高2到5度。 按材料膨胀量来理解。那么轴短、轴长、轴适中,对运转后的游隙变化,就有了初步了解。  发表于 2016-1-26 11: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11: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拓跋焘套 于 2016-1-27 11:52 编辑 8 W' }  k3 a& |5 }

& t. L0 m/ k8 s: Q@逛逛论坛 逛逛大侠有没有资料,发上来看看,
发表于 2016-1-30 16: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逛逛论坛
! E7 T9 u# S# X逛逛大侠让我说点看法,那就说下我在工作中是怎么处理的。) X. j* N# y6 S# q
1. 单列圆锥O型与X型布置的工作游隙确实比较难把握,我一般都是算出配对后的安装游隙。
' `# l1 ]3 l# r" \% q9 P7 t2. 我贴图中的结论,其实有一个隐含的假设,就是工作状态下,轴比轴承座温度高,并且二者膨胀系数相差不大;如果轴承座比轴温度高或膨胀系数相差较大,结论就不正确了。
! M4 \) s: C# W; w7 B3. 逛大提到温度梯度,这肯定是对的;但实际工况的温度梯度实在给不出,一般都是根据经验给出轴与轴承座的温度差,然后假设内圈与轴温度相同,外圈与轴承座温度相同,滚动体取内外圈温度平均值;根据这个假设来计算轴承工作游隙,SKF、舍弗勒、TMK也是这样做的,当然他们有专门的软件,精度比手算要高一些。
7 Q; \- l9 ^* r/ w' t- l$ a: P4 W) m4. 一般设计确定之后,轴承间距也跟着确定,R点是否重合,我们控制不了。不过如果实验台架的话,倒是可以先设计一个R点重合的特例,工作游隙就等于安装游隙了。
2 s8 ^8 H6 i# @+ P" p% c5. 配对圆锥的工作游隙最好是主机厂家与轴承制造商联合起来,反复几次,效果就比较好。我知道南高齿与舍弗勒、SKF就合作的不错。
& j  b2 a+ ]' H; d) T& o; M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 收起 理由
拓跋焘套 + 1 热心助人,专业精湛!
逛逛论坛 + 1 热心助人,专业精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1-31 14: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Pascal 发表于 2016-1-30 16:26
: _- ~# B% A1 I  u( S+ }@逛逛论坛
9 n( m( G* B$ _: k, u0 \- v% h1 p逛逛大侠让我说点看法,那就说下我在工作中是怎么处理的。& {( e. D+ u& p4 W( e
1. 单列圆锥O型与X型布置的工作游隙 ...

1 N$ L3 w& C5 r# A" \( g最近看些资料,修正了好多过去的错误概念。不学“热”的,开始有了温度梯度的概念了。
4 w4 r) Y* h# f, A/ A) H0 B. E" r9 a1 |% E! K1 s( o- G5 I2 ]. u! ~/ D7 ~
过去我设计角接触轴承的隔圈厚度,考虑刚度、挠度、精度等多些。对隔圈厚度与热的关系,就一个简单的认知,散热。
9 n  J. X/ q3 {, V$ @
0 w; q0 ~! X5 r, c' W- d有了温度梯度的概念,开始修正自己错误,设计中开始考虑了,包括预紧、隔套及轴承的安排,看工况了。
* N' S5 Y* x& [2 a9 k9 v; D- N  Q; e( j( |* n5 I' W
圆锥轴承同一系列的接触角是变化的,就是按温度梯度计算或实验数据得出的?所以才有R点重合的说法?
# u# J  J7 w# p1 L+ A: p; F9 H/ U: p8 t; d3 B: Z2 ?4 l
楼主问了个好问题。

点评

好的,p大  发表于 2016-1-31 16:07
SKF官网上也有样本,舍弗勒的要找他们销售。  发表于 2016-1-31 15:28
好的,谢谢逛大,thank you  发表于 2016-1-31 15:24
Timken Engineering_Catalog,自己找一下,不要在这里扣分了。  发表于 2016-1-31 15:12
好吧,我再去找找,  发表于 2016-1-31 15:10
我这本滚动轴承设计与应用手册貌似没有温度梯度的概念,还有我去skf,舍弗勒的官网找他们的轴承样本下载,找不到下载啊,在社区找,貌似都是不全的样本,p大和逛大方便的时候可否发一份完整版样本,先谢过二位大侠,  发表于 2016-1-31 15:04
都是正规的轴承手册,我是鸟语版的,你自己弄个不就好了。轴承厂一般有两本,一本是轴承规格,一本是怎么选用轴承。大部分是在一本里面的。仔细读就好了。  发表于 2016-1-31 15:03
可是我还是不怎么懂,逛大的资料可否借我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16-1-31 14:55
荣幸之至,  发表于 2016-1-31 14:52
发表于 2016-1-31 15: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逛逛论坛 发表于 2016-1-31 14:32 * H. o; c8 l5 U
最近看些资料,修正了好多过去的错误概念。不学“热”的,开始有了温度梯度的概念了。
% O9 ~) X$ }( E! F& f1 F: d: r; ?% j# o+ y2 }2 y
过去我设计角接 ...
+ q  g, \  Q" X4 K  \
逛侠:8 m* F( z$ `3 {, Q. W" \
我没接触过轴承设计,感觉上圆锥轴承接触角不同,就是为了适应轴向力大小的,与温度梯度无关。
& y$ ~+ y# R; q* f3 l

点评

逛侠,见21楼回复。  发表于 2016-2-1 17:27
P大,那是不同系列,同一系列角度不同,随内径不同变化的,不像角接触,就一个角度抗到底。所以才有此一问。  发表于 2016-1-31 15:3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9-17 08:31 , Processed in 0.063829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