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551|回复: 22

渗碳淬火,奇怪现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8 19: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问题零件描述:0 W7 E; L- r) x( H1 J0 b: i- m

7 ?7 `6 O$ H. ~4 K- h3 y! [1.该零件图纸请见附件,
) R& c' o- i3 I, w( P2 {5 a: f/ g, G! S% i! j( K1 `9 x/ S
2.该零件试中间是空心的,而且内壁需要承受210bar的压力,为了保证质量、节约材料我们采用了锻件工艺,而不是圆钢。
4 P% F) ?, k" r% s% g. j4 X$ s' W4 Q
$ c' q" C; ^5 T; }4 j$ U7 R  o9 h3.零件材料是20CrMnTi,毛坯经过锻造后,进行正火处理,正火的温度要求超过930度,硬度范围:HB156-207;
- a2 y9 Y" s6 O
( h; @5 x3 _- ]( S3 B8 \  u4.粗车,留单边1.25毫米的余量后,再进行数控车,外形数控车到图纸尺寸,内圆和球面处留有单边余量0.25毫米。
0 I" {( r% {; P; V6 H& K
0 n% r& J0 m5 Z5.进行渗碳淬火处理,该热处理温度控制在930度以下进行。要求硬度为HRC55~60,渗层0.8~1.1毫米(单边)。
8 z9 d4 }. L  y5 d) x$ ]# Q* w. }2 J- c- j* F& T# C
6.进行磨削内圆和外球面磨削。7 f. E( G. k" C( [$ d
/ ]  T: m; m/ e5 z
现在工艺出现在第五步,零件渗碳淬火后,整体向内收缩,基本一批零件全部向内收缩0.3毫米左右,而且该零件还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零件的中间部分硬度和渗层都可以达到要求,但是零件的两头硬度基本上都达不到要求 ,硬度只有HRC40~45之间。0 W! ]9 B/ o: N& N- Z
我们把上次出现渗碳淬火零件重新去做渗碳淬火工艺,发现还会出现这个同样的现象。8 `/ x8 ~4 {- t4 ^2 x

3 t2 b, p9 @) t- {: w0 |1 _' y& O不知道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老鹰 + 5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8 20: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横着放?还是竖着放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8 23: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跟淬火工装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9 04: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零件的中间部分硬度和渗层都可以达到要求,但是零件的两头硬度基本上都达不到要求 ,硬度只有HRC40~45之间。
# c4 G* |5 h9 T6 C8 [
不太明白大侠的表述。大侠的零件是整体渗碳了还是只渗碳的球面部分。如果只是球面部分,这个描述里的两头硬度不够,中间满足具体指什么?# F- R+ E% T. Q: h0 ]/ g# t" N* Y3 t3 b
从硬度上判断,不达标的部分应该是渗碳不足,可以基本判断为渗碳过程中出现碳浓度不均,导致局部没有渗碳成功。大侠找的热处理是大炉?跟其他零件一起渗碳的?

点评

我指的是整个零件渗碳淬火,当然球面也是需求渗碳淬火的,两头硬度不行是指的圆柱面两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9 11:19
赞同,图纸上要求球面的硬度,其他地方没有要求要喷防渗剂。加工要求的地方以及重点部位楼主得和别人说清楚。  发表于 2015-12-9 08: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9 08: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遇到过这样的 类似零件,变形量很大,最后没办法只能流出余量靠后面的磨加工来 修正
' D1 k! m1 r: e但是对于硬度,零件长度不长,所以没出现楼主所说的情况,可能是零件太长的原因( D# G: z( o# b& u$ |) u2 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9 09: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渗碳的变形量是比较大。不知采用38GrMoAl调质后渗氮能否满足工况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11: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zerowing 发表于 2015-12-9 04:05 2 E9 b2 w; V1 `
不太明白大侠的表述。大侠的零件是整体渗碳了还是只渗碳的球面部分。如果只是球面部分,这个描述里的两头 ...
* _$ b9 z! Z1 c( ]9 [
我指的是整个零件渗碳淬火,当然球面也是需求渗碳淬火的,两头硬度不行是指的圆柱面两头7 k) Q/ ?7 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9 23: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转告一位热处理专业人士的看法:
* R4 Y7 S* T. ?* D金相什么的都没有,只能瞎胡猜。
9 N" o! ]- Z  {9 J我胡猜一个,过度预冷了。
! q+ D2 v: J! \4 L; b过度预冷导致两端硬度低,中间高。9 s6 f( X& g# z2 _
过度预冷导致马氏体转变量少,组织应力小,热应力相对较大。
9 A0 b1 l' |6 a% s! u2 G) ^胡猜的,切勿为凭。
4 O, O" K) b) u& C也可能是其它原因。原因的可能太多,无法一一列举。  K8 Z& x9 S7 y1 E" p
所以只能胡猜下。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 收起 理由
钻石卡贵宾 + 1
zerowing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9 23: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头达不到,是不是被挡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0 00: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参与一下。如同前面的大侠所说,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果是自己的热处理车间,请检查以下原因。% `2 y, w$ z0 A7 j. ^; v: f
1.渗碳中的碳势是否合理。包括设备密封性,碳浓度,均匀性,加热的均匀性。
4 ~) F. r5 g. D2.工件热处理前清洗过程中是否擦拭干净,任何表面污染都会导致渗碳软点。# y+ t* q, y3 e2 C8 ~
3.热处理中局部过热导致脱碳或者阻碍继续渗碳。
" X3 l( c" x: ?1 o: ~3 c0 n4.淬火处理是一次还是两次。一次处理如果冷却速度过快,一方面不利于马氏体形成,保留大量残余奥氏体,另一方面也可能出现异常软组织项。可以考虑淬火后深冷处理检查是否得到合适硬度。也可控制冷却速度,采用二次淬火的方式提高硬度。" v6 b0 r; D& |3 c$ q
5.淬火准备前保温时密封不严导致氧化脱碳。; P1 A) D5 x# z: c2 f& R
以上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 收起 理由
钻石卡贵宾 + 1
把刀用好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5-3 17:04 , Processed in 0.05720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