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6-30 01: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 ~* }/ q% M% D9 j' N# W抱歉,很久没上这号了。刚看到。4 s* @5 C) K2 E7 K( T0 ?0 f
其实,说句实话,你看看弹簧的回火温度也应该能判断究竟是什么了?你贴的那个也写了,索氏体是500以上的回火。但是弹簧究竟应该用什么组织,其实是没有定论的。但有一点,只要不是脆性组织,其实都能作为弹簧使用。只是能选择的弹性段区间不同而已。所以,仅就通常情况来说,说托氏体比较合适。
8 I' H: I3 i2 ^8 h
1 b7 q# `2 e z8 K. R其实,托氏体和屈氏体是一个东西,翻译差异。 索氏体和珠光体其实是一个东西,只是按照颗粒大小和是否由回火得到作以区分。所以,跟鬼子谈索氏体,他们有时会困惑,实际上还是谈珠光体。魏氏体是一种带状组织,属于需要避免的一类组织。
1 Z) q! w% [: Z5 l+ x; L0 X# N6 m& N3 ]- T" m7 n
个人理解,托氏体和索氏体还是不同的。索氏体依旧是珠光体,细小是一个特点,但同时,因为回火温度高,不仅碳原子游动,铁原子也开始有位移,因此其组织上的铁素体和渗碳体排列和珠光体是极为类似的,也就是所谓的晶胞内两相平行存在。而托氏体则不同,虽然也细小,但是基本构成有却别。托氏体的渗碳体更趋近于球状,周围由铁素体包围,也就是并没有形成平行。根本上是因为温度低,铁原子无法运动,只有碳原子移动。- ]# R3 e7 \. I! B8 Y
, ?/ M1 C7 G4 f+ D5 h1 s) j5 ~
所以,对于托氏体来说,塑性绝对是比不上索氏体的。但强度上要高于索氏体。所以原则上更适于弹簧。4 @, ]" q, _& ^" m8 T. W# l0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