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丝锥断裂的原因:# U5 I. |8 F3 }- r$ ~
1、速度太快,导致扭力过大。每一种型号的攻丝动力头都有一个转速范围,不能超过攻丝动力头的额定最大转速
% A- N! o2 I# e: X
2 m+ a7 O+ g+ m. q# `2、底孔孔径与丝锥不匹配。譬如,加工黑色金属材料M5×0.5螺纹时,用切削丝锥应该用选择直径4.5mm钻头打底孔,如果误用了4.2mm钻头来打底孔,攻丝时丝锥所需切削的部分必然增大,进而使丝锥折断。建议根据丝锥的种类及攻件材质的不同选择正确的底孔直径,如果没有完全符合的钻头可以选择大一级的。
* i4 w" y* h) w$ {7 u8 B1 o U' O8 ?, X
" y) O, W* u. U' ~. [* ~! S3、操作不当。加工盲孔螺纹时,当丝锥即将接触孔底的瞬间,操作者并未意识到,仍按未到孔底时的攻丝速度给进,或排屑不畅时强行给进导致丝锥折断。建议操作人员加强责任心。
# t, M) |* x2 U* U2 I1 D6 f+ S% U$ ~4 H. q( J* r
4、未使用切削液或选择不当。攻丝过程中会产出大量的热量,尤其是一些有色金属其延展性较强,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好切削液。
2 f& |. u0 F3 t: r. |6 w+ m" }- R- ?
5、同心度不够。攻丝开始时,丝锥起步定位不正确,即丝锥的轴线与底孔的中心线不同心,在攻丝过程中扭矩过大,这是丝锥折断的主要原因。
' }* P* T* O2 _
/ D @" C3 p4 ^$ L% b8 }5 @1 J6、攻件材质问题。攻件材质不纯,局部有过硬点或气孔,导致丝锥瞬间失去平衡而折断2 @& [: _/ W) k) p
6 R/ a* x' g8 R# X7 [ `/ ~+ `
7、攻丝步骤不当。对高硬度的攻件或深孔进行攻丝时,应分级攻丝,避免一气呵成。
) V, y; w5 O: |5 l5 Z) O
2 `3 l' Q) u8 e$ i J( u8、丝锥焊接不良。尤其是大规格的丝锥,不少生产商为节省昂贵的高速钢,丝锥柄、刃分别采用45钢与高速钢经摩擦对焊而成。大量的丝锥断裂是由于焊接不牢造成的。丝锥的焊接质量主要由焊接摩擦压力、摩擦时间、顶锻压力及顶锻时间决定。摩擦阶段要使45钢和高速钢接触面上的低熔点化合物等有害杂质都被挤出,最后在适当的顶锻压力下挤压在一起。 焊接时,由于45钢在高温下强度很低,在摩擦压力下会产生很大的压缩变形,形成很大的翻边;而高速钢由于有足够强度使翻边很小,这就使待焊表面高速钢一侧的低熔点化合物未被完全挤出,焊后容易产生裂纹,在丝锥使用过程中裂纹扩展造成断裂。 此外,丝锥焊接后如果消除应力不及时,也很容易在热影响区产生断裂。1 V [- T' ~9 l
) g6 m( [3 Y( R1 \# Z
9、丝锥有效截面积过小,导致单位截面积承载力过大,超过丝锥强度极限时发生的断裂
1 L# e; V5 X/ z3 A- C, L
3 P6 J5 W5 L$ \ s" v' o$ V3 u10、丝锥截面过渡处尺寸差别太大或没有设计过渡圆角导致应力集中,使用时易在应力集中处发生断裂。柄、刃交界处的截面过渡处离焊口距离太近,导致复杂的焊接应力与截面过渡处的应力集中相迭加,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导致丝锥在使用中断裂。
# E j$ U+ a C z0 ?
: Z$ \4 N) |9 O: E' F$ ~( j11、丝锥选择不当。对硬度太大的攻件应该选用高品质丝锥,如含钴材料丝锥、硬质合金丝锥、涂层丝锥等
' F, j2 Q# O& e' R% G$ e& q9 `
( q& X0 }, f5 X; H12、热处理工艺不当。丝锥热处理时,若淬火加热前不经预热、淬火过热或过烧、不及时回火及清洗过早都有可能导致丝锥产生裂纹
3 O$ T- t# C- n0 l. x& Y" h4 I7 B% F! H( T& {; Z5 t+ V) t
仅供参考,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