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69|回复: 5

制造业“极致精神”不能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3 18: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日本轻工产品、德国精密机床和仪器到瑞士机械手表,我们都看到了这种追求极致的精神。这种精神能够赢得市场口碑,而且能够让消费者乐意为这种极致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
        最近,有户英国人在自家院子里发现了一块20多年前遗失的卡西欧电子手表。虽然沾满泥巴,但这块表除了慢7分钟之外,功能还完全正常。这件事被媒体报道后,再次引起人们对“日本制造”的讨论。这块失落20年的“过于结实”的手表的背后,折射了制造业的一种对产品质量的追求。

        把简单的产品做到极致,这需要一种精神。从日本轻工产品、德国精密机床和仪器到瑞士机械手表,我们都看到了这种追求极致的精神。这种精神能够赢得市场口碑,而且能够让消费者乐意为这种极致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

        追求制造业产品的高质量,离不开两个支柱,其一是在科学研发上的投入。从诺贝尔奖诞生至今100多年里,德国已经有数十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得主,这些科学家和他们带领的科研团队,为德国制造打下了坚实的科学基础。近年来,多名日本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媒体广泛讨论的日本电饭煲,关键部件就是内胆涂层,是日本材料科技领先水平的一个体现。制造业要向高端发展,必须要有科技研发上的投入。有时候,实验室里的一小步,就是产品质量上的一大步。

        其二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现代化的生产模式,容易让生产线的设计、管理和操作者都失去对产品的“感情”。而古代的手工业匠师,对产品是带着一种热爱和专注去做的。提倡工匠精神,正是要呼吁生产者对自己产品的热爱和专注,用一种类似以前手工业者的敬业态度,去设计和打造产品。德国教育体系中,也很重视对“工匠”的培养。德国学生从中学开始,就根据兴趣和能力,走向不同的学习道路。一条路通向综合大学,另一条直接通向职业技能教育,相当于从中学开始就瞄准了做技术工人。这种培养体系也保障了德国制造背后的工匠水平。

        工匠精神还意味着,需要为保证产品质量而增添一点成本、牺牲一点速度。在产品供应不足的时代,企业会追求数量和速度,争取尽量多、尽量快地满足基本消费需求。但过分追求压低成本、快速交货,代价往往是产品质量下降。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会走向一个新的阶段——追求质量。购买力更强的消费群体,会要求电饭煲做出饭来能够更加可口,马桶圈能够更卫生舒适,指甲刀能够舒服好用。而且,消费者愿意为更好的质量、更可靠的品牌,支付更高的价格。在社会消费水平提升的背景下,专注于提高产品质量的企业,能获得更高的经济回报。

        中国人的传统气质中,也有可圈可点的“工匠精神”。今天,当我们走进博物馆,站在一把明代椅子面前,为它的形式之美、工艺之精、气韵之雅而赞叹。我们誉之为“匠心独运”——精益求精的“匠气”用到了极致,神韵自然来。这样的精髓,也应是现代制造业不应或缺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野嘉森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 21: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说的好。不能只追求眼前利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 22: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好,如何做到?!中国的绝大多数人都奔跑在车贷、房贷的还款一线,或者正在迈向借贷的一线,哪里有那个闲心去捉摸工匠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 22: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环境很重要,个人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受环境的影响和限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 23: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人工程师大多是 差不多 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4 10: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国企也是工人工资比技术人员工资高。这是内行的。现在是外行领导内行,有很多企业招聘要技术人员全能,美其名曰动手能力。越来越多的外行现象是影响中国制造的关键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4-6-2 02:53 , Processed in 0.05462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