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6-7 22: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egtive 于 2015-6-7 23:20 编辑
) |9 c, n( k* \9 c) y
7 A0 q K3 G3 X3 X$ R& G/ r# ^, x* A2 z图呢?2 D$ G; w, n ?) Y0 F' A5 f. n
, Z Y4 U6 ~+ O* H
没看见图之前,我估计你说的是那个钩和簧身垂直的地方的过度。 U! ?3 |2 o9 M9 |- J
. x0 d/ T, J' i( y
这个钩子一般是簧身绕圈结束时,一个横出的刀勾住簧身然后退线两到三次打出来的。一般都是用这个工艺。比较方便。但是弊端就像你说的,直角,看着吓人。6 H1 k& ?4 u% i) e% H) l8 z, k
. D; m9 ]* m4 ]7 e掀这个钩子,大约有6种方法,我知道的就只有三种了。但是都不如这种方式省刀位,速度快。你要是特殊要求这个地方,相应的价格可能会提升点。毕竟速度慢了,厂家觉得吃亏。/ ^& s1 u1 Y' {& ~, y
, _5 z2 | O* o, N# ~9 U
我记得论坛里以前有人发过一个ansys的图,里面一个英式钩的拉簧(就是圆钩环压中心形式)的受力模拟。可以看出应力先在簧身中央产生,然后慢慢整个弹簧的应力都达到最大。钩子是应力上涨最滞后的部分。
* ~# e5 B( N# j6 E4 g( c7 D& l# y) N- C( b. y
如果不放心,你就按照标准里提到的公式,计算下钩子的弯曲和切应力强度,跟材料的值比一下看看。
( ~- U7 C9 ^ c% U0 S" i4 Q
8 |" x' Y4 R* q9 q4 l3 Y& L
" J# T: C- L& t8 l. ?8 f7 z- i$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