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010|回复: 17

非凡的镜头----有时候发明跟扎实的专业理论没有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25 10: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向大家推荐一个视频----澳大利亚的摄影师吉姆-弗雷泽发明深景镜头的故事http://jishi.cntv.cn/2015/04/08/VIDA1428483112474159.shtml
4 H/ Y- E& Y, W, L0 I# D) Q# Q1 K故事中的光学物理学家都否定的,在物理学原理中不可能实现的深景镜头,在澳大利亚的摄影师吉姆-弗雷泽的手中却变成了现实。这说明了高深的理论知识并不一定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有时反而会阻碍技术的发展。要想在某一方面取得进展,必须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契而不舍的实践、深入的探索。" z, [  V1 m. q- t! p0 f; U" R
最后,希望各位有高深理论的大侠们,多做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出来,为社会的物质文明发展做出自己应该做的贡献吧。

评分

参与人数 7威望 +7 收起 理由
张聋子 + 1
哈哈098 + 1
动静之机 + 1
LIAOYAO + 1 拓展
逍遥处士 + 1
子云绳业 + 1
明月山河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5 10: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候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理论。

点评

前提是有时候。  发表于 2015-5-25 10:34
发表于 2015-5-25 10: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拿个案就想否定998的成就,简直是蚍蜉撼树。
6 W9 Y. J7 m) d7 |楼主是想说,那些个连个简单的悬臂梁都算不好的家伙,一定会研发出大型机电设备,又取代进口设备吗。
发表于 2015-5-25 10: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看法:有时候书本上的知识是比较死的,其实就是要学会,然后“扔掉”,前提是学会,解题是有套路和思路的,要把思路留在套路扔掉,不然和程序电脑就没区别了,呵呵
发表于 2015-5-25 11: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就是工具,有钳子式的,有镊子式的。万能的也只是功能多而已,并不是什么都能搞定。; J" p, a7 B# u5 `5 ]+ y% Y$ ^9 Q3 |
发表于 2015-5-25 11: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想、敢干/ {7 K* b; p1 H0 _
任何行业都可以深入研究,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L+ V7 I( _: u: @" W2 o/ B. q$ s
关键是思路+执着的追求4 Y' y# l5 I( q7 S# J
这也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
发表于 2015-5-25 11: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寂静天花板 发表于 2015-5-25 10:33 ! n8 E% z8 P% c
拿个案就想否定998的成就,简直是蚍蜉撼树。! _- O1 Y) G9 v1 }* ~4 S& ?- Q# y
楼主是想说,那些个连个简单的悬臂梁都算不好的家伙,一定会研 ...
1 n$ |# W5 Z. p4 _
看来天花板很会算悬臂梁了。
  L$ Z7 B4 ~. d% y0 x1 L. D提个问题请教一下: 模数5宽度30的直齿齿轮副,Z1=20,Z2=43,材料45钢,低速运行,求齿根的最大弯曲应力P随小齿轮扭矩M的变化关系式。
1 O3 W; q( {0 ?$ R. Y
! y, m7 D2 w2 c, @  a1 n/ o2 P不要抄手册上的公式,要从弹性力学建模推导出来。
/ p) H$ y; |4 L0 F5 y
3 _+ g, A- o2 _( Q* S说句题外话:其实你可以把脊梁直起来,做一名顶天立地的男儿的。
; R/ a5 C; X% Z( d$ [  ]. S. u

点评

理论的方法很繁琐,不是研究院和大学很少这么搞,我们也是采用悬臂梁的简化模型,甚至直接上机算。理论的东西,目前只知道这么多。  发表于 2015-5-26 21:02
现在手册和标准里的公式依然是1893年的悬臂梁简化法。国内也就李润芳老先生在这方面下了点功夫。  发表于 2015-5-25 22:51
有限元法、保角变换法、积分法等都是求解弹性力学中的拉普拉斯方程的一种方法;保角变换也叫“保形映射”,因为二维调和方程的解正好符合解析函数的“柯西-黎曼”条件,所以可用复变函数来表示,根底还是弹性力学。  发表于 2015-5-25 17:51
澄清下,我是不反对楼主的,只是对层主说的齿轮计算感兴趣,谢谢  发表于 2015-5-25 13:03
手册上或者说标准上的公式推导,就是直接简化成了悬臂梁,没涉及弹性力学。倒是接触应力是弹性力学的内容。不过,ISO推荐的理想计算方法是有限元法、积分法、保角变换法以及实际测量法。所以想听听层主科普下。  发表于 2015-5-25 12:56
如果天花板没回应,希望层主也给个答案  发表于 2015-5-25 12:29
你真搞笑,你这个大谈理论计算的家伙竟然跟楼主穿一条裤子,你不觉得你是自己啪啪抽自己的脸吗,你是脸皮厚还是没脸  发表于 2015-5-25 12:27
发表于 2015-5-25 12: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手在民间有时候就需要一些无思维定势的头脑  ?* D! O6 P% n! R; W( v
发表于 2015-5-25 12:2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月山河 发表于 2015-5-25 11:59
7 c! F1 P9 M" ~7 l" j: Y看来天花板很会算悬臂梁了。9 [0 @) u( _+ z8 r+ B
提个问题请教一下: 模数5宽度30的直齿齿轮副,Z1=20,Z2=43,材料45钢,低 ...

' L+ }2 v7 [3 X' ]7 g) E你自己设计阀门时大谈方程组,碰到楼主这样否定计算的,又觉得人家说的对,你有原则吗。你怎么不按楼主的思路实践实验一下你的阀门呢

点评

楼主都说了,是“有时候”,不是“所有时候”,你是粗心看贴还是别有用心曲解呢?算阀门是那个时候需要嘛。唉!  发表于 2015-5-25 17:54
发表于 2015-5-25 12: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镜头?起码说明一点……- D- H6 Y9 y, r
没钱的别玩,伤不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18 14:01 , Processed in 0.09189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