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天在社区发了去缸活塞机械的话题,引来不少争议,有支持的,有围观的,还有算命的。作为一个新的机械理论,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下面把我的设计思路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够集思广益,把它进一步完善起来。首先发一下初始图
2 R0 d2 t% m( E# j0 [" e6 |+ e! O$ q% o0 Y
6 G0 R9 m, K" S D8 ?
# a$ w+ B6 d3 u( R7 s3 f4 K如何实现活塞组能够这样运动呢?我想到了曲轴,所以才有了前天发的4个活塞的动画,那只不过是一个活塞泵的原理而已。大家看图如果你首先想到的是活塞组的连续运动,不断地把流体从左端吸入管道,再从右边排出,这就是一种泵。如果你首先想到的是高压流体从左边进入管道推动活塞组运动后从右边排出,那么这就是发动机。" ~( g7 z b+ T( k8 b$ {
& U; N. _" C' d# \3 b
关键问题是如何才能使活塞组保持这种正弦(或者余弦)运动模式不变呢?我想到的最优方案就是曲轴!
2 n* ?3 M& h) |3 F% ?) X9 |
3 G* c; R! @( O/ b( V4 v# u
5 c/ Q) K/ x9 m* b5 x! B- [( }5 ~5 W' Z$ q0 x- M
无论作为泵还是发动机,曲轴+活塞都是最优组合。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方案欢迎提出来一起探讨。
8 y8 e! A! \6 n, y( c4 Y4 }4 p/ M+ G2 h# e, A! X7 e: }- _
至于前天发的四活塞动图在此作说明,四活塞是我能想到的最少活塞数下的工作状态,少于四活塞则不能有效工作完成循环(作为纯理论阶段,不探讨它的效率和其它技术问题,只保证流体能够有效从左端进入,从右端排除),而且那个立体图有效表明了活塞和管道都是方形的,至于方形活塞和管道的加工和制造存在什么问题,那是下一步工程师需要做的事,不在本次理论探讨范围之内。
! g$ W5 e. A; T' }3 d! J. A" d
. H; T$ B+ Q" @3 [% f5 }3 ~4 S社区里人才济济,我想把我的理论在这里抖露出来,比我这个纯粹门外汉闭门造车要强很多。, a# P+ e u0 j, L+ G
" X3 h; H/ z7 k3 ]8 V6 W纯理论探讨,天马行空,各抒己见。无论是结构方面的,还是应用方面,指出问题也好,提出解决方案也好,最好是提出问题的同时提出解决方案。越新奇越好! ; U- J; a( A4 G3 Y% u3 Y$ @
+ L; {( \' L S+ R( S' W1 e: Z' B+ Z' t
; Q, x2 Q+ r0 B- L; r' u; k: S
再发一个四活塞的平面动图,大家认真看,活塞运动,产生真空,流体填满空腔,随着活塞组的运动被排出。有几位大侠提出的液体回流问题,我想到的解决方案就是在方形活塞上加凹槽,管道的对应位置上加格挡,如果有其他方案请提出。/ K; U3 W' K8 k5 G# _
) R$ c5 D O! x" e7 j7 A* C其实我搞这个研究5年了,很多问题我也想到了,也有朋友指出过,比如活塞杆的偏磨问题,至今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再比如活塞和活塞之间的、活塞和管道壁之间的密封问题,有朋友提出用超高分子材料包覆活塞,即密封又能润滑,但是只能在流体介质是水的情况下。至于曲轴的加工、传动杆和管道之间的密封,请参照多缸活塞泵(现在有9缸的),所以这不是问题。整个动力端都不会存在太大技术问题。5 ]( O$ M: I& _& Y1 u4 v: A* Q8 B
- w7 e% J, w: v$ @2 X- m% f7 S8 u* @6 W; W
我想请各位大神大侠在结构方面多多指点。而各位小侠,你们的想象力是最宝贵的财富,一种新理论往往带来应用领域的大变局,比如气缸活塞机械高效节能,但是结构复杂排量小,叶轮机械结构简单成本低,但是能源利用率低。这种去缸活塞组机械既有活塞组机械的高压高效大排量,能不能替代某些现有应用,比如制造大型水泵用于海水淡化,船舶泵推,或者新型发电等等,也许这就是新一代机械人的崭新机遇。
! @" m& h% s7 u/ Z不保守,敢想敢干才是真正的理工人!7 n% `$ m$ B" ^( `% r O! k
/ i" A" ~- @: \. P) J3 A0 P+ n# M3 x) w$ E2 V# ^" g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评分
-
参与人数 2 | 威望 +101 |
收起
理由
|
筱羽
| + 1 |
问题描述清楚,显得很专业! |
老鹰
| + 100 |
问题描述清楚,显得很专业!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