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秦郸

生产线整改,我负责此项工作的体会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14: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peng2010 发表于 2015-1-14 13:24
0 K; \; v5 n  [: g. d; C# _和设备的问题,能否讲一下是怎么样改善。
- |. G( D( Y4 R! W/ h9 T2 m
设备问题主要体现在:由于车间多次引进设备,其实我认为通过工装基本上用一两台就可以解决了,而这条生产线用了五台,有几台装配的设备基本可以淘汰,还有就是很多装配工装使用起来非常不便,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 {$ p& {3 x! X5 x& {( v
改善措施:1.对于较多的设备,通过设计工装减少设备数量,增加设备使用率;对于工人使用不方便的工装,重新设计制作。例如,有个调节间隙的工装基本上就是靠目测,很难控制质量,而且工人的不同也很难判断出间隙的大小,这个尺寸确实很重要的。. M% j+ E4 A7 h2 n9 [6 G$ `8 v
因此,我们设计了一个带有数显的专用,测量简单,工人使用方便,这样既可以提高产量也能减轻工人劳动量
2 v( H0 k3 Z( 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14: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709079691 发表于 2015-1-13 15:44 1 }4 p) |# L1 f3 j
咋说的那么像我以前的单位呢?农民企业家都1个德性。
) L8 G& w$ S/ s* h, A- U$ C7 l
这应该是中小企业的通病,也许只有克服了这个通病才能更进一步
' A$ p( i! O* g- V0 B  R# K+ L

点评

问题很多方面,解决自己能控制的部分就好,一味的抱怨什么事也做不成!!  发表于 2015-1-26 10: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14: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zyk566515 发表于 2015-1-13 15:45 6 ~$ c& j7 w+ `0 @, G) b
楼主的情况,和我遇到的基本是一样的。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时期会积累很多矛盾问题,制度因素和利益因素居多 ...
1 U( P/ S8 z% a" s2 m
企业的发展间接也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生涯和事业发展啊0 X  A. h( H3 Y9 e4 M$ j$ u.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14: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duduxiaozi32 发表于 2015-1-13 15:57
. \0 z/ h% n2 I& o% }! C2 Q6 _在小公司想做成生产线真的很难,设计流程工序都还好说,主要是工人不认可,觉得比以前累了,但也没多赚多少 ...
* @. h2 g# F* ]2 ]; V
自动化生产我们老板根本就不会考虑,他经常说:宝马的标准,三马的价格。但是我认为,要想招来金凤凰,自己先得种梧桐啊,一片歪脖子树,只能招来家雀( x( P/ `. a- U

点评

还要考虑投资回报和如果将来转型了可应变吗?如果分析报告真实可行,老板一定会做的。  发表于 2015-1-26 10: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14: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朵娇粉嫩的花 发表于 2015-1-13 16:14
0 Z# I8 a4 Q' u$ j! n/ X% }- E; ^论坛里大家尽量别用俗语啊,我经常看帖子都要研究这个BOSS是真正的资方老板 ,还是公司的实际管理者,还是部 ...
% ~/ J- H' j9 x9 ]4 L8 F
BOSS既是投资人又是管理者,老板不舍得花钱雇个高级管理人员4 P" e6 W6 L4 |: [8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14: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皮1680 发表于 2015-1-13 16:38
4 s  T0 y2 J: D' p6 \5 V3 y0 P5 u我来谈谈:
, X8 ]* T! L/ P2 i1.存在就是合理:* `) c+ p2 Q! r# T, o% S) M
2.改革必然有大部分人不同意尤其是老一代管理者,他们的习惯,如果效率,质量都提 ...

8 `3 h3 v5 q2 b$ o' @$ U. k- f嗯,确实如此,受教了
4 P( d9 G/ _' G& W( \' {% B( _* w3 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14: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奇D旁观者 发表于 2015-1-13 17:18
" T5 ^5 W4 p" q( }! v7 c" f5 a" n' {; u工人和老板多数情况下处于对立面,想找到平衡点难度比较大。LZ的选择是对的,先从相对容易的工艺下手整改, ...

2 ]) |- J* G6 |- d# ?其实饭碗我倒是没有考虑太多,致使自己想趁着这个机会多学习多实践,尽管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压力,我都会尽力去做,不然我也会和那些人一样可悲
" V6 o! a$ b& o; J) u5 d, Z3 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14: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icegoods 发表于 2015-1-13 19:26
4 _$ X8 h' v; {  |认真搞一把,积累经验,哪怕是被领导当枪使一回,值了
7 m$ p( }# V2 u9 v" E5 `
其实,我也是这么想,我这么年轻我怕谁,在这个过程学到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
. p' ]  m5 Q3 v( b% J, k: 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4 16: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弱弱的问一下,楼 主的近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4 18:05: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原来也搞过这个事情。我们当时是设备交货期太长,要6个月以上,老板想控制在三个月以内。然后我想了办法,把所有的物料清单全部写上日期,然后要求采购按照日期入库,看起来很简单,作起来就麻烦了。
+ o. M' V- j% B6 K! {' u( w9 s1大部分很简单的垫片端盖类的零件都会提前,然后仓库大妈是没读过书接近60岁的老太太,大量的零件提前入库导致管理混乱,记得当时找零件不是根据图号,而是认形状,具体原因不表。有很多原因导致找不到所需零件。问领料人是没入库还是其它杂七杂八原因,直接就一个答案,反正是找不到。你看着办。- A) l$ T) w& ^$ L# j
2经常会有关键部件不能到货,没有它其余什么都动不了。  r6 ^) m+ o1 h$ @3 C
3装配绝大部分都是线性的,很少能并列进行,现场没有工艺指导书,装配全部靠钳工的记性。( d2 B# A) I5 l2 ^6 a8 L  Q
4所有工作无论按时不按时,绝不会有任何人去负责追究责任。
' a% D  `2 \4 Y! v/ @5整个周期中花费时间最长的是设计出图纸,没有标准化,每台机器都要出所有图纸。基本上图纸和物料出来交货期就快到了。销售设计各自为营互不考虑对方。
4 [. A( x. M, q8 Z3 e; a- t  F( ]  r6经常会有关键部件加工不合格返工。曾经出现过用牛皮纸垫在主轴箱下边跳整中心高。客户发现机床不好用拆下来发现这个问题。
  [; m& m' t& ]- j* o* E# X  B: ]改革的理想是好的,现实是困难的。根本的问题不是方法而是人。一个人在一个企业工作三年基本上垫定了他作事风格,如果是年轻人,还可能有所改变,但是对于占据公司领导层的大部分5 60岁的人来说,绝不可能变,最重要的是老板自己绝不可能有那么大的精力追究责任促进执行。
  `( H& c1 z  w+ o改开35年,造就一大批笨拙雍肿的行业领头企业。任何一个进入的公司都在考虑如何作的更大,直到臃肿的走路走不动为止。

点评

有道理  发表于 2015-1-15 07:46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老鹰 + 3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5-12 15:14 , Processed in 0.081283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