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1-14 18:05: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原来也搞过这个事情。我们当时是设备交货期太长,要6个月以上,老板想控制在三个月以内。然后我想了办法,把所有的物料清单全部写上日期,然后要求采购按照日期入库,看起来很简单,作起来就麻烦了。2 K$ X1 M) b [" Z& b$ I& x6 [+ q i
1大部分很简单的垫片端盖类的零件都会提前,然后仓库大妈是没读过书接近60岁的老太太,大量的零件提前入库导致管理混乱,记得当时找零件不是根据图号,而是认形状,具体原因不表。有很多原因导致找不到所需零件。问领料人是没入库还是其它杂七杂八原因,直接就一个答案,反正是找不到。你看着办。
& n: P/ B/ v4 t4 W9 a* y2经常会有关键部件不能到货,没有它其余什么都动不了。) a! Y: Y4 }7 j- i: D: [; x- u6 D
3装配绝大部分都是线性的,很少能并列进行,现场没有工艺指导书,装配全部靠钳工的记性。
3 i7 r) M+ T- Q) w0 Z. l5 R4所有工作无论按时不按时,绝不会有任何人去负责追究责任。3 o! z- V- ]5 F" C* h' P" k9 U
5整个周期中花费时间最长的是设计出图纸,没有标准化,每台机器都要出所有图纸。基本上图纸和物料出来交货期就快到了。销售设计各自为营互不考虑对方。
- O( J/ x( o* M) N6经常会有关键部件加工不合格返工。曾经出现过用牛皮纸垫在主轴箱下边跳整中心高。客户发现机床不好用拆下来发现这个问题。/ F' s& p$ U3 x- b" Q D, W$ y
改革的理想是好的,现实是困难的。根本的问题不是方法而是人。一个人在一个企业工作三年基本上垫定了他作事风格,如果是年轻人,还可能有所改变,但是对于占据公司领导层的大部分5 60岁的人来说,绝不可能变,最重要的是老板自己绝不可能有那么大的精力追究责任促进执行。
- I, O5 ^' F$ ?% A+ R改开35年,造就一大批笨拙雍肿的行业领头企业。任何一个进入的公司都在考虑如何作的更大,直到臃肿的走路走不动为止。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