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950|回复: 12

焊接微变形如何控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 16: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公司准备变更工艺流程,液压油缸外缸筒直接采用成品冷拔管,在缸口位置焊接一铰轴要求焊接后在图纸要求范围内:
4 O/ C' c* J* K基本设备:
' j% t* d$ T# K- sNBC-630R  自制自动环焊机
' m& T/ D' v! r: cER60G高强焊丝  Φ1.2mm
1 q/ s9 o* w$ W  G6 U( S焊缝为8mm直角环焊缝' N: z5 E! h* _. _
见图如下:% C& c( m" h( s
5 s1 `; M) D3 z6 c: }9 O2 D/ [6 U
其中 ΦB=Φ230mm,ΦA=Φ206(+0.10~+0.22);材质均为27SiMn,热处理HB240-280.
& D4 z$ Y5 N; [& ^& n焊接试验采用焊接工艺参数如下:
: T8 r: {/ b! @' iNBC-630R上电压调试为:32.5~35V! P4 ~6 Y) m) e4 X
                    电流调试为:250~270A
/ d4 t5 R7 j9 z4 Q; A* W                   与送丝装备之间电线不到2m3 i$ \" ^0 a2 s% O
焊接前内孔ΦA=206(+0.05~+0.13)范围内9 n, ?2 \1 Q1 M* W
试验了不到10个,其内孔ΦA测量结果出现两个趋势:
/ j: k% L0 u9 N( i! j' E其一:Φ206(+0.04~+0.15)等,符合图纸要求,达到实验目的,占50%试验比例;
( m" s- k+ |# u其二:Φ206(-0.02~+0.15)等,上差符合图纸要求,下差超差,也占50%试验比例
8 E+ W5 @! r. N: c汇总结果:上差加大,下查减小,就是如椭圆截面环焊后椭圆变扁了 ,未达到试验目的。0 a2 E* ?% x8 c- \
可能原因:未焊前预热 。' ^$ N9 n9 X! R3 N# q& s( h

! {( M, h  T  a) g5 C+ J. k( E$ @/ K- F; T1 Y" f5 Y8 X
: x  k5 i4 [8 J& r  d
请教大家 这个椭圆现象如何控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 16: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地方没看懂,产品要求的公差是多少?  焊接前的MAX,MIN尺寸是多少? 焊接后的MAX,MIN尺寸是多少?
# K# c, o2 s& e; x考虑过用内涨嘛?
发表于 2015-1-12 16: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o103838 于 2015-1-12 16:56 编辑 3 z+ K2 _  G; s; d
; v( l# B) l, H+ w6 `% T$ ~  t7 Q
以前我问过类似问题,道长给了我一本不错的书,有兴趣你可以看看。2 B7 L2 w; M- O( c6 Q

) c# y& @* I. b! D5 E6 p& ?; f5 v% _  N5 W+ l% z/ ?' M
这类问题,我觉得热源在哪些位置、哪位置收缩、如何变形的,然后通过反变形、工装、校正解决。9 k1 ]8 S! ^+ U& g! S, C# ~
椭圆一般都是受热不均# g5 N! r- E# T$ s' G9 n2 c
8 g) H% `0 L3 O+ _
@orc_rol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点评

好东西啊!  发表于 2015-1-16 13:11
我也这样分析的,但对如何解决没有头绪……  发表于 2015-1-13 16:42
发表于 2015-1-12 16: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焊前留加工余量,焊后光一刀不就好了嘛

点评

用冷拔管一般不会留有多少余量,这种油缸我们以前也做过,焊后珩磨,因未焊图上所注的铰轴,所以不存在椭圆的现象  发表于 2015-1-12 20:09
支持!  发表于 2015-1-12 17:48
发表于 2015-1-12 20: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07: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一下:" Z; ^' c3 S' @5 ~0 j: X% W
1.焊前内孔,MAX=206+0.13,Min=206+0.05;
! J5 Z7 i7 k6 M0 w, Q2.图纸要求:206(+0.10    +0.22)
$ x) t$ l# P/ F0 B, o5 V8 d; `. W3.现在变更前走的工艺流程就是:内孔留余量,先焊铰轴,再内孔镗一刀。变更后是直接用内孔成品的冷拔管,省去镗内孔工序,是直接焊上铰轴后就可以使用。
发表于 2015-1-13 17: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焊接变形由多种原因汇总引起,焊前未预热也是因素之一,不知LZ焊高8的焊缝是一次性拉出来还是分层(焊缝太高热影响太大,可以考虑分层焊),另外LZ也可从改变焊接方法来试,圆周环焊改多段均布段焊,最后跳跃补满环焊,这样接头会多些,考虑到是自动焊机应该不会影响焊缝外观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wo103838 +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15 07: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问题解决了吗?  我觉得Mr的思路靠谱,预热—分层焊—分段焊,目的都是为了减少冷热差,焊件均匀受热,另外在内部做工装你考虑过吗?
发表于 2015-1-15 11:4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主张内孔用内涨式夹具比较合理
 楼主| 发表于 2015-1-16 12: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____﹏Mr 发表于 2015-1-13 17:15 " f/ a& e# O/ l. Y
焊接变形由多种原因汇总引起,焊前未预热也是因素之一,不知LZ焊高8的焊缝是一次性拉出来还是分层(焊缝太高 ...

1 R% Z# Y. V) v9 Y2 _, j3 p一次性焊成,不是多道焊、分层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7 05:01 , Processed in 0.07811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