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359|回复: 36

数控车精度,请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3 13: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一个厂看见公差为16+0.005的产品,铝合金,内孔
! c' M) r: f# y% m4 `  A; r; a+ R7 A. F  |
很短,很好装夹,工件和刀具刚性没问题0 U0 X2 H/ R" Z+ U, U# s& _: e; G

, m6 N$ ~5 A& Z9 V  ?' x% O用一台比较普通的排刀数控车(佛山产新代系统线轨型号和牌子不知)可以稳定控制精度: x0 Z# h; Q' [+ b' G

5 M+ B, D/ d( v. N那问题来了,为嘛能控制??用塞规检查的。
: u- F8 J  U. T& S
- Y+ Q6 O+ V! l6 @7 r5 E我自己抽查了5 个,都可以通规通止规止。
. f! H% M2 B7 I9 a, F, V* w4 J9 Z7 Q9 \& i. t  H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一般主轴的跳动出厂精度都会在0.002左右,再加上导轨和系统的误差0 W. E; E: h# Z1 @
  n/ ~: o. @& i6 j, P8 J( l
应该远超0.005,而且这还没考虑现场环境,温度变化(车间环境较差,非恒温,测量也非恒温)
) A4 T1 f# s  C, U% X, D
+ w3 @5 M. l4 @3 c% z8 _怎么就能做出来了??" `! f+ R: E; j! X* F" J5 j

! _  l3 d( }% S* `: E奇怪了9 a8 f. J: R2 \& G5 H& l$ v

" x/ `( O  h8 A8 Y难道是我自己检测的问题。3 R1 g$ \# v- L9 z+ u, b
7 |: f4 G0 Z& o% l) y2 }4 X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老鹰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3 13: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探索号QM 于 2014-10-23 14:11 编辑
$ g3 X, o) o; X# }) O- T4 R8 a' d/ x; Y* ^
good question.# F+ O  q! n5 p" B& S  ~
笼统地讲, 是各种补偿技术综合结果.
2 E; m5 {  E4 ^+ z2 N( v$ J初步来讲, 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一般可达0.05—0.1MM,数控机床是按数字信号形式控制的,数控装置每输出一脉冲信号,则机床移动部件移动一具脉冲当量(一般为0.001MM),而且机床进给传动链的反向间隙与丝杆螺距平均误差可由数控装置进行曲补偿,因此,数控机床定位精度比较高。1 R4 l4 j) ?% U
发展趋势来讲, 数控金切机床的加工精度已从原来的丝级(0.01mm)提升到微米级(0.001mm),有些品种已达到0.05μm左右。超精密数控机床的微细切削和磨削加工,精度可稳定达到0.05μm左右,形状精度可达0.01μm左右。采用光、电、化学等能源的特种加工精度可达到纳米级(0.001μm)。通过机床结构设计优化、机床零部件的超精加工和精密装配、采用高精度的全闭环控制及温度、振动等动态误差补偿技术,提高机床加工的几何精度,降低形位误差、表面粗糙度等,从而进入亚微米、纳米级超精加工时代。

点评

二位英语几级了 呵呵  发表于 2014-10-23 14:01
here you go.  发表于 2014-10-23 13:59
so??what's your opinion? do you have any idea about this? regards  发表于 2014-10-23 13:55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老鹰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0-23 14: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379116911 于 2014-10-23 14:03 编辑
( R/ |0 l( q  i) t# o; Q( _" [1 [' [8 z' h, {* P8 @, V
0.005 塞规不靠谱了    再加上是铝的  更不靠谱了  主轴精度0.002 也是糊弄人的  一般机器都 是走形式) t# R2 Z+ O# p4 j
发表于 2014-10-23 14: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0.005MMde 公差用通止规检测不了,最少是内径千分表或者气动量仪,主轴0.005已经不错了,这些误差不能简单的累加。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3 14: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379116911 发表于 2014-10-23 14:02 8 V, {5 n3 ^5 m! o
0.005 塞规不靠谱了    再加上是铝的  更不靠谱了  主轴精度0.002 也是糊弄人的  一般机器都 是走形式
& x( M2 C" K" G; O  {
可问题是就用那个塞规测,就是可以。。。: P1 k5 T( B* U

6 b; W# S) ]. i# M$ f我就纳闷了
# z+ V, E% ?; Z6 `! V' D
9 O4 }* s; G8 c. G因为0.005,按正常来说,必须有一定的空间才能进去,0对0是很难塞进去的. g, H0 V  i7 `+ |

/ S2 f+ ]6 K- q& l( |所以,实际生产应该只有0.004左右0 ]/ \( r& g3 d! J

" d) }4 {7 r  V* p4 z. a6 P! a这都颠覆我对尺寸的理解了
/ f) h$ ^: Y- R9 Q6 I& I6 n8 G  O8 x: M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3 14:26:14 | 显示全部楼层
123456cm 发表于 2014-10-23 14:16
8 O# |7 @# Q: m) w. \* g$ E0.005MMde 公差用通止规检测不了,最少是内径千分表或者气动量仪,主轴0.005已经不错了,这些误差不能简单的 ...

2 c, q) ~! Z3 D我也明白,0.003的主轴很不错,按道理那台十来万的机床应该达不到那个精度的4 N( J0 k/ e: Q3 g1 B6 }  E9 u" k
% Z7 p* m; Q2 p& [6 {0 t
可用通止规检测就是好的,客户也接受
2 y$ a! Z. ?+ F( M( l: Y# w4 I& R( }7 @
我觉得有点纳闷# V$ m. R4 x+ r

1 H  y0 E" [9 q. b# w
( _; [) F  b/ D) E% q$ p* [" i3 H# r& K0 H- A2 t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3 14: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探索号QM 发表于 2014-10-23 13:44 " T8 ~. |; T! J8 F( Y
good question.- A) }/ @; ]7 V  i+ `) S
笼统地讲, 是各种补偿技术综合结果.
& j5 w3 k8 b4 Y( `4 ]! ~0 x初步来讲, 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一般可达0.05—0.1M ...

. _: ]; N4 `4 T0 Y- t; r# E5 _: I# G/ Rit's not what i am asking.2 \5 }: b  ]0 K$ M4 e( J) K
! `* a& c' ]8 E
but thanks all the same.
( k# H' c9 ]; h
( I  ^( j3 [6 o2 D

点评

my pleasure,  发表于 2014-10-23 14:41
发表于 2014-10-23 14: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数点后多一个0了吧?
发表于 2014-10-23 15: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公称尺寸16,公差带0.005,那公差等级就是IT4;根据国家光滑量规的设计制造标准,IT6~IT16才可以用塞规检测。所以你的检测方法是错误的。
发表于 2014-10-23 17: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手上一个产品也是精车做的0.006的公差,稳定得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4 15:56 , Processed in 0.201863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