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红头船

在坛子里很少发言,没骂过人。没想到今天碰到这种家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13 09: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4-10-13 09: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4-10-13 10: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4-10-13 11: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然是什么样的思想什么样的素质的人都是有的,看了都想笑,没劲。

点评

对了,SW顺上手了吗?什么!没有,那还不赶紧练习去,多看帮助文档和例子。别在这里扯蛋。  发表于 2014-10-14 20:35
发表于 2014-10-13 11: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oot6335 于 2014-10-13 17:06 编辑 6 _) B7 B! M0 o" `- E8 t# E

; I" d5 e' D1 r4 s; ]* S! h# i& }: {白天有工作,比较忙。偷闲上了论坛,一看这么热闹,那俺就借这个平台做个统一解释。
( X0 W2 x5 z' H2 H& B/ f2 dLZ这种属于智商贴,俺也不想说了,只是您对俺帖子回复的内容根本不在路子上,俺也只能怀疑是否抱有某种目的了。若红头船大侠是无意掺和进来的,俺给您到个歉——对不住了!3 ?  @2 c9 E5 M- y4 ~! A: F
- v6 E7 L9 e* P$ g4 d) r) J" v. U0 B
俺有很多无知的地方,正因为俺无知,所以俺问,随便谁,只要解了俺的“惑”,俺都以开放的心态来欢迎,但特别讨厌不懂还装的人!
: e: Q+ Q2 e2 r" G6 ^" ]; F( J/ M" m# h7 o# P, B
若觉的俺的问题小儿科,登不了大堂,也不打紧,完全可以不搭理俺。+ `% l8 Z) O, L) s
像天花板那种的,俺只能说:“骂人也是水平的,不是么?”比如辽药大侠,你来我往,俺也不介意,单纯的国骂很低级。
* J$ _$ r5 a# X8 X2 E4 ~3 \/ V  F
7 W& o* P  o0 k5 R& S/ R7 p9 K若8爷对俺的点评能正面回复“圆柱摆动凸轮加工的问题”——就如阳光大侠一样。俺非常欢迎!阳光大侠就是回帖有技术的,看的懂题目的人——各位神仙大侠可以去看阳光大侠的回复,就知道俺为什么要问这么弱智的问题了。而不要点评的时候就把俺的意思给歪了,还顺便带个”大帽子”。还是您觉的您已经脱离了“国人的劣根性”?俺就提出了一个不懂的问题,需要劳烦您把俺的问题给歪到“手工加工”和“数控加工”哪个更好的地方去吗?最后又歪倒了“精度的比较”上了!您说俺晕不晕?) t2 ?7 }( B% ]
不过8爷给人带帽子的本事,确实是爷。至于后续发展讨论的东西,你的那些拥护者跟俺讨论的都是些什么理论?
& U6 n! {: r' v+ E# L2 Q- e1 J4 m' m- ^
话说,论坛也开了《凸轮设计》的课程了,为什么不花点小钱上个课呢?就像8爷您说的“俺讨论技术,都前提以为别人懂点
: q4 I8 i1 b8 m, ?9 [' C1 H
) O" r/ o- Z9 }, }8 G# @) K什么呢”!至于俺说有的回复是“万金油”,好吧见仁见智——“万金油”本身就是不破的。
8 p* F$ Z* B: d" S; M$ w
" p. q4 i" C& k1 n; n! N. ^9 M9 m8 H说到“修曲线”,在俺的概念中根本就不是“手工”的概念。俺对“修曲线”的理解是:对构成曲线数模的各种优化,以及根据工况条件自己“创造”出一条符合设计要求的曲线。而判断曲线的优劣就是根据:S位移曲线,V速度曲线,A加速度曲线,J跃度曲线,以及Q惯性曲线,这些动力特性来判断。也就说——“修曲线”的精髓在于设计人员对“S、V、A、J、Q”控制问题!而8爷把俺的问题给歪倒什么地方去了?0 _8 {( q8 ]( u" A0 ]+ O- @
7 l; X- L% f5 s- \
鉴于8爷要讨论“修曲线”的问题,并且8爷自己也说了他有个“三正弦叠加”曲线,那8爷就把“S、V、A、J、Q”都拿出来谈呀。搞到最后,没声了,尽让别人在扯蛋,各位神仙,你们说俺要不要火大!俺都说了:俺的精华贴就一个,您可以玩一下,就知道俺说的是真是假!话说,您要玩出来了,不也对俺最好的打脸方式么?何必左一句“没基础”,右一句“什么都不懂”呢?俺也说了,俺不懂的很多,随便什么人在其他领域的都可以把俺干趴下!就像,俺从不否认:丁春秋是个有真本事的人!
! W& g/ X; C0 Q* W) o
: \: m* t$ s, {! ^$ Y4 N7 [敬给位大神! 2014.10.12 11:46
8 h3 Z8 U8 W  f+ x" x3 a

点评

看层主是10年注册的,这么久了对论坛道友们还不了解么。我就来了几个月,我都看开了,谈谈就谈谈,谈不好就不谈,不用浪费时间,没几个人会随意承认自己错误自己有问题的。我一个同事在论坛刚建时常来,后来再也不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13 15:41
俺讨论这个贴子,还没达到螺旋线大侠说的那个境界呢。俺也说过“俺并不反对手工修”,但修的是什么要明确。  发表于 2014-10-13 14:05
期待8爷曲线背后的故事。  发表于 2014-10-13 13:58
再明确告诉你,即使是很牛逼的机床,到一定场合的时候,都是要手工修的,涉及到噪音,寿命的时候,表面微观特性就体现出来了。  发表于 2014-10-13 13:56
HOOT,本来呢,998也许会细说说那些经典曲线背后的故事,让你这么一折腾,背后的故事就没了。你真还以为998是装大尾巴狼呢,你太幼稚了,哎。另外,惯性和惯性矩是两回事。  发表于 2014-10-13 13:51
大侠误会了,俺发的图不是想证明俺的什么东西。因为讨论到现在很多都没讨论在点子上。那图只是科普的东西,因为还有很多人不了解。算了,很无趣。  发表于 2014-10-13 13:39
你太狭隘了,我也不多说了,呵呵。你的东西在机械原理书上就能翻出来。人家998说了,不光有正弦加减工作恒速的组合,还有很多种组合。文献里还提到50次多项式呢。。。  发表于 2014-10-13 13:33
所以俺看到8爷的点评,俺真心气的吐口血。  发表于 2014-10-13 13:18
凸轮与齿轮的不同在于,要凸轮要做到:需要它在什么时间达到什么位置就得一分不差的到达。同样对于速度的要求也一样。而论断用什么“手工修”都是笑话。  发表于 2014-10-13 13:16
而这些的大前提就是满足凸轮基本的位移S的需求。但难点就在于S\V\A\J\Q不是孤立的:S(t)‘=V(t),V(t)‘=A(t),A(t)‘=J(t),J(t)‘=Q(t).正因此,优化时需要各种妥协才能成功。  发表于 2014-10-13 13:14
G点大侠,对其他行业来说曲线如何修,俺确实不了解。但凸轮这种东西修曲线的前提是:1.加速度A连续,2.根据工况对速度的区间进行控制,3,对J控制使振动在合理的范围,4.控制Q使从动件的的惯性尽量减小。  发表于 2014-10-13 13:08
而修正总结的东西是吃饭的独家绝活。就像齿轮的修形,大概很少有人会公开自己的东西  发表于 2014-10-13 13:00
我是这么认为的。大侠所谓的修正确切说是理论优化。修正是将理论优化的东西在试验和运行后根据实际数据再次修正。因为理论设计是有很多假设和不符合工程实际的不确定要素。  发表于 2014-10-13 12:57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坏~蛋 + 1 技术讨论,数据说话,实物说话!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0-13 12:2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挨骂其实是一种福气
% m7 S# ~0 p& _, H, g( @& f* m以前经常挨师傅的骂- I- z3 l% I1 F; V% g
才有出师的那天, s0 V% x, H1 n
现在想找一个人骂你都是很难的事情* M3 H) z: w% K5 O$ y

$ s) Z2 l  u2 i) i+ ?0 M/ d
5 Q/ y9 t7 \1 q' i0 Q世道到底是怎么了; s% u1 P# M( r( a3 W% p; l4 S
现在都是师傅挨骂" |* y( F* E  H; x0 A3 l( i0 w
骂得师傅们一个个地都寒心了

点评

这是我接触到中国最深的论坛了,人家说一句话,就得琢磨半天,这里面玩什么的都有,有特深的人,有些人家说的数据我都不敢搭腔,只能听着,那是大家以为的那个是深度,论铸造,有玩叶片的,多深啊,  发表于 2014-10-13 17:04
神理论,逗  发表于 2014-10-13 15:20
发表于 2014-10-13 13: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如其人。
$ x9 S' l: S/ U9 L! c纵然汝神功盖世,如斯,不过尔尔。* _' D( K! E( E! Y4 W4 q
望各位自重。

点评

躲躲闪闪的,对998不服就明说。想起一句话叫什么来着,容我百度一下,百度说是: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  发表于 2014-10-14 20:39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浩观海云远 + 1 文如其人。各位自重。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0-13 13: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oot6335 于 2014-10-13 13:43 编辑 + l6 w2 Q; s. I! }( O: w
$ [9 u! Z+ s4 O  c1 s
哎,想想还是做个说明吧。这是科普图,时间的曲线千万种。图中讲的是目前采用的判断曲线优劣的标准。) n! u! L/ R2 c
至于说的“修曲线”,图中没有。
4 N, Y9 F, q* r9 R* j% B* } IMAG1773.jpg 7 |, _- g# I, p- o
IMAG1774.jpg : h% Y' C  N" ]+ C2 M
IMAG1775.jpg

点评

俺做优化,有很多矛盾。理论上该曲线优化的很好了,但这种曲线对加工的要求非常高。最后得不偿失。  发表于 2014-10-13 16:29
所以速度再上去,俺还有待验证。不过这时候,就不仅仅是一凸轮系统的问题了。  发表于 2014-10-13 16:25
要考虑变形,误差,阻尼等等东西,很复杂了  发表于 2014-10-13 16:22
恩,你的表述更准确些。  发表于 2014-10-13 16:21
%跟齿轮修形是一个道理  发表于 2014-10-13 16:19
不是为了装配。在高速下,要考虑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系统不是刚性的,是弹性的。  发表于 2014-10-13 16:18
俺说的优化,是指用数学的方法,尽量优化出多种曲线,然后每种曲线再做比较。如“搜索法”“牛顿法”“共轭法”。  发表于 2014-10-13 16:15
这种修整的目标并不是对曲线,而是对装配而言的。按目前环境,主要靠装配工的手感。(因为每个凸轮加工的情况都不一样,有时只是几个谬的沙皮打下。)  发表于 2014-10-13 16:11
凸轮机构的起源和发展体现在整个工业文明进程里,我认为英美欧的资料更全面更深刻。时间允许的话,俺将仔细看看CAM DESIGN HANDBOOK。粗略翻下各章的INTRODUCTION,值得细读  发表于 2014-10-13 16:09
俺最高只到333转/分,再高的话没有相应的平台跟设备。就俺目前的经验来说,基本是不要修的(盘形凸轮),在共轭状态下,对副凸轮与滚球之间需要做适当休整,主要是为了调整共轭夹角和装配误差。  发表于 2014-10-13 16:08
牵扯系统动力学的时候,数据积累和手修的意义就突出了  发表于 2014-10-13 16:03
国内的这类书结构都差不多。俺要理解没错的话,基本都脱胎于小鼻子。1988版《机械设计手册》其实也讲到了凸轮优化的事情,但没有小鼻子讲的清楚。所以俺基本以研究小鼻子的为主,老美的顺带做个对照。  发表于 2014-10-13 16:00
参考下面的凸轮设计手册和石永刚的凸轮机构设计高速凸轮一章。高速凸轮的难点在于系统动力学对凸轮曲线的补偿修正。  发表于 2014-10-13 15:51
包括牧野洋的,还有那个好像是《自动化设备》的叫曹国勋的,名字可能不太准确,暂时忘记了。  发表于 2014-10-13 15:16
CAM DESIGN HANDBOOK  发表于 2014-10-13 15:05
设计手册第二卷,14篇 《优化设计》。俺手头是这本,就拿来用了。  发表于 2014-10-13 14:10
你所说的“修曲线”实际就是,边界条件和方程组,你把别人给想简单了  发表于 2014-10-13 14:02
发表于 2014-10-13 13: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都输给个真心玩凸轮的家伙了。
发表于 2014-10-13 13: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hoot6335 发表于 2014-10-13 11:52 + h7 u  H8 a% [- s$ |  w
白天有工作,比较忙。偷闲上了论坛,一看这么热闹,那俺就借这个平台做个统一解释。4 R% T9 a& n. O# ?# K0 k$ @
LZ这种属于智商贴,俺 ...

  _! M& Y  P! T  N今天的帖子,有空去看一下吧。8 q0 W1 E  H3 V0 S! U& l; T
在2#俺回复的语气便传递出不满,在3#时楼主还是很保守,4#就挤出点东东来,还是一样的在保留,经过点评交谈后,到5#时楼主已经放开保守的态度,这时才能有更深入的讨论。4 k4 V5 z+ v* e  z, ?  m& I/ R

4 i/ X! D  y8 ~7 r' z7 U" J/ E在俺们这社区里的大神太多了,多到让自己显得很微小。要以平和的心态来社区,别人肯给指出个方向便应该感恩人家,当人家乐意时自然会给出更多的东东来,那时就是自己的福气。以点带面是自己应该去做的事,当这面出来后还不敢确定时,就将这带出来的面给明白清楚的表达出来,自然会有人来论述这面的优缺。若是很执着自己的观点便限制讨论空间。
+ M- m* q: I0 l8 _* ^" o2 N. U/ |+ P4 l! I
俺只是山寨里的一员,很多的数学模型俺是不懂,不懂就听、看、查、学咯,这样也可以有一条自己走的路。7 p& t' n5 [! H: V, h0 y

点评

这个帖子才看出hoot是搞点技术的  发表于 2014-10-14 16:41
人心跟人性  发表于 2014-10-13 14:11
+10086  发表于 2014-10-13 14:0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7-7 02:01 , Processed in 0.077393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