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没有码字了,一入秋,我就如临大敌,但不幸的是,还是倒下了。支气管炎这东西,如同鬼魅一样,如影随形,即使我再小心,还是被缠上了身。也好,既然躺下了,也就能堆点字了。& o* N* v; [* y# x8 C% R
4 M. C) U# I8 y神说,人都是属血气的。有人说,属血气的特点就是这个人爱关注世界的事,嫉妒争胜,搞结党纷争。" J2 I0 V1 d1 X6 d- m4 g9 e: ~) q
这么解释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 |4 `! i; \ e" g
* r% c% s$ ?8 [; v* i其实人本身有点好胜心,没什么不好。有对手才有动力,这些年我一直都是这样想的,甚至当没有对手的时候,我还想创造点对手出来。4 w4 W+ L: T$ D6 }8 q1 M% o. n
2 `5 i; [* s x. w
但无论怎么样,最后,保证你自己不倒的方式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的实力。我曾经说过,很多人迷茫,其实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很弱;这话反过来说,如果你知道自己强大,那么你就会清楚的知道想要的是什么。
4 @ U+ g4 X+ f- w3 X而且很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强大,他自己是能感受到的。
' w4 G! R* Q" [: w7 g) T' }5 v
' _' }6 O7 w* C7 O, k4 D; G很多时候,这就是一种动力,沉浸待在自我不断强化,不断壮大的过程中,会让你的视野越来越开阔,而自信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来。: |3 S/ u# @, \& n' h, q; C( R2 I
% b6 w5 A5 x/ O, B- t5 ^
到底怎么学?! B; Q% D0 e- M5 b
4 n' A' D7 M- \0 E1 ]! u! R0 R3 l6 W很久以前,我就和一些朋友聊过,大学在读什么东西?那么多专业课程,有多少真的在以后的工作会用到。- z. A1 g3 G* w( x) k* x
在我眼里,所谓大学,真正教的,是一个人如何实现自我学习,独立学习的过程。* G- t! i, r8 A5 n
& N( C1 f% d% o. [. V
我曾经问过一个问题,一个专业,大学四年的总课程60多门(我不知道现在是多少,当初我读书的时候是这个数),有多少人能画出一张网络图,告诉我这些课之间关系?
. N0 d |- H0 H很有意思的是,这么多年了,我还没遇到能把这张图直接画给我的人。6 J( E$ g$ B T+ x# C
这里有教育体制的问题,有学校的问题,但我看来,更多的是每个人自己的问题。
4 [' _- k: s3 w4 D4 K但反复去抱怨学校,抱怨老师是没有意义的。既然差距存在,那我们就要想办法补起来。, w. @; b* P' i0 T) R
& k! ]' c; M* m0 N: y1 p5 ~
前几天有人问,知道自己弱,进了公司,希望有人带,然后说了句“总不能完全靠自己学吧”。而这正是这话恰恰是我想说的。
( I- l5 [" ^( X# z诚然,全部都靠自己学,是不现实,也是不合理的。但纵观今天的社会,有多少企业还在沿用师徒模式?现在的人也都好面子,开口叫声师傅,有时候比要了他的命还麻烦。人总是有些主观抗拒在里面的。
8 b% {4 I! x `; V
" r' {8 Z! a5 {" ^. \# i而我说,学,是有方法的,不适用于所有人,但或许会有些帮助:
- a% f7 C2 z- b: K, c/ [! @. d! W1 [2 G. f. K
1.放下面子:
; G% t. k4 B* V# S, T无论是谁,在企业里,他或多或少总有你所不及的地方;或许这个人很不招人喜欢,甚至是你厌恶的。1 i( [2 U% O/ p8 j% m3 c8 m
那要你向这样的一个人去学,心里会有一道坎,而且会怕被人落下口舌,会丢面子。
3 R( o) X; x, C$ ?% a而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所提倡的,恰恰就是"面子是没有用的"。
5 ~0 F6 q/ W y2 I6 y我知道,这句话会有很多人挑战我,其实面子是有用的,但要看是什么面子,或者说是什么时候的面子。
5 A: B' r) G6 s' p# t1 V H- c* C在你没有强壮之前,你点小小的面子对你有什么用呢?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时候,难道没想过他的面子问题?$ g3 S6 s6 u: N; J: d3 f
英语中有句俗语:“leave the hat at the door." $ c" r' D7 h0 R/ ^# S/ L
大家都知道以前西方世界付宴会,都是正装,英国人多数都戴帽子,然后大厅里会把帽子交给招待。2 i5 j; C8 S' e% A
所以这句话就是把你的面子,你的观念统统都留在门口,不要带到屋子里,不要待着有色眼睛来看别人。: |$ @7 l# q4 h6 S+ `+ u m
基于这样的理念上,不耻下问,虚心求学就不再是什么难事。4 m# ^0 p: H+ I. G
+ Y" v, P( \4 N
# `, {4 O j3 l
2.挖掘闪光:
/ s3 t5 u4 u6 u9 G0 W. | j- v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流传了千年,绝对是真理。
/ y) j; e; f" T% J求学,不问出身,不问身份,不问位阶,只要对方比你强,就可以去问。6 X+ j& @+ e1 J- o& O+ Q2 |
很多时候,很多人不知道身边有什么牛人,也不知道对方能教你什么,就直接大叫自己的环境学不了东西。% P: T/ D# [; H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有些人或许确实帮不了你,但有些人却很可能藏到你身边的高手。
% K; I) |5 [( N% j$ p前段时间,一个很火的综艺节目,叫《最强大脑》,这个节日不乏表演的成分在里面,但里面的高人们也确实有他们的独到之处。细心的人会发现,这些人的职业五花八门,但有一个职业出现了好几次,那就是:咨询师。' P% t/ ~- e, x& s% {. i
这些咨询师,在平时,恐怕也不见得会么多受别人的注意,但在这个节目里却体现出了超强的能力。
+ U+ V$ ~( _ f! H而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更多的咨询师都是隐藏在各个公司里的,他们在公司的表现可能并不出众,而周末的时候,他们却活跃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原因很简单,因为坐班的工作,往往并不能体现出他们的真实实力,可能工作对象不同,工作内容不同,所以这时他们也只能表现平平。但到了业余生活,在他们的专长领域,那就不客气了。( d4 N' V8 P' Q! g6 }
在企业里工作,或许由于历史原因,由于组织架构原因,很多高人都只能被摁在他们自己的位子上,那并不代表他们不是高手。要向他们学习,你必须要看到他们这些,甚至想办法把这些闪光都挖掘出来,否则对你来说,他们就只是普通人,也就不可能有太多所得了。+ A a: U) J) x6 _7 N
: f- q' _0 x2 u5 \9 ]* O$ z
% Q/ J$ [2 R2 M0 P9 r0 X0 [
3.打开视野:
8 T+ ^( R, {: d, \* W! P* ] v看不到别人的闪光,盲目自大的人往往都有一个通病,就是目光短浅,视野狭窄。
' E, ` h; P& A5 G& D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就是因为我们需要前人的经验,需要前人的指引。
# J( a% }8 s' y7 @; f- t而他们的话语,正如高台,让我们可以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待问题。
8 K ~ D; a( X凡是喜欢军事知识的人都知道,要打架,唯快不破,唯高不破;几乎所有的战术都以快速占领制高点为主旨。# \6 l U, I1 |. d' L4 b
学习也一样,当你看不到整体的子知识体系,看不到自己所站的位置,你会连学什么都不知道。& S) M I$ G! p6 t* d; `
很多年前,我的一个导师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 K* s% p( R, \; ^" b! s
他去西藏旅游,然后在集市上遇见一个小男孩,问他是怎么来的。小男孩说,他家是种地的,来赶集卖东西,他觉得这个集市好大啊,他觉得这个集市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然后问我导师是从哪里来的。
0 z- j( l% V+ ?2 l# h) N然后我的导师问他知不知道上海。小男孩想了半天,很认真地说,他知道上海。% |; ^% V3 X+ z7 r! W
我导师问他知道不知道上海是什么样子的。小男孩说,就是100个这样的集市聚在一起吧……3 [) `: |$ h6 a
我相信没有人会去笑这个孩子,一点都不好笑,但我们很多人其实就和这个孩子是一样的。2 b0 s+ ?* x9 }# q. @2 j& Z
这个时代的网络是强大,几乎没有什么是网络上找不到的,所以当你找不到导师的同时,或许你可以利用好这个网络,拓展你的视野。2 |1 ^+ G0 t4 m. u7 E5 `) n; ?- ~
我在网上做的这些分享,目前也是一样,并没有指望大家能吸收这些东西,我一直说,只要未来的某一天,当你真的遇到这些东西的时候,你不要意外就好。当然如果在那之前,你就有所触及,那么你会给你老板一个惊喜的。
$ Y( ~- {' L3 D! w6 q V& p
4 `3 C$ y3 ^! S0 r' h+ H
- N+ a. ~1 ?) W3 m' _) g+ {4.舍身绝境:. b6 _6 b- U; ^
有多少人就是憧憬着走出大山,向往着都市的生活,然后他们会去发掘各种可能能够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的方式。
! I2 E$ R* L$ G6 u' ]而我们很多人是因为有着一份不多不少收入的工资,然后学习的渴望就远远不如那些放下所有包袱的人。
( ?, d9 _( Z) y3 n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他嘴里叫着要学习,其实上是不会有多少学习动力的。
3 M1 j( F9 c9 W% ]& S7 x* O在创新理论中,有一个种方法叫做强制联接法,这里不介绍这个方法怎么用。
& R4 e k3 {5 U但这个方法使用时有一个原则:“Be fired if no connection”。翻译过来就是如果找不到联接,你就被解雇。
3 }3 M0 Q* {% N0 j+ G; D; T这看上去像是某个电影里的桥段,但事实上在真实工作中是这样的。' I V! w) Z c6 N3 Y
我们身边很多暴发户(并无贬义)是怎么一路走过来的?
* p+ k# [6 P) ^7 k8 K很多人当时都是孤注一掷,已经把自己逼上了绝路,然后他们找到了商机,继而爆发。% m9 }6 B1 y9 q" M
所谓舍身绝境,其实并非是要每个人真的都把逼上绝路,弄不好没找到路,就真饿死了,但如果在精神层面,有这样的危机意识,或许也可以杀出一条血路。
- D1 J n; @) a7 z5 i' V& Z8 f+ @' z- \
, ~4 X- P& R5 Y; ? n" [; {& J: \" u' X1 k! B! k9 P
5.坚韧不拔:6 t' A: d4 s4 I& `; \
学习是一件艰苦的事。
$ C: [ n6 H$ _5 {大家都学过英语,都知道学习语言是很痛苦的,要背单词,要练语法。+ Z2 ~- x/ _, r7 z, a3 W- R" T0 V
学习是需要毅力的,今天的科技已经相当发达,在开发人类大脑思维模式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基础的记忆模式并没有大的改变。该坚持的东西,必须坚持,这个没有捷径。' q# |* w$ Z. R$ `, y6 |, Z5 L ?
而且有时候学习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有些人还会给你设置点障碍。
4 Y) I- \' E y8 J& O" y很多人都在问我,是怎么从一个机械设计师转到技术管理的。
7 G0 S8 o5 n2 y. A- Z我在成为黑带之后,发现这套方法论对我的帮助是巨大的,所以想继续学习下去。
: v7 v, M+ W! `但这个时候我的老板却不支持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关于这个话题,一直僵持着。
, k2 X, `) @' J% F# T我并没有放弃我的想法,我和我的导师深谈了几次,另外和公司的几个工程的老大反复的沟通,最后取得了他们的支持。
' S, Z; O2 a1 [$ P, w$ k于此同时我的导师因此放弃了他的最后一批学员,由于我没参加,他拒绝开那个班(随后他就退休了),否则公司无论如何不会为了我一个人开一个MBB班的,他把最后的机会留给了我。
. n* A) u0 e0 o d9 L在争取了整整一年之后,我终于直接从最高管理层那里得到了MBB的培训资格(很遗憾我的导师已经退休,我只能参加BMGI的培训),直接跳过了我的老板,当他看到上面的审批邮件后,他无法再阻止我了。
( _) V1 w6 b Y0 V. ~% c/ L: p(我的这个经历其实不建议大家复制,因为并非每个人都像我敢向老板拍桌子的,我只是强调面对困难的坚持)3 U" ]1 P" R: T3 F7 M6 K8 p, d4 |( c+ E0 L v
学习的机会不会那么轻易落在你的头上,如果你不争取,很多东西错过了也就错过了,而且也无法评估到底错过了什么。
5 _6 ^+ ]4 c w- l# b3 |6 Y1 l5 z
9 I9 R+ W( A# m0 C+ ^6.学无止境:
" a2 H' b: I9 b1 L/ x; P$ q这个世界上的东西是学不完的。
2 o' K2 s* V( ?《the man from earth》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这片子不知道多少人看过,尽管说这是部无稽之谈,只是部电影。& I _5 C" Q9 S" r
但设想,如果一个(洞穴)人,一直活到现在,那他脑子里要存放多少东西呢。他何止只是一个大学教学,简直就是一个百科全书。) D6 j7 A# a4 v3 h& m) j
曾经有过一个话题,如果一个人可以活二百岁,那恐怕整个人类文明史恐怕就要重写了。, t. O- k( @9 r- A/ ?
因为人的寿命的关系,为了把知识一点点传承下去,必须要花费大量的时候,反复在学习这些知识。! S( g! B# H0 X8 _( R+ C
前几天我在带一个黑带班的时候,我问他们,知道正态分布是什么时候提出的,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说几十年吧,最多一个人也就说了100多年,还被别人笑了。然后当我告诉他们,是1733年的提出的时候,大家都不说话了。
+ ^7 K- K/ t% y# v% w& i+ z( Y. D一个近300年前就出现的公式,直到今天都没有能全面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我们所有人难道不应该反思吗?+ m' }# T% b3 u
如果一个好的知识,没有能被传承,那又有什么用,要用就要去学,这不是短短的学生生涯能解决的。
$ x8 O5 z& K( ]5 K+ Z) F有人说,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这话我同意,行乐可以,但不代表就可以不学习。
' s: R2 }, t3 D: J$ G8 S7 o& }+ b这些年我分享了很多,但我从来不怕有人超过我,如果真能超过我,那反而是我的动力。
/ O; c+ y- F# J/ j. L1 {7 E- \( k; O我教你A,那我还有B,你学会了B,我还有CDEFG。这是我这些年学习的理念! S! Y7 _) C: _" w6 A% q P
或许这样的生活有点累,但如果你怕累,那么有些东西你就没有资格再去叫不公平或者没机会。" |( t. U% J3 B8 I1 Y0 M% f
3 l4 M. U% D& v8 W3 n2 m; l
事实上,上面说的这些都是相互柔和在一起的,不可能某一个方面是单独割裂出来看。6 K7 n. `! Y* j. e2 o) }
. N0 t% v/ Z& D; t) k/ p' b0 W9 d2 q5 G
说这些,只是想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想要出人头地,想要一言九鼎,这都是正常的,但要采用正确的方式,静下心来,思考自己所需要的,学习自己所缺失的,才是最终能行走江湖的底气。
3 m! r1 B8 O. M2 _% Q$ B0 m$ ^) u+ b7 A* t
而整天斗嘴,当葡萄树下的狐狸,那除了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笑资,恐怕并无多大出息。
4 |1 p p! L- s* H0 k8 {4 Y* h3 b
# u$ J: h) T& _1 T2 \* [' j/ n- _如此所言,唯对近日社区内一些言论叹息矣。
/ B& K6 N4 t3 z8 G5 @! ?1 x- u- I8 B. q5 k; ~$ D) o
头昏脑涨,行文前后不搭,望见谅。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