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690|回复: 29

大组织与超静定结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6 05: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静力学中研究的衍架,不存在多余的约束,所以每个单元的受力通过静力分析画受力图就可以得出,所以这种衍架结构称为静定结构 (statically determinate structure). 在静定结构基础上,再多加一些单元,则整个结构就有冗余的约束,每个单元受力无法通过静力学分析得到,这种结构是statically indeterminate structure,直接翻译“静不定结构”不好听,所以前辈高人翻成超静定结构,就是材料力学的研究范围了。
2 e( C5 I- x3 w+ {* T& a( H4 N# E8 C超静定结构的特点:
3 p) {  Z( U: g$ X' e1. 因为约束冗余,在某些单元失效的情况下,仍可以保证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
) Q1 v+ P  |# M  W* l2. 在不受任何外力的情况下,结构内部可能存在应力;$ a$ C3 S9 k: p, N/ M' {
3. 每个单元的受力与其自身刚度相关,刚度越大,承受的载荷可能越大。' s- M4 V" a& v, ~* u9 C
4 N+ a4 f' f: t" I# p! X
俺意识到衍架与公司的组织结构有有趣的相似之处。小公司里面,一个萝卜一个坑,谁干得多,谁能力强,一目了然。就好象通过简单的受力分析图就可以得到单元受力一样。而大公司使用的肯定是超静定结构,使得组织的稳定性以及承载能力,不依靠单一个体的发挥。6 d7 w& f) K7 [) `
对应上面超静定结构的特点,大组织结构的特点:+ R4 m2 Q, F$ B5 z7 w/ J- h- ]4 a. D
1. 部分员工的主动/被动离职不会动摇组织的整体表现;( \0 a" L- J! T$ s$ y9 c: X+ U/ m
2. 组织内部会有各种内耗;! ~1 Q' w& o/ {) f2 P$ I- g7 H# m# {
3. 组织内部能者多劳,不能干的可以很容易混日子。
& A- n4 k4 O; }; z' z* ^7 ~. T1 c: E. @
针对能者多劳这个问题,俺进行了一个简单验算。假设这样一个结构:六根梁组成一个正方形,并两个对角边,各个节点之间铰链连接。只有两个对角边的中点没有连接,可以自由移动。在对角的两个节点上沿对角边方向受外力F(与正方形的边呈45度角)。- M( \( z4 C, G8 n
在各个单元截面积一致的情况下,受力方向上的对角边单元承受0.68F,另一对角边单元承受0.32F。
: {% {8 @" `& E如果将与受力方向相对的对角边单元减小一半,则其只受0.24F;若再减小一半,则只受0.16F。
) W8 k8 l1 ^; a: ~( _6 E这个推论是合理的,因为当该对角边的截面足够小时,它就像一个绳子,完全不受力了,这是符合常识的。( E: l- H( I5 A/ Y" _, z

" m9 L& w( r* q5 o/ x8 Y综上,就不难理解,在大组织里面,忙得忙死,闲得闲死这一现象了 ^_^' r8 f5 }3 @% N* T0 [# K
: H) z2 R8 q# d/ i

6 {$ ^& d: L6 ^' m5 X, n3 T% x  p# O
1 E& k7 E1 C4 v- r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104 收起 理由
逍遥处士 + 1
angel1399793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老鹰 + 100
zh39204128 + 1
xlf63 + 1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 基础|主题: 799, 订阅: 90
  • · 采用|主题: 929, 订阅: 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6 07: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
发表于 2014-8-26 08: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万物归一,
, Q3 V) w5 F+ i6 @3 ]7 E; ]. O6 @机构与人文相类似。^_^
发表于 2014-8-26 08: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万物归一。顶
发表于 2014-8-26 09: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有点意思。
& s0 M) g+ {( L' W" P3 u5 {" e3 m2 D* o
超静定结构就是平时内斗,有外部侵略,一致对外,跟我们大汉民主很不一样。

点评

平时内斗,有外部侵略,一致对外 非常精辟  发表于 2014-8-26 11:23
发表于 2014-8-26 09: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颖的思路。学习
发表于 2014-8-26 09: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思路是很新颖,但是全从这个思路出发做判断,恐怕就容易走邪路。
  t% M6 h" [) X' S4 \7 m3 [4 E0 x/ _) A& P/ W* J
机械结构是死的,可人是活的;结构是可以收你支配,但是人是有自主思想。。。。% w1 X; O5 _* s: \

$ I# T7 z+ o) J9 k# {所以引申意义就到此为止吧

点评

个人赞同一下,如果再深入一下加入“企业文化”几个字,可能最终结果就会变得千差万别了。  发表于 2014-8-31 16:54
您说的很有道理!  发表于 2014-8-26 20:57
发表于 2014-8-26 09: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画个图好一些!
发表于 2014-8-26 10: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玩这类‘超静定结构’,或叫静不定也可以,其实要从桥梁结构学习入手比较好,或者学习高层建筑结构也可以,我因为玩这些大结构,谈几个体会,
/ Q" J6 d# I9 B1 O9 K, x) a$ E; ^/ e$ o5 Q" j
1,数学肯定要学习,这个没错,但有些结构又不完全是数学可以解的,就要所谓的‘经验’,经验其实说回来,还是一直‘数学结合了实践的概念’,
! r  Z9 D6 V' y1 `
- |% d, ?% g. f7 ~, Q( D3 U% B/ S2,有些结构,其实不容易精确解内部的变形与应力,这就要所谓的‘拆分解’,
9 a" s" v2 i9 S+ [! B/ T3 h; e$ V: E8 i: n
3,当你把一个结构‘切成段,或切成片’以后,有些问题就可以解,解后再连接起来,连接的原料就是‘弹性力学’,
6 f6 c$ e! I) f5 J  i( W; \5 e, ]" ~  n  _- ]4 e
4,举例说,我计算大型多支点的大轴,就是分成段,每段设一个‘断面转角’,再合成起来,精度就足够了,早年,纯手算,精度都是足够的,) e) I5 _' Y( ^. N

9 H& {4 ]( k% X: W6 {/ k% ~$ F# @: e5,工程计算,精度是第一位的,只有精度够了,就够了,
2 y, a; J: y! P6 J3 e- i% D; U
) q& [' y! q5 _3 j+ f" m6,国内现在已经没有人手算了,完全计算机化了,讨论这些东西,估计响应者很少了,

点评

大轴的标高计算和载荷分配,我也算这个,很有意思。就是这玩意的矩阵推导让我熟练掌握了矩阵!  发表于 2014-8-26 20:17
现在的人都懒了,没有动手能力了,我没到米国的时候,在设计院就算这些,包括很大的结构,后来在米国公司,也是这么计算,坐下就玩,那时也不输给米国佬,该争论就争论,这些其实都是基础问题,没有复杂的道理  发表于 2014-8-26 11:11
好多东西以前学过也考过,但都没入脑子,现在重看一遍才有些领悟。弹性力学在俺的学习计划里,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学通。  发表于 2014-8-26 10:19
发表于 2014-8-26 10: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牛啊,佩服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9-12 18:32 , Processed in 0.061319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