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8-25 12: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ootbomb1 于 2014-8-25 12:14 编辑 8 J' ?/ v5 w. N; A
) `! O$ I3 w+ }如果是乙方外企,或者非生产工厂企业,对出路的讨论,同样以加工设备厂家为例
( h' B' L3 z; m3 M$ G' U; E5 ]; `$ K" ?
这类外企多为在国内设立的办事机构和小型车间,主要向国内市场和客户提供销售(项目管理),售后维护,仓储,贸易,培训,等服务,当然也有少量的研发和应用,但不是主流
5 v9 O9 V W0 _4 G7 e- @( B
! A, l: i {% `0 m" C, Y* w这类外企本质上也是螺丝钉企业,和生产型的外企比:2 N6 B, @7 X* N2 C: H6 Q
优势是:更灵活,更注重结果,个人能力能更明显体现,接触面更广,可以什么都了解一点,也可以在某些很窄的领域更专业0 Q! N' I$ }) B5 H+ s
劣势是:结果决定一切,导致没法推责任,多少得背锅,相当不稳定,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得多,失业以后,没有"做流程"的退路
1 m& Z7 `6 ]% Q
, M/ y3 L# A8 {8 L& d; E' f9 j! C1 W# z# o对于这类外企,出路选择看起来更多,但难度更大,风险更高,失业后更难找到合适的下家,更容易被逼着创业 R3 |. c% ?& R
如果要创业,上面那些职能方向都有可能,由于没有著名品牌的"流程"和"品牌"光环,所以只能靠个人能力和人脉的积累,没别的"招牌", ~6 w; A7 G2 K8 \9 S
. X- L; K# F/ P: W1 B8 f对于这些,我考虑过以下3点原则:
3 r+ r5 t* E% o' H1 I7 A& E+ r3 w
% \* m3 q7 s( _; Y1.社区里的66姐,工具人,零式都是在外面见过世面的人,在技术上远远碾压我这种打酱油的土包子.
^/ ^0 A/ `4 Z: f6 k 如果按998大侠的模式,技术好的拳头大作为唯一标准,我不用交手就直接被KO了
) i; ~$ A5 M: l7 l4 A 但为了现实生活,为了吃饭生存和养家糊口,打不过别人也得想办法
" d8 ^. Z: o* }. d$ K8 ?& b% A
$ \7 O7 C) C) s( q+ V 那么,作为一个酱油土包子,我要怎么和66姐,工具人,零式这类有技术,见过世面,又懂中国国情的洋流竞争?
9 F2 U' o: W( J% u. i 除了劣势,自己能否可以发掘出哪怕一丁点的优势? 因为没有任何优势,就只有死路一条6 o3 E2 h; y& f0 }. _
# w1 e% i5 c/ Q0 [ 我觉得这是和我一样,在国内"等待被失业"的外企人员首先要思考的问题1 `; `, N% s$ @
# ~* f6 v- v# q! p0 Y
2.怎么和洋人建立/维护合作关系,尤其在失业以后
6 [8 b5 Z2 Z* M3 D, h* j- ]/ N; j& G
对我来说,我更倾向于给洋人打工,和洋人合作,即使民企待遇略高也是这样,因为我适应这样的工作模式2 }5 r: ]) C/ U: a$ _: G
' u& `7 q! z) O6 a1 Q 所以即使失业了,我还是会努力找机会去做买办,虽然这样不稳定,虽然这样没脸面,还要跟20岁的人竞争,但是靠洋人吃饭,我觉得更踏实
+ t- k; _4 `6 U& Q1 w6 @9 y4 N
' f2 N/ u& ]) _8 p6 |( ]( X8 q% E3.怎么积累国内的人脉圈
7 u8 E$ O6 j' b- r( P 这点就不用多说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