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039|回复: 37

假如你只是大企业流程里的一颗小螺丝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3 07: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期看了下微软暴力裁员的事件,有所感触。至于微软裁员的原因、结果等这里不去做讨论,毕竟与我们个人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
# y! `* a! }0 ~
; W! p/ Z3 m  J7 N       有所感触的主要是被裁员工,这些被裁员工并不一定是表现不好或者能力不足,但通过报道和自身经验确实为这些员工的未来感到有些担心。
  Y# W) l, g8 k1 }/ Y) h1 A/ g: x7 P. }! ^  p: K: S3 x; j
       微软此次裁员的重灾区是收购来的诺基亚部门,有些员工在诺基亚已经服务了很多年,5年,10年,15年的应该不少。诺基亚原来是一家比较成熟的大公司,工作氛围、流程、制度等应该已经比较完善,这种公司在我看来主要就是一点:每个人都是整个公司流程制度上的一个点,或者叫一颗螺丝,每个人只负责自己业务范围内的事,业务外的事很少有机会去参与,分工很细。这也许是这些企业取得成功的一个因素。但我想说的是,这种情况可能对公司有好处,但对个人长期发展来讲未必是好事。; y0 M* ?. ?8 o

- ?9 Q; f% d, L* U0 q, ^在这种公司工作了很多年的员工,其工作方式、心态、业务能力等已经固化,而且面很窄,就像报道里所讲的,有些员工的技能只在诺基亚里面才有,在其它单位用不到,他们一旦出来面临后续重新找工作等问题将会出现很大困难。一方面原来的薪资待遇一般不低,新工作肯定不会愿意降低自己的薪资要求,而出的起高薪的毕竟不多。二是原来在外资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工作方式,估计也只能在同类型的外资企业当中寻找,至于民企等按照我的看法是极难适应的,三是员工技能面过窄,这也导致只能在分工较细而且有一定经验关联的单位寻找,如果再加上地域因素,这种类型的单位就更少了。
( V# U& K" |* h- y
% ]3 d$ }* p2 R% m- z3 |, E. R对于年轻人来讲,可能还好些,毕竟还能重新学习,但对于工作较久,40~50岁的人员来讲面临的困难将会非常大,家庭的压力、精力等都不同。前年也曾听说,苏州园区的一家单位裁员,一些工作了十多年,年龄40多岁的员工被裁掉了,这些员工再就业困难很大,我所了解的有一个经理级别的找了一年仍未找到,当然,“经理“也只是一个头衔而已,其含金量不得而知。
5 F- m8 h& l; J4 l
& \2 E* \" E  s/ M' _7 l% a     我的总体感觉就是,在这种类型的单位工作有点温水煮青蛙的感受,也许5年,10年不出问题,但10年以后谁都不敢出现问题。等到你40,50岁的时候,那时已经被这种体制把激情、能力等磨灭的差不多的时候,突然出现工作变动,何去何从?虽然我未曾在外资单位工作,但知道一些情况,有时职业危机感很强。一个所谓的好单位对个人长期发展来讲到底是不是好事,不得而知,但我的感受就是:什么是铁饭碗?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好的外资企业,上市公司?这些我认为都不是,最大的铁饭碗应该是自身的能力!可能有人会说,可以自己去不断学习提升自己,这种人有但很少,人都是有惰性的,在这种环境里久了必然产生懈怠,而且由于工作原因也很难。& H1 X4 L# U- q2 o+ O

2 ?( e, D8 j6 j& \2 L      对于已经在这种体制单位内的人员来讲,通过这种裁员事件,是不是也应该考虑一下自身未来出路问题了,还是自己琢磨吧,毕竟每个人看法不同。对于我们做机械的人员来讲,面临的问题应该是类似的。
: T- L5 I( X5 g  v1 V
- P1 D7 h0 ?. g1 G, x9 T/ i     由此我想到刚毕业找工作时面临的问题,是成熟的外资企业?国企?民企?很难选择,而且每个人的选择不同,对于大部分人来讲,可能会有一种面子心理在里面。如果可能的话,我想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那种比较成熟的外资企业,利弊很难说,关键还是看个人。# D. q. [9 G& O/ K8 P

$ p, J, Z; v1 {( {: P. g) Z     大伙有什么看法或者知道的一些经历,不妨发出来给大家伙参考一些。
, o, ]$ G2 [2 @/ D6 d7 M" p3 T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02 收起 理由
zjnyxhlove + 1
xlf63 + 1
老鹰 + 100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 采用|主题: 929, 订阅: 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3 07: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民企绝对不是什么培养人才的基地,恰恰是国企,在国企沉淀数十年的,出来干的,最终成大器。
9 ]2 g3 z. S  G" {$ a8 ^外企如果是作项目工程的,不错;如果是作设备的,也就是个生产管理。4 Y% k1 i3 N2 k& D$ e  n. c
国企,人才摇篮,成才之后务必出来。7 T/ o% r$ ]& q! H0 W% a+ M  {
以上是新手而言的,对于成手,除了单干,还真没什么好去处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 收起 理由
civiling + 1
xlf63 +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8-23 07: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铁饭碗就是随时能找到饭碗的能力!$ K5 y$ C  m0 E; D) t: {& A
发表于 2014-8-23 08: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转这篇文章时木有去了解“有些员工在诺基亚已经服务了很多年”,以国人的职业特性而言,这是为什么?
7 L& n* b7 T8 K+ o% c0 ~+ S
( q: o0 u1 R5 T: ~0 X/ u当习惯在安逸环境中存在,某些战斗力就会消无,这和知识范畴度无关,当无感于这样的转变后,危机已经在身后。
: d  j! n0 L& u7 ^
. n% P2 u# Z" @6 B1 u2 R/ M& ]如果真的有战斗力的人,是不怕被裁员,因为竞争对手和猎头公司早就锁定等着你点头。
) Z! y2 @/ {' y# p* M8 U
0 `6 j, r( x+ [7 l; C7 N追根究底的说,危机是来自自己的安逸化而非是企业流程里
* n: b; Q. N6 c9 v/ e

点评

汗水or泪水,自己选  发表于 2014-10-22 19:26
应该是楼主原创。  发表于 2014-8-23 08:56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3 收起 理由
赵大世 + 1
xlf63 + 1
天路客向东 +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4-8-23 08: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LIAOYAO 发表于 2014-8-23 08:24
; B, l! C% e0 u楼主转这篇文章时木有去了解“有些员工在诺基亚已经服务了很多年”,以国人的职业特性而言,这是为什么?
) c9 [7 g6 q. g% X5 B  D  A ...

" [, M, S% M: J2 M% j4 u( T( B3 T/ e是这种道理,就像我说的,人都是有惰性的,尤其是在安逸的环境里待久了,斗志会逐步磨灭的,并不是说流程化的东西不好,不去辩论这种东西的好坏,只是对于个人而言如何保持斗志,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
/ j) t! r8 D( v( O5 o1 B0 X( V; d

点评

米國基本符合先苦后甜,天朝不太符合,苦了不一定甜,但還是得苦下去。。。  发表于 2014-8-29 11:51
米国安逸么  发表于 2014-8-23 13:53
米国的环境不安逸吗?米国人失去竞争力了吗? 天朝环境安逸吗?天朝人竞争力大吗?  发表于 2014-8-23 08:46
发表于 2014-8-23 09: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企业我们都是螺丝钉,但是一定做关键部位的,或者能做关键部位
发表于 2014-8-23 09:5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扫街 发表于 2014-8-23 07:44 + y" q: S+ }7 e; ~. k5 f
民企绝对不是什么培养人才的基地,恰恰是国企,在国企沉淀数十年的,出来干的,最终成大器。" m0 Q4 l# X& J: s. M. g/ W. B
外企如果是作 ...

4 X) K8 ], @$ k9 V9 K- f5 j& j小生非常非常赞同扫街前辈的观点,而且深有体会!只有站到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望的更远!曾经在大三的时候在同学家帮忙干点小活挣笔小钱,他爸爸就想我留下,那会我也比较天真单纯感觉很好,觉得小厂子啥都能接触,学东西会很多,能接触到采购销售还能跟着出去谈生意,开始觉得真的不错。后来时间长了慢慢的发现其实不对,对于刚毕业的人来说没有经过专门培训和正规流程很难有好的提高;往往学到的都是野路子。举个简单例子来说,图纸绘制的时候标准都不一定复合国标,很多时候都是在关门造车而已。再就是很多东西在小厂子里根本接触不到,往往接触的仅限于自己产品那么一小点,片面的很。再者,小厂子往往是一个技术牛人支撑起来的,而且很多都是返聘来的,所以很难从老前辈身上学到现代的设计思想与技能;而大公司则不然,他们批量化的招聘,有固定的培训模式,走下来一种流程会让自己更正规话,不在是土八路。而且大公司很多设计人员,各种高手很多,可以随便交流,做机械的很多东西都是在聊天中学到的,所以说大公司能够看得更广接触的更多;不过可悲的是俺最终还是没去大公司,窝在一个小小的公司里面!可悲!可叹!可哀!
+ K" c7 D7 V7 J2 {$ f

点评

在大公司呆过的素质都不一样。  发表于 2014-8-25 10:08
是有点可怜,大公司的确有好处。幸运的是俺在大公司待了一年,技术没学会,流程标准什么的差不多养成了一些,然后现在进了小公司跟牛人学技术中  发表于 2014-8-23 13:57
发表于 2014-8-23 10: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扫街 发表于 2014-8-23 07:44 $ b: x' O+ i2 x: i
民企绝对不是什么培养人才的基地,恰恰是国企,在国企沉淀数十年的,出来干的,最终成大器。
% m: [" ?$ {# c) ?9 B外企如果是作 ...
* ~0 Z1 T6 p' z  R9 G- G& {7 q1 X
那是以前的国企出来的,以前的国企好歹技术是比民营高出一大截的,现在再看呢?国企十几年间技术基本没有进步,和民营企业技术水平基本持平,更何况与外资比了。我有好多同学在国企的,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应付平时茫茫多的检查,以及各种勾心斗角,说起技术基本没有。

点评

因为他没去过,所以就能这么说  发表于 2014-8-23 12:11
发表于 2014-8-23 12: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螺丝钉也分怎么做,安安稳稳地也是做,苦练内功也是做。
4 G4 X) V6 }" q作螺丝钉没有问题,看怎么去做。

点评

能变成也就那么一个二个,这其中的原因还并不清楚。那为啥这么稀少呢,以前还讲天时,地利,人和,现在把原因全归于个人,我觉得不妥。  发表于 2014-8-25 10:16
说的好,有人能从护士变成总裁,有人螺丝钉做到生锈。  发表于 2014-8-23 12:40
发表于 2014-8-23 13: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dashajiang 发表于 2014-8-23 09:59
( i/ d( b% `* X! I. f小生非常非常赞同扫街前辈的观点,而且深有体会!只有站到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望的更远!曾经在大三的时候在 ...
( l4 J) m& @0 m& V9 O
大公司不等同于国企。。。大公司的人才培养流程是很精细有效,但那样的话路子就会限窄,专业就会单一,大公司往往是对口培养人才,这你要想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7-7 00:48 , Processed in 0.07423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