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765|回复: 9

求教20CrMnTi的热处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9 11: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前状况:使用20CrMnTi材质加工凸轮轴,精磨前渗碳处理(HRC58-60),预留磨量(单边0.4mm),精加工后检测硬度为HRC48-51.客户要求达到HRC55以上。
1 q) s$ q. k& s. I6 m' j6 d" v# I       . f/ R; i: h3 ~
         求教问题:是我们预留磨量太大还是渗碳层浅?有没有其他好的办法可以保证HRC硬度7 C1 [3 f- p2 ]4 v# }

5 ^7 Q/ s- D- f+ Z          我们在石家庄附近,有能达到要去的热处理厂可以合作试试。谢谢
* W! P/ L6 b  b* [& }( j. ^; K

$ P: Z* Z0 p. X7 ?* B
* ^# I2 ~6 g. Q& 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9 11: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渗碳深度小了
; A. a6 C4 C9 Z% J. ^加工余大了4 m7 E( g& M: Q
就是这个结果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老鹰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9 12: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iufang2 于 2014-8-19 12:34 编辑
# G: S7 s4 i8 q% W: J6 |; P
/ W2 v& {6 D4 H磨余量大了,最多单边0.1-0.15,是什么原因要这么大,是热处理变形,还是重装定位精度有问题,疑惑中,5 [% ^1 x3 Z5 e# r; Z

3 ^3 E, k" w; U0 U还有种办法就是磨削后才软氮化(低温碳氮共渗),变形很小,如果能满足你精度要求也不错,硬度超过渗碳,渗透厚度也不错,但事后不能磨削了,厚度不够! }9 W$ g% Z# m. L3 E5 I+ `: R) K

- R' Q. k. B8 [. y4 {6 `, I还有种办法是磨削后低温离子渗氮,变形极小,应该能满足你精度要求,硬度极大,但渗氮厚度只有0.25左右," A2 B4 j( W) o: o8 T# ?/ @
' ]8 t$ v8 \) c# x+ Q
碳氮共渗,或渗氮后尺寸都呈长大趋势,可磨削尺寸减小0.004. K! W$ C# l; p/ w% ^

; \' [7 X0 `; `" }- H碳氮共渗,渗氮前都要调质处理# [  a1 J% t4 p% y$ G
' V' G7 q0 o4 @( e0 R% S
如果规定要渗碳,只能要求渗碳深度规定1.1-1.3,同事尽可能用小的磨削余量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老鹰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9 12: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在渗碳之后没有进行热处理直接上磨床了,渗碳后最靠近表面的地方含碳量最高,并且含有二次渗碳体,再往里面碳含量就大幅降低了。你留的余量应该是把最硬的二次渗碳体给磨削掉了。最好是在渗碳之后再进行淬火和回火,使C含量由表及里不要有这么大的差异。也或者省事点减少磨削余量,不过这个不保险。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老鹰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9 14: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w91678 发表于 2014-8-19 11:35 9 [8 S* G4 q4 V5 v. x
渗碳深度小了6 d8 Y0 e! d) J9 y4 L
加工余大了
- [2 M$ y) O! I9 j+ H6 s( i7 ?% }就是这个结果

/ H  C, ~8 m* k1 }3 X- t谢谢" |3 X7 e6 X8 d+ u1 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9 14: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niufang2 发表于 2014-8-19 12:00
+ n) @. d+ L2 ~/ V* X磨余量大了,最多单边0.1-0.15,是什么原因要这么大,是热处理变形,还是重装定位精度有问题,疑惑中,
2 v: c0 K; O5 A) k) W8 I+ G' Z
3 a2 q& _! \1 k  |' t8 ?4 l7 \* d ...
) q/ E: W6 \* O, Z8 \. n
谢谢,我会考虑你的建议的
) P; }. F; X7 N& E) m; s' N$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9 14: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孤城领主领主 发表于 2014-8-19 12:07
4 _: s  ?& v. a& b+ y8 s. D( _是不是在渗碳之后没有进行热处理直接上磨床了,渗碳后最靠近表面的地方含碳量最高,并且含有二次渗碳体,再 ...

6 y# x5 c/ l- i; b- h% B谢谢,可能是我们预留的磨量太大了,但是如果只留0.1-0.15mm的磨量,又怕变形量太大,精磨余量不够造成废品。稍后把产品上传,再请各位指导& z: J1 j# p) l  ~8 c4 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9 15: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兴 发表于 2014-8-19 14:16
5 U8 B2 d' d% Q8 J6 q谢谢,我会考虑你的建议的
2 `2 j& x% T8 c1 s' Q
刚才我百度了渗碳词条,
/ A% C' h/ X% k; _9 S! N: P7 R: P! r5 W
据百度百科介绍,20crmnti ,的渗透性很好,最大渗碳深度可达2,所以不妨规定深度在1.4-1.8,不过按楼上朋友介绍,渗碳层可能表面最硬,磨削余量还是少点好
& q9 u9 `1 S' W& r# u$ 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0 09: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渗碳前能增加粗磨会更好,精磨余量单面0.15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2 08: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可以把精磨余量改为。0.10--0.15mm.可是弯曲、变型怎么解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5-3 21:48 , Processed in 0.061486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