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8-18 23: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鹰 发表于 2014-8-16 07:36 3 Q% W4 w' n2 H4 t
关于大赛,楼主和我聊过,社区其它能量不高,但可以在广大社友中传播。可否请楼主列举几条事情,包括请大家 ...
$ I* o7 |2 L3 [. `7 m/ `* q! z1. 问题首先出现在其影响力上,这种比赛最早是日本NHK开始推广到亚广联的,需要借助电视台来推广。就社区这几天的反应看,看来大家真的都不知道。没有影响力,国内名校纷纷退出,有的是没好好玩,丢人了,面子上挂不住退出的,如清华;有的则是觉得没影响力没劲退出的,如浙大。没有名校的介入,可以想象其影响力会进一步退化,可以想象最后的结果。# ?$ ~* G& L6 P) Z# s4 D% T2 w) m
2. 投入产出比不理想。这项比赛如果要玩好,一次投入得数十万,至今最廉价的冠军应该也在15万以上。投入这么多,冠军只有一个,即便是4强8强什么的,对一些好学校真没神马诱惑力。所以现在很多学校都喜欢玩飞思卡尔,玩各种挑战杯。这些赛事,投入相同个经费,可以拿回一批全国金银铜奖。这就和体育一样,中国人喜欢玩小球,光乒乓和羽毛球可以轻松玩回来10块金牌,足球11个人拼了老命才弄回来1金牌,所以大家都不爱玩。而就是这个比赛,每年规则在变的比赛,没法作弊,要知道,北航自己有个“冯如杯”,他们的学生自己都会说,“把去年的项目名目改改,重新参赛,明年照样拿奖……”
# x6 G( k7 s U3. 比赛门槛确实要高一些,学生面临的诱惑太多。这个比赛要玩,难度不大,要玩出水平,玩出成绩,机电结合,团队协作,则有一定难度。能够夺冠的队伍通常都有长年的技术积累。在电视前可以表现出明显的差距,兼职是体育特长生和残疾人比赛跑的区别。现在很多其他比赛可以拿学分,比如飞思卡尔,憋两个月,硬件舍得花钱,很容易拿全国冠军。大家都喜欢过去玩,事实上未来靠单打独斗的公司,真的没有。但不是所有人都明白团队培养一年出来的人要比自己小团队憋两个月的要强。
1 n& ?9 D9 ~, [& b- n0 V4 f. u, M0 _: y" ]& ~
这些问题,团的介入可以维持比赛在学校内的影响力,但和国际脱轨,本身影响力就差好多。说到底,首先还是要从影响力上下手的。说动央视的事情需要庙堂之高的神仙,而社区可以做的,让更多人知道这个比赛。让公司知道,至少可以提供就业的岗位,再让学生知道,可以看到实实在在的“就业有未来”。
# l: H! `7 b9 m) y ?. \1 H# c1 D; X+ p, {% g) z8 Y d" |
上次和师兄商量过,首先是不是可以网站相互链接?9 J, ^3 H0 J( U. x# e# N2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