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161|回复: 13

加工不良,请社区大侠帮忙分析,拜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4 13: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机械X_Man 于 2014-7-24 13:54 编辑
) t3 t: `  ^7 E: f$ f
  z/ |' ~" k- x" V气缸活塞孔内径,规格30.8±0.006.客户那发现活塞压进去的时候,比较紧,无法放入,上端部分能顺利进去,中下半截就卡住了。
) _, a2 H8 b. u- K产品图片如下图:
5 K/ M! K3 d! ~1 ^/ G4 b
. b, o) r- o% h, ~0 a% w/ Q7 W. D9 b) d
客户那边实测:30.7680-30.8009(反应我们的产品孔径偏小,小了最大的有0.026mm); J/ C) F% g" ]% }7 ^
我们家里控制是用气动量仪控制,量规从上到下,有三个孔位,分别测一个孔径上,中,下三段的直径。如下图2 v# O9 i* _5 e3 W1 }

) ^- b" x# |8 [- e& i
: {. s1 q! H2 |1 ]8 t6 W5 [" G) s3 \
8 g/ v" |: ~" s4 Z& J: @客户把不良件寄给我们,我们自己也测量了一下,发现七个孔里面有三个孔尺寸好的,四个孔超差偏下限(孔上端直径OK,中下半段偏下限,与客户描述现象一致);而且四个孔其中两个量规完全放不进去。
% r( g4 g  P( M3 Y5 l# F1 {( L! m, ?/ \+ a7 f8 a6 G% `  K2 i
怀疑孔有变形,然后去三坐标扫描这两个孔的圆度,如下图(圆孔发生变形), M" x6 h: ^3 D& ?, |
* `3 X- v; d$ c4 U/ x2 n

( s- y2 t, ^8 R5 Q9 w现象基本描述完毕,然后就开始分析原因。/ |+ V4 O; t% `6 o1 U0 u7 y! H; m
1。大家首先排除机加工原因,因为七个孔里面有三个是好的,而且这么高的精度,不可能超差如此之多。
6 y. q  `; G+ W' @2。机台检验员,是100%检查此孔的,应该不会有不良流出。
0 `# x' d4 e6 h( Q- \6 ]# @2 _3。昨天下午已经开始按照客户的要求,返工检测仓库的库存,检查200多件,现象是有三十多个超上限,也就几个μ,天这么热,仓库又没空调,觉得此现象没有问题。在生产的产品没有类似风险。4 t+ D& B$ Q! u' i. L
4.今天一大早,客户又寄过来五个不良件,现在凑齐六个,自己又分析整理了一下:(我们一共有三条生产线做这产品,都是双工位)  h% f$ U5 |- r  {& |8 W. }
    4.1 发生机台线号:一件不良是1线的,二件不良是2线的,三件不良是3线的。2线的两件都是右工位,3线的三件,两件左工位,一件右工位。
7 |+ T; Q% P; F, O0 R/ V( t    4.2 发生时间追溯:2线的两件,发生在同一天不同的班次;3线的三件,发生在同一天的同一个班次。% L1 P2 X# g( w% ~' v5 ^& G6 \
    4.3发生塞不进的孔,位置比较固定,就是在销钉定位旁边的一个孔。
4 L. m# ^# N2 ?$ }8 F0 M0 s4 F. P6 S( I0 a! ?* y
现在质量部门初定,产品周转碰撞或者掉地发生变形,造成此现象。
3 c* R* t: _6 c3 T0 m, ~3 H    哎,我感觉我说了一堆废话,想找点规律,但是没有找到。所以还请社区大侠,从工艺上分析,有没有可能性造成这个问题。
( e' d" ]( O  E    我不是很信服周转时挤碰撞或者掉地变形的一些列原因,一方面我们的出货包装都是蛋卡分隔开,一方面变形的孔比较固定,再说你不变形的孔也确实是偏下限的,也有可能是孔偏下限,客户装配时(七个活塞整体装配)卡住挤压变形。数量目前大概已经有20个左右了。是什么原因导致七个孔状态不一样,什么原因又导致每一个孔从上到下又不一样?
4 K" B# y  K& M( K" g7 `) C7 ~9 u  t9 ^, c! h
$ i8 |  b: l  ~9 y

9 _. ?$ W" c/ f6 g7 S; d* ]6 Y9 x1 U1 U% {

- _9 T/ w0 Z  R
( M2 Q5 K, J- M- b. L3 Q( G( H
; q  K: T  i$ {) q$ U5 c! [' \
8 t8 m+ {) k8 c$ F  x3 d4 r- n- x; n7 |: z4 d8 e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4 13:5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wzsh 于 2014-7-24 14:22 编辑
2 N! R( I7 r' k8 T) D* {. l" [7 V! n5 C
既然是位置固定,那么就可以否定碰撞或掉地上造成。* |1 H! X) q) |+ T; l, [

1 m# Z# E1 k; L  R有规律的异常,一般都是加工过程中的装夹等异常造成。你也可以检查一下内孔凹进去那个面,是不是刚好是装夹位置。
8 o+ ]4 C# d4 ?/ T2 r3 S9 m
  n8 U3 ~8 A) ?4 e3 p如果加工过程中找不到原因,也要到客户那里看看,客户自己使用不当也很有可能的。2 K3 d- l6 m4 R4 @# T# |1 x

& r3 `' T3 l. q% `( _' t: \+ I

点评

恩,需要再去仔细看看,哎,真是头大啊!  发表于 2014-7-24 14: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4 14: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都出来分析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4 15: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得让弟兄们知道你的材质,和材质各个点的检测 硬度,还有你的加工工艺,别人才好帮你分析啊

点评

铝件易变形,你的要求高,看图壁厚也不是很大,3工序后有没有时效工序?治具装夹是液压中间孔吗?时效后可考虑再精铣下面的定位面,再精镗留量后绗磨+滚压  发表于 2014-7-25 12:56
硬度之前做过检测,布式60-70吧,正常的!加工工艺:这个孔是在第三工序先粗,然后第四个工序专门而且只精加工这个孔,余量单边15丝  发表于 2014-7-24 16: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4 15: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将夹具也弄出来看看,看看大侠怎么说。
7 x1 m6 X8 I( R9 N5 v机台检验员,是100%检查此孔的,应该不会有不良流出。(这还是你自己亲自去确认吧)
7 c2 {  }# [( l+ v! j% T
0 n, S7 m2 g2 B

点评

是的,所以肯定是流出机加工后发生的变形!要不然怎么有的孔是好的,有的孔却塞都塞不进去?夹具也基本排除!我以前都没有这问题,怎么可能在一个时间段,我的三条线夹具同时出问题?没有可能!  发表于 2014-7-24 16: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4 15: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机加工原因不一定能排除。另外,这个件是铝件吗?精度很高,检测时的温度对孔径会有影响的,可以做个试验看看,加工后在现场检测,然后存放一段时间再测。9 h' |; a( l- Z) `" Y. q
这个尺寸你们现场有SPC 控制吗?

点评

铝合金件。我们现场气动量仪全检控制。  发表于 2014-7-24 16: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4 16: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天先去第三方仓库,再去客户装配现场调查。内部暂时真的是找不到任何关于机加工问题,或者物品周转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4 18: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装卡?还是看看夹具再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4 18: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1、机加工后还有后续处理没有?2 C9 E. x0 g6 D4 g; O& I0 z
2、检验员监测零件尺寸条件是否符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4 19:3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动量仪,与客户的测量系统,需要做 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5-1 16:21 , Processed in 0.06524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