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机械X_Man 于 2014-7-24 13:54 编辑
) t3 t: ` ^7 E: f$ f
z/ |' ~" k- x" V气缸活塞孔内径,规格30.8±0.006.客户那发现活塞压进去的时候,比较紧,无法放入,上端部分能顺利进去,中下半截就卡住了。
) _, a2 H8 b. u- K产品图片如下图:
5 K/ M! K3 d! ~1 ^/ G4 b
. b, o) r- o% h, ~0 a% w/ Q7 W. D9 b) d
客户那边实测:30.7680-30.8009(反应我们的产品孔径偏小,小了最大的有0.026mm); J/ C) F% g" ]% }7 ^
我们家里控制是用气动量仪控制,量规从上到下,有三个孔位,分别测一个孔径上,中,下三段的直径。如下图2 v# O9 i* _5 e3 W1 }
) ^- b" x# |8 [- e& i
: {. s1 q! H2 |1 ]8 t6 W5 [" G) s3 \
8 g/ v" |: ~" s4 Z& J: @客户把不良件寄给我们,我们自己也测量了一下,发现七个孔里面有三个孔尺寸好的,四个孔超差偏下限(孔上端直径OK,中下半段偏下限,与客户描述现象一致);而且四个孔其中两个量规完全放不进去。
% r( g4 g P( M3 Y5 l# F1 {( L! m, ?/ \+ a7 f8 a6 G% ` K2 i
怀疑孔有变形,然后去三坐标扫描这两个孔的圆度,如下图(圆孔发生变形), M" x6 h: ^3 D& ?, |
* `3 X- v; d$ c4 U/ x2 n
( s- y2 t, ^8 R5 Q9 w现象基本描述完毕,然后就开始分析原因。/ |+ V4 O; t% `6 o1 U0 u7 y! H; m
1。大家首先排除机加工原因,因为七个孔里面有三个是好的,而且这么高的精度,不可能超差如此之多。
6 y. q `; G+ W' @2。机台检验员,是100%检查此孔的,应该不会有不良流出。
0 `# x' d4 e6 h( Q- \6 ]# @2 _3。昨天下午已经开始按照客户的要求,返工检测仓库的库存,检查200多件,现象是有三十多个超上限,也就几个μ,天这么热,仓库又没空调,觉得此现象没有问题。在生产的产品没有类似风险。4 t+ D& B$ Q! u' i. L
4.今天一大早,客户又寄过来五个不良件,现在凑齐六个,自己又分析整理了一下:(我们一共有三条生产线做这产品,都是双工位) h% f$ U5 |- r {& |8 W. }
4.1 发生机台线号:一件不良是1线的,二件不良是2线的,三件不良是3线的。2线的两件都是右工位,3线的三件,两件左工位,一件右工位。
7 |+ T; Q% P; F, O0 R/ V( t 4.2 发生时间追溯:2线的两件,发生在同一天不同的班次;3线的三件,发生在同一天的同一个班次。% L1 P2 X# g( w% ~' v5 ^& G6 \
4.3发生塞不进的孔,位置比较固定,就是在销钉定位旁边的一个孔。
4 L. m# ^# N2 ?$ }8 F0 M0 s4 F. P6 S( I0 a! ?* y
现在质量部门初定,产品周转碰撞或者掉地发生变形,造成此现象。
3 c* R* t: _6 c3 T0 m, ~3 H 哎,我感觉我说了一堆废话,想找点规律,但是没有找到。所以还请社区大侠,从工艺上分析,有没有可能性造成这个问题。
( e' d" ]( O E 我不是很信服周转时挤碰撞或者掉地变形的一些列原因,一方面我们的出货包装都是蛋卡分隔开,一方面变形的孔比较固定,再说你不变形的孔也确实是偏下限的,也有可能是孔偏下限,客户装配时(七个活塞整体装配)卡住挤压变形。数量目前大概已经有20个左右了。是什么原因导致七个孔状态不一样,什么原因又导致每一个孔从上到下又不一样?
4 K" B# y K& M( K" g7 `) C7 ~9 u t9 ^, c! h
$ i8 | b: l ~9 y
9 _. ?$ W" c/ f6 g7 S; d* ]6 Y9 x1 U1 U% {
- _9 T/ w0 Z R
( M2 Q5 K, J- M- b. L3 Q( G( H
; q K: T i$ {) q$ U5 c! [' \
8 t8 m+ {) k8 c$ F x3 d4 r- n- x; n7 |: z4 d8 e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