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鹰问大伙,在一个不好的平台上,怎么成长。
9 ?) j2 x3 O, Y3 C4 S& X, u \/ N
' v# t1 r3 ^: t我的回答,根本不能成长,而且会养成一大堆坏习惯,大企业真给机会的时候,根本抓不住。
7 q3 _$ s) J: P" P! B5 Y, @- Z4 C1 n7 e
如果是多年在大企业浸淫的成手工程师,到了差劲小微企业,兴许有翻盘的能力,把自己在大企业学到的正规流程应用下去,然而一个毕业生要是到了不好的平台上,如果老老实实干三年,绝对坑一辈子。8 @9 A1 I$ ]1 m$ d/ t
) K8 I" f% X8 r" c! }举个例子,图纸上有形位公差,咱老老实实标了,合不合适,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因为车间根本没有质检,全靠技工自己把握,等装配时才会发现合不合适,到时候再改。时间长了,你就会觉得,我标公差的意义在哪呢,啊。5 k' j7 Z% A8 Z; A' p
( p6 F4 O; D: S y( h! K* e9 h再举一个例子,正式的图纸图框,标题栏一应俱全,但那是因为大企业有标准化人员,专门审这个,小微企业没这个,你不画图框都没人管你,你标题栏什么格式随你便,而且麻烦的是,本来图纸上的零件数量在标题栏上是有一栏的,X/台,但结果呢,你写上了,工人没看到,最后达到一致,在零件图中写明几件,为什么,因为工人从来不看标题栏,人家只看零件图上的尺寸。
s( E m/ c1 `# A6 c/ C, i
) y h5 p& |0 e再举一个例子,出图时是先出装配图还是先出零件图,正规流程肯定是先出装配图,因为零件的存在价值就是它是装配的一部分,它的功能,它的尺寸都由装配决定,不可能脱离装配去单独设计零件的,可车间说了,我们只关心加工零件,先把零件图给我,我好下料,装配图等要装配时再出,这简直是乱弹琴。
5 F- E# M( H4 q4 k9 I$ Z( \ h+ }7 j. {8 s; E5 s0 s$ N0 k
再举一个例子,装配有等级的,总成,部装,小装配再装配成大装配,最后总装,所以零件图上的标题栏应该有所属部装一栏,这样装配时,装配工可以一边看零件图,一边整理零件,先装哪个,后装哪个,哪个跟哪个是部装,部装后再总装。可现实是呢,装配工根本看不懂图纸,图纸上的什么剖视,局部剖,左视右视,明细表啊,人家眼花了,得设计人员亲自到现场,告诉哪哪是装配在一起的,哪哪哪是部装跟部装在一起的。时间长了,你会觉得我这么正规画图,正规作标题栏有什么用呢,而且还费时间,没人理解,别人只会说,怎么出图这么慢啊。( l9 j7 @( ]' I* X
1 S/ t0 D9 \+ A& E
最后再举一个例子,零件图上的零件数量是基于装配图的,上面时标明是每台多少件,就是每个设备上有多少多少零件,至于你做多少设备,那是你生产的事,你生产自己统计,但生产说了,我没那时间去统计,我就是直接拿零件图去下料,给工人去加工,工人就是看着零件图上的数量加工,所以那上面的数量就应该是实际数量。那设备数量也不是固定的呢,车间说了,好办,改啊,现在都电脑出图,改个数,重新打印不就结了。- r8 L* p7 V% k y' ^4 z
3 K0 r0 Z8 c4 K# M9 B什么玩意,就这玩意,这就是国内小微企业的现状,无审查,无标准化,无工艺,无计划,无质检,无流程,无高人,无流程,无无无无无无,你要说招人正规化,我操,那老板不得多花钱呢,正规又怎么的,不正规又怎么的。4 w3 ~8 x: \, I
% V- Z4 W# G; g+ U
在这种企业呆三年,那根本长不成工程师,野路子学一大堆,能登的了大雅之堂吗,这一辈子不就废了吗。2 J. C$ M1 Q3 _1 P# c% P4 w) L
- C6 x2 h7 C7 i: w. |& f好了,有人说要是成手呢,成手又怎么样,你搞正规化,不得花钱吗,不得从外雇人吗,设计周期,生产周期就得延长,老板理解吗,销售理解吗,生产理解吗,别人会觉得你没事找事,多此一举。时间长了,规范的成手也被带坏了。4 _) b4 x x! a
* l9 ~7 t' q' X: ^6 _6 c6 K7 U2 o* M8 r2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