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人家跟俺谈起‘教育’的问题,说,国内的教育到底缺啥?怎么人到了米国教育一些年就跟国内完全不同了呢?
& N: r# O% Y) j; h& U) P: U
+ q. c" c& g; a- @0 z 你一定觉得有趣吧,但事实也是如此,其实俺是没有米国教育背景的,一点都没有,当年对鬼子说,也是‘中国的白扯啦’,哈哈,
2 V7 ?1 X4 K k' ^- b1 s4 l* u7 X5 P9 ^7 \$ @6 L+ T
匹兹堡大学晚上有免费的英语课,俺也没有去过,但去匹大里面溜达过,你说人生没有遗憾吗?其实是有的,直到今天,俺其实也还羡慕许多留学生,羡慕俺们那个时代的,也羡慕当代的家伙,以前与现在不能比,那时要参加全国选拔赛,比如张博士是全国20强里面的家伙,俺自然不会有那个能力,连‘唐博士’都完全没有那个能力,假如你不信,你去问他,让他再考10年,也没戏,哈哈,
) D- G8 ~$ u5 P! ^( @7 S$ Y% A6 H8 X' ?: Q- q7 ?' L
米国是一种激励教育,小丫头连垒球棍都拖不动的时候,大人把球棒放在小丫头的肩上扛着,把球在棒子上面‘蹭’一下,大喊‘够,够!’,小丫头就丢了棒子,踉踉跄跄地奔跑起来,人就是这么长大的,2 F( N [: S( m
2 `" t$ y" E) E
大人会教育孩子,你以后会成为‘迈克尔乔丹’的,孩子自然就懂得,他现在还不是乔丹,努力以后也许可以做乔丹,
9 e9 Y4 K9 L4 N$ r1 o1 l1 R5 b
- X9 x) Z: ~8 w) W' p" K3 P 国人的家庭,多数不是这么教育的,大人会说,乔丹有啥不得了的?不就一个打球的?孩子就觉得,做不做乔丹没啥,但事实是你只有做了乔丹,才能有乔丹的收入,这个,中国父母没有给孩子强调,他们几乎很少教育孩子要自己努力,这样的大人很少,/ K& l1 e$ }& f# }; z8 I
: }! u1 l8 n2 I9 ~3 L% o
国人为啥没有创造力?就是从懂事儿开始,没有啥大目标,也没有榜样,也看不上谁,谁都无所谓,认为谁也没有啥不得了的,就这么长大,但事实是你长大了,外国人的同龄家伙就是比你强,面对这个事实,长大了的孩子无比沮丧,但来不及了,
) I. b) b1 _/ e% i/ {8 C& e; d5 ~& V8 _
西方,教育大众‘人生而平等’,讲的是人本方面的,在现实生活中,强调人的能力有差距,你努力,就可以完全平等,大家也会接受薪水方面的差距,心里障碍不大,% h& s+ n3 M7 F% R5 \/ ?
1 K1 g5 w' K& p7 s) D! @3 B 国人,生下来是强调‘身份不平等’的,而在这个前提下,又强调‘生活与收入是可以平等的’,这样,几十年的教育下来,内心是扭曲的,他会认为生活本身是该平等的,收入是该平等的,干不干什么无所谓的,但这在什么时代也是不可能的,60年代,也有月薪480的教授,
$ P* U; T$ x2 B
4 M0 V: m& ~, `0 f! G% U( \# } 人的这种教化,一定要小时候完成,等长大了,就来不及了,问题就再此,没有创新能力,就无法玩新东西,没有新东西,就没有钱,而当钱做为生活地目标的时候,没有这东西又不行,- `1 r$ x& \1 e" F
, }4 O- {) o$ E3 M 于是,追逐金钱,而缺乏能力,又不肯承认这个,内心就非常痛苦,国人的痛苦就在此,! n0 Q6 Q: F" [5 c# Y6 i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