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碰到个案例,拿来大家探讨下:
7 G# Z& B! W" k0 W1 o$ L6 K6 K+ w+ _/ I
某公司要用经济型数控车床加工一个薄壁件的1.6粗糙度的内孔,之前找的都是一家世界顶级(客户原话,说明改刀具洗脑技术真是不赖)的刀具商的工程师,分批来了好几个,换过不少刀片来试过。就是最多只有1.8~2.0.但客户这个活是出口的,来不得半点马虎(妈的,好像国内就是可以马虎)。所以找到我们公司,我去现场一看床子上的刀,就立马让他给换了,从旁边一柜子旧刀杆里找了一把感觉能凑合的,换个他们公司现有的刀片,让操作师傅按我的参数试切。车了两个,检测下来1.0~1.2。' F; {' I) Z- A* z$ J4 l7 F# B% F
9 G3 _3 }) P m' K: n8 q 稍后,一伙人到办公室聊天,我就说道:其实刀具在你们客户眼里的“好坏”更多的取决于现场的应用工程师,和刀具厂商本身的高低差别不大,所以不要老是要找A公司。要找能帮你们解决问题的公司,比如我们。哈哈。
4 |. M; a) K3 `, z# b5 g
8 C3 [% z! ]- K5 w, A) ? 把这个话题引申开来:用X比作刀具商的整体分数,Y比作该刀具在用户处体现的分数,那么就有一个系数η,这个系数就是应用工程师的技术水平的高度。
% o, K, g( E- {& d3 e" y& c1 Y& a7 A
建个式子:Y=η*X,可以看出,Y值的高低,不仅仅取决于X,还取决于η。尤其当目前世界知名刀具之间的整体差异不是很大的时候,这个时候Y几乎就取决于η。其实我碰到不止一次类似的例子了。很多其实就是选型时候根本没选好,造成了客户眼里,A品牌就是不如B品牌。其实是A品牌的应用工程师不给力,η系数太低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