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扫街

理科状元流浪街头毕业四年未找到工作——高分低能惹的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12 15: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们学校自以为牛逼的大有人在,以为自己高考牛逼了人生就辉煌了。什么扯淡逻辑。大学及以上才是真正的知识,高中那些算求啥?这文章也反映中国那帮古板迂腐的家伙们的教育观。悲哀啊
发表于 2014-2-12 22: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新闻我也看过,现在的多数大学生,说起来是在读书,但多数时间都是在网吧或是窝在寝室打游戏,到毕业挂科也就见怪不怪了。有的在毕业时在网上寻找枪手代替其写毕业论文的。这样的学生走出校门找工作肯定是眼高手低。
发表于 2014-2-12 23: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进大学时都觉得很神圣,进入后和离开大学后同样大批的落为俯首的打工仔,还要去适从‘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的环境。" {' J: i1 ^, s$ Z
  / f! s; v+ z+ X0 N4 J3 G
  照成这样的原因,一方面是7点钟和小学教材宣扬的美好画面,另一方面是不可否认的现实之烂
发表于 2014-2-13 11: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我感觉还是小时候的人生引导问题,现在的教育对价值没说,对成就就是成绩单,对生命就是你以后目标要成为什么——扯淡(让一个对着空想的世界说要什么)。做个好孩子的学生总有一天要有迷茫的一天——就是他再回身思考的时候或看到真实世界的时候,迷茫、回避、不理解、不放弃、纠结、不能接受,四年乃至更长的青春是不菲的代价(尚不包括心理上失去的自信,就像中国式合伙人里那个人佩佩而谈变的上不了讲台)。这与智商无关,与社会、教育、家庭有关。——青春年少过,迷茫过,就对了。希望他能从新竖立人生观。
发表于 2014-2-13 16: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大好青葱啊
发表于 2014-2-14 19: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中国应试教育的“产物”3 X$ o; w* z7 d; A5 S) H4 v' v+ u) ~
6 q/ N; U! H# c% Q
他现在最需要的是心理辅导,做一个正常的人
发表于 2014-2-15 11: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记得之前看了个招聘要求有逆商,哈哈,逆商不够!其实人生就是马拉松,平平安安的跑完就很不容易了!
发表于 2014-2-15 12: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这个说法比较靠谱:/ G! V2 K% e2 ?0 [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毕业生的逐年增加,而社会就业岗位数量难以同步增长,出现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在所难免,学校不可能对此负完全责任。至于毕业后沉迷网游,更与学校没有直接关系。高考“状元”出新闻,往往不是学校教育的问题,而是我们的社会发“高烧”了。
8 }; r; p' U. a% `; P
- a. l- V; D# M: B: W4 K  那么刘宁现象的症结何在?它仅仅是个案,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吗?不,恰恰相反,正是在这一个案身上,典型地折射出了我们时代的精神氛围:人生意义的迷失,心灵的贫乏,灵魂的饥渴。这是时代的大问题,也是教育难以面对的大挑战。据报道,刘宁之所以大学毕业后流浪街头,固然有不适应社会、没有做好脚踏实地努力工作的准备等原因,但在他自己看来,关键是没有找到人生的意义,“让我像大多数人一样,找个工作结婚生子、挣钱养家,我觉得很无聊很没意思”。这就是问题所在:在普罗大众的生活模式中,他没有发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对此他是不愿也不能接受的;可是他又没有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有意义的生活道路,便在精神上迷失了。流浪街头、沉迷网游只不过是他对无意义生活的一种消极反抗或逃避。  W" Z3 K/ t  ^
6 H0 z, V3 ]& q
  刘宁现象是典型的时代精神症候。几十年来,我们的国家、社会一直在经济、物质的路上狂奔,许多人早已成了物质主义者。精神被悬置,心灵被漠视,灵魂被放逐,物质的享受成了人生的一切。“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刘宁现象虽属个案,但迟早会有更多的人像他一样发问:人人如此,便对吗?工作是为了生活,但生活不是为了工作,我们是否反问过自己职业(工作)的意义何在?刘宁的迷惘归结起来就是一个问题:精神生活在人生中应占何种地位、何种分量。这是我们时代必须面临和深入思考的急迫问题。  h4 J' {9 B/ x5 G3 K( t

$ u: |, {' \; v8 v7 s/ m$ _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刘宁的报道,都在渲染他考试“状元”的身份、流浪街头的不懂事,就是没有人关心他精神上的困惑。如果我们对他人的关注,还是只津津乐道于其外表、地位、身份、身价等外在的东西,而对其心灵世界视而不见,那么今后将会造就更多的精神流浪者。是时候了,我们的社会和学校教育,都应该学会追问:人为什么活着?有钱有面包就是有尊严的生活吗?并由此深入年轻人的内心世界,与他们一道去寻找活着的依据。(赖配根 作者系中国教育报刊社新闻研究中心主任)
5 V8 P" N- E3 O/ P5 s
+ @5 o! [8 O. B6 G$ D
发表于 2014-2-16 10: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的优秀都是历史啊,不可话当年
发表于 2014-2-16 11: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不考理科状元说不定还好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7-6 14:52 , Processed in 0.077192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