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314|回复: 17

乱想之数学公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6 22: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车间闹罢工,无聊看了会数学手册,看到了这些公式,同时也简单证明了一下,有个疑问就是其中的1和3不用假设可以证明吗?请问一下1到n的平方和和立方和是怎么推到出来公式的呢?第一个说出这个公式来的人是怎么弄出来的呢?是不断地假设和验证还是数学推导出来的呢?+ \& B4 [+ e* Y! I: E# B. ~& s
大侠们一起说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老鹰 + 30 好学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6 23: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数项级数一般是有观察总结,利用已知求和公式变形运算,数学归纳法,递推等;函数项级数有逐项积分求和法,比较好用+ E* {0 d6 P' e, p/ H& d, T
1 s0 M+ V+ a$ {7 W+ C% g* k
16,17世纪这玩意还真心是靠经验总结的,也有小部分是推导的,比如1+2+...+n+...,高斯的做法就是逆序排列,求和7 D3 a% o+ o' M! W8 k  A
; c: @3 I% s8 _: L
另外,这玩意请找高等数学中的级数章节
发表于 2014-1-6 23: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起来好像挺高深的,感觉研究这些搞到最后我也糊涂了。比如1+1为什么等2?是怎样用数学证明出来的,那些所谓的理论最后归根究底是不是本身就是从人们已经认知了1+1等于2的事实所建立的世界上产生的。很多东西似乎都是先存在,然后人们再去证明它的正确性,也许你那公式最初的提出者本身就是基于一种经验总结。
发表于 2014-1-7 01: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erowing 于 2014-1-7 01:44 编辑
7 t9 t/ P4 J+ a" X* _( u. l, G3 ?$ B7 N# M0 s
楼主好有兴致啊。# C9 o% J* U  c0 e& M5 f

点评

玩玩!权当是无聊看看!  发表于 2014-1-12 10:54
发表于 2014-1-7 08: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譬如朝露 发表于 2014-1-6 23:57 - x1 h; N* t# d3 o! c9 d
看起来好像挺高深的,感觉研究这些搞到最后我也糊涂了。比如1+1为什么等2?是怎样用数学证明出来的,那些所 ...
# V- W' J' T$ n
在勒贝格测度下,规定了1+1=2,所以是一个定义;至于什么是勒贝格测度,三言两语很难讲清,我只能说,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度量,比如长度,面积,体积等,都是在勒贝格测度下的,你只要认为他是一个约定俗成就可以;* m5 a  s# u+ y# d' B1 F9 N6 |6 R

, @8 R1 \+ A; k, n5 N, l你要说1+1=3,并无不可,你只需规定新的度量即可,当然,在向别人说1+1=3的时候,你得在旁边注明,这是在XXX测度之下1 \1 U, Q6 V, [0 h% F# a

9 _, _( i- `. Y8 R* ~' p勒贝格测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定义在平坦空间上的,如果是弯曲空间,1+1=3未尝不可,当然这就是其他测度了
7 z$ c# L  E; K0 c1 ^. ~

点评

前辈看的好深啊,刚刚还去查了一下前辈说的巴拿赫分球定理,有点深奥,期待以后能看懂...  发表于 2014-1-7 12:23
当初我看到巴拿赫分球定理后,我已经开始怀疑这个世界的本质了。数学搞到最后,真的很诡异。  发表于 2014-1-7 11:43
多谢前辈指点!数学分析是自学的,因为有高数的基础。实变确实有些难,就算是锻炼脑细胞了,不过感觉确实很有意思~  发表于 2014-1-7 11:40
高等数学 -> 数学分析 -> 测度论 -> 实变函数论 -> 泛函分析;数学分析是个坎,如果数学分析不能理解,你的数学生涯就到高等数学为止了,不过懂高等数学已经能解决绝大部分问题了,非数学专业没有必要继续下   发表于 2014-1-7 11:34
想问一下前辈,测度论方面自学的话,需要哪些数学基础呢,觉得这个很神奇  发表于 2014-1-7 10:52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茉莉素馨 +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7 08: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就存过这两张图,一直没机会发,呵呵,等到了。
' L- ?8 v1 e( w; D9 M9 x% J! l  v
, L2 _  `+ n1 }! V( ?9 p
+ j5 R9 Z# N9 _. V
, p8 z$ U4 D( I3 h# ]
1 o; r) y# a/ a% c# w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点评

很不错,很搞笑形象的两幅画!  发表于 2014-1-7 18:35
何患无辞  发表于 2014-1-7 08:28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angel1399793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7 08: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题是初三学生就能做的,不用高深的理论!
发表于 2014-1-7 10: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好心情!!!!呵呵!!!!!
发表于 2014-1-7 11: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高中的数学吧
发表于 2014-1-7 12: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想知道罢工的原因,及结果

点评

公司的一些制度更改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发表于 2014-1-12 10:56
呵呵。。我也想知道  发表于 2014-1-7 12:2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7-12 22:57 , Processed in 0.07661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