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301|回复: 27

再谈现场管理,上次还有认为我的观点不现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3 14: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次的贴中(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44568)有板油觉得我的很多观点不现实,在小企业中的可操作性不强。此言差矣,难道加强管理就意味着要请很多人去管?这个观念估计不少人有,但是很抱歉,这个观念是狭隘的。因为加强管理并不意味着需要增加很多人受,而是要转变观念!企业不论大小都会有管理人员,条件是现成的。只是需要改变下管理人员的观念,要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追踪的意识,不能疏忽大意,放任不管。好比5S,除非干活的人素质太差,否则有人带领的话,很多人都能接受搞好5S的。毕竟在一个干净整洁的现场干活总要来的舒服些。关键是管理人员要有打持久战的意识,等到哪天操作人员自己能自觉搞5S了,那也就功德圆满了。如果管理人员自己都没有5S的意识和概念,上行下效,操作人员当然懒得多一事咯。/ I: A# P( B; {! T$ ^

( E* F0 E; O3 b- w3 ^+ S       管理人员在现场,一定要有挑剔的眼光去发现问题。这是管理人员存在的意义之一。有你没你没差别,老板为毛要花钱请你?怎样发现问题,就要有追求完美的偏执狂的精神和纠缠到底的功夫。比如某生产线的产量一直都达不到计划产量,如果管理人员不追究,那么永远是这样低效率下去。我们换个偏执狂死缠烂打:
: c7 F+ |" o( Q
$ ?! V8 j2 |$ h7 t2 z       Q:为什么产量完不成?6 q) m% \! M9 ~( c4 z! v
       可能有如下回答:1)工件太重不好装夹8 U! K4 b5 E' N5 x( N: j3 g5 D% L
                                   2)这台设备就是没有别的好用,就这速度
3 W4 @) y0 H# q( f% e1 X+ N                                   3)需要测量的地方太多,根本忙不过来& j: s) c; s5 s8 x- \$ X' @# s0 l
                                   4)某些重要尺寸不稳定,经常要修整。0 x( e2 T3 i! P$ }/ i
                                   5)我就是这个效率,提高不了了。
' F! |" [( G6 K6 N. M+ V
: `5 Y4 Q( [. C( \) x2 P% p      好,针对这些回答,我们一一攻破之:/ N3 I) g9 r- P* J

. ]6 H1 t: d4 C/ e& i8 A3 L
       1) 修改工装,添置辅助设备,帮助工人上下料,改善相关不合理因素。
0 T; e7 B/ {- j% E
       2) 让设备维修的(或者找厂家)来确认下设备的状况,该修理就修理,修理完后一定要注意日常维护保养。

$ Q2 ?' H+ v' X! p1 ~
       3) 分析那些需要测量的尺寸,确认那些是必须的,那些是重复测量。去掉重复测量的地方。比如同一把刀具加工的几个外径,一般我们只需确认公差最小的那个地方就可以了。另外,尽量使用量规方便检验。在线自检重要的不是要记录某个尺寸,而是要确认该尺寸是否合格。所以与其每次用量具测量出尺寸,不如用量规快速确认尺寸是否在极限范围内,定时才用量具测量尺寸。这样可以节省操作人员的时间,节省工作量。
# {% B& k0 u, W/ X& ^* V! o0 L
       4) 针对不稳定尺寸评估工艺能力,如果确实是工艺能力不足的,根据情况调整,要么换线要么降低产量。(尽量换能满足工艺能力的线生产)

2 E0 K. i, i4 N' j
       5) 最重要的是这点,如果操作人员对管理人员说出这样的理由的话,那说明这个工厂的问题比较严重了,至少对现场基层人员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因为除非脑子坏掉的,正常人是不会用这种理由来回答的。这个时候需要管理人员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去确认员工内心的真正想法。当然,十有八九这个问题是管理人员无法解决的。因为大多都是薪资待遇等BOSS才能解决的问题。但是,管理人员可以评估,这个员工是否有这个价值值得公司为其提升(怎么改善薪资是后话,可以直接提也可以变相提,这是BOSS才要解决的)。然后,将评估的结果汇报给BOSS。后续怎么操作就要看BOSS整个全盘考虑了,有可能会动整个公司的薪资架构,也有可能安抚安抚开开空头支票。

3 I" k5 N2 c. t% f' ^* ?, F       所以,管理人员自身一定要有良好的不满足现状的意识。安于现状不是管理人员该有的素养。如果管理人员都是安于现状的,那么就算请再多,也改变不了现场。这也就不难理解管理并不是人多就有用,也就是说要管好现场并不一定需要找很多管理人员,更重要的是管理人员的素养和改善意识。* g! _9 q8 Z' e6 p

: ^+ c9 _" j; R+ G' @, u4 j: y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53 收起 理由
老鹰 + 50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李泽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巴山月色 + 1
631666375 + 1 问题描述清楚,显得很专业!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3 14: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侠这两篇帖子我都收藏了
发表于 2013-12-3 20: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
发表于 2013-12-3 20: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蛮好的其实。。大侠是做啥工作的
发表于 2013-12-3 22: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善、公平的体制才是王道,体制不好,管理人员累死也搞管不好。。。
发表于 2013-12-3 23: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太好了
发表于 2013-12-4 00: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学习!
7 ?4 v" @' t, e; x
发表于 2013-12-4 1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的观点,期待大侠更多的经验分享
发表于 2013-12-5 10: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场管理非常的重要,可以说现在的企业赢利点,很多已经不再是技术(我说的是大多数的代加工的小微型企业),而是降低成本,提高利润附加值,而且绝对大多数都是太多的浪费导致成本上升,所以利润低下。- Z( Y4 q% q9 J+ F
    可以说现在的现场管理非常重要,一个良好的现场管理可以大大降低你的呆滞品量,可以降低你的不合格率,可以提高你的物料周转率,这些都是成本,可惜都是无形成本,所以很多企业主看不到,也就忽视了现场管理
发表于 2013-12-5 10: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7-1 19:34 , Processed in 0.07259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