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746|回复: 13

核心问题是不能做好自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1 17: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闲的时候,翻翻闲书,你会发现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那就是鬼子看国人比国人自己看自己要清晰很多,也说的相当明了,你不佩服都不行,德国人、小鼻子,100年前就写过不少的书籍,专门讲国人的事情,平心而论,比我们自己评价自己要客观,俺读了这些,也没有发现书里有多少歧视的言论,反而是米国有些书写的跟国人很接近,哈哈,有趣吧?0 a" o3 d' y5 N

( H" W0 z/ c4 d* B1 R- ?+ [ 格兰特卸任的时候,米国正式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有点像我们的50年代早期,老格周游世界的时候,到过中国,见了恭王爷和李大人,一聊,发现他们都明白的不得了,据此断定,清国马上就要崛起了,会与米国基本一样的,也许20年、30年后,就是世界的主宰了,但你看同时期的德国书籍,就没有这个描述,德国人就一个观点,那就是中国人大多数是做不好他自己的,其评判依据当然是俺德国的标准,反而德国人评论小鼻子,是小鼻子可以做好自己,0 |+ _& d' m6 S  R4 m! a

+ p' \. y) m1 u 米国与德国,小鼻子又不同,米国有一部分家伙不能做好自己,但另外一部分是‘超额的’,因为超额的家伙忒多,就显不出来那些‘混世者’,所以,总体就表现的非常强悍,
( y  T+ P" C. @: L4 d
9 n; p0 g. M1 y" F  m. F! r, G: o  有人问过俺,是玩大非标好,还是做项目好?俺说都一样,玩大型非标要深厚的技术,玩项目要广博的见识,你随便选一个就可以了,
. R6 L% B1 n: o, w+ H3 |. V7 {% o; k! }  {# {
  有人为什么要舍弃做设备设计而选择做项目?是因为怕累,但你真作项目以后,可能感觉更累,于是他就面临两难的抉择了,& f0 D; n( I) k$ b: f) m
! R8 R8 D% `* x/ J& g
  做设备设计了,也许一个悬臂梁都算不出来,挺着急的,只能想转行去做项目,但做项目了,人家问你一个风机叶片数据,怎么做系统调整?依然还是没辙,  X% B8 u3 V. a0 ^2 S8 q/ a

( h' T/ @" A  w( @& X; D  别看说这些,但做好自己很难的,你玩轴承的,能玩出好轴承吗?不能!你负责项目的,一根大轴断了,你立即去工地,能说清为什么吗?也不能!
( R4 n6 }% A, i; D% a  |
: i* d$ d' H$ [4 ^  你给人家跑腿,尽力了吗?他说:给的钱不够,凭什么我尽力?% A/ }- t# K! ?: B, o4 _

- @' V: o, S  J" o6 H  你给人家做顾问,人家给的银子足够了吧?你说这东西怎么了?他说,我又没有全世界跑过,我怎么知道是怎么坏的?2 X' g1 B" {6 a) c" \
: Q6 L% b/ K' d
  发你一大堆帽子戴上了,要你玩一个东西,你总得玩吧?人家说,禁运那么厉害,我怎么会玩?9 N# \* b# Y2 ^/ l# a8 r- W

2 n- W6 l; P2 O7 x3 N$ H  俺最觉得逗的就是,你玩出东西了,人家也会说,有啥啊?你不得了了,怎么XXX 不接见你,啊哈哈,
" K, r$ C5 e3 R! g  |; h/ W: r5 t: f2 W* Y' _
   玩不好东西,一个设备里的配件乱七八糟,就是这个环节里的大多数家伙,都没有做好他自己,这就是德国人100年前的结论,
# R& d: y* [5 U! v. B6 |5 Q! G. H: a# N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沉没二十年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 17: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oubaomin0620 于 2013-12-1 17:22 编辑 $ s. f$ g8 F0 l% p: c) H  x

" A. i% b5 Y6 e( m) I( k7 p9 p占个座
( _3 X# z1 ?( P$ P- }4 q八爷说的很客观,国人就是对自己不客观,不能深刻的在我身上找问题,前几天我们公司一同事做的设备出现了联轴器开裂,其实精度很好,但是还是开裂了,俺告诉他,说是启动扭矩还有制动扭矩太大,短期频繁启动制动寿命太低,他不听,还归结于联轴器设计有问题,俺当时就无语了,哈哈不客观最后怎么死都不清楚。

点评

设备的转动惯量计算是电机传动选型的基础,这个应该是知道的吧,否则那就真牛了  发表于 2013-12-1 22:34
八爷说的是,没有很好地经验,感觉太不靠谱了  发表于 2013-12-1 18:51
有些东西其实不复杂,自己算一下就知道了,但没有谁愿意做细致的工作,都靠‘感觉’,而实际工作中有总是感觉不对,因为良好的感觉要靠大量的积累,没有积累,哪里有感觉,嘴上说,我感觉,可实际是没感觉  发表于 2013-12-1 18:13
国人就是这么玩死的!很悲催!但也很无奈!就是不能自我剖析  发表于 2013-12-1 18:04
这类问题我见过,问人家,考虑刹车力矩了吗?人家白俺一眼,我考虑那东西干吗,那是电机自身的问题,与机械无关,哈哈,  发表于 2013-12-1 17:47
发表于 2013-12-1 18: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不好自己,也许是没本事,也许压根是没想好好做。没本事做大的,就做小的或者给大boss打杂吧。做小的啥感觉?事情没啥难,也是没米数的,可以美其名曰“偷得浮生半日闲” ,20岁的人过80岁的日子,感觉憋屈。 打杂的感觉是啥?就是知道自己不行,要往前走,真的没啥别的,没人歧视,也没人踩着,可就是也感觉憋屈。怎么做都憋屈,可笑是不是?   当才华不足以支撑野心的时候咋办?憋着,看书。

点评

8爷说的对,可惜我还没做大爷那本事,就得憋着。工作了几个月,至少知道我打算做什么了,也是好事情,要学的好多。  发表于 2013-12-1 18:14
就是这个东西,人家安排你做大爷了,就立即作大爷,别退缩,现在是有机会作大爷,他不去,找各种理由,没机会作大爷了,又不肯跑腿,觉得被‘埋没’,就处于‘两头不靠’的地步  发表于 2013-12-1 18:03
发表于 2013-12-1 20: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国人有的也不是看不清楚自己,就是明知道自己走错了,因为大家都这样走,所以也跟着错下去,直到掉沟里了,还怨前面的人,怎么带了这么一条绝路!
发表于 2013-12-1 20: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不好自己说的真是太精辟了!
( C+ j) S7 J; g6 f" [. Z  从小到大感觉就没有一个自己满意的时期,大学在一个北京的普通211学的机械(学校强项还是8爷玩的钢铁),混了4年日子啥都不懂。
5 w, f/ u, ]0 C* e+ J( A( A  在家呆了半年在上海随便找了一个小日本刚成立的做流水线的公司。9 {% h5 H: \6 E' N1 [  M8 y* o
  过了半年(也就是现在)被派到大阪来实习了2个月了还有一个月就滚回去了。" t: P* F! t& O$ ?
  总体感觉是小日本的设备都做的比较扎实就像八爷说的不偷工减料。但用的都是比较传统和保守的技术。
) s7 U. R  B) A% x6 k* ]  小日本工厂里的从厂长到施工人员草绘图纸能力都很强。工厂厂长还时不时自己用铅笔直尺设计一些小的结构。
9 c# d- v, X9 x% t9 h  设计室内的设计员制图能力更是不用说,感觉是比教我们机械制图的老师牛逼多了。但没有用3d的都是三视图。* s1 G& z' v8 R# k5 b# ]
  平时在设计室里面画图,周末跟着工厂里的施工队伍去现场施工。能看到学到的东西倒是不少。- {' `, w  ~2 L( ?7 d  o
  小日本确实是都能做好自己,工厂里干净的不得了,那排水处理设备感觉也是一般的化学+机械的方式,: v8 Z0 u' `7 }- T0 e' B
但电镀线出来的废水干净的不得了,旁边的河里都是特大的2斤多的鱼。但他们都不吃河鱼说有泥土味(在大阪),这到便宜了我们。
( Q3 J9 {$ z* L( \+ X$ @6 F  但现在不管是设计一些小的架子还是拆一些设备的图纸总感觉心里没底,给老师一申还是漏洞百出。+ O# l9 L: i. \( |: ~/ R
  8爷说25岁了就来不及了,我现在23周岁不知道还来不来的及,感觉要学和要复习的东西真是好多。
. F6 c6 z; n3 f( `5 Q  手头正带着大学里基本没怎么好好学的材料力学,液压气压,金属工艺学,电机拖动。真是后悔当初没好好学。关于电的模电数电,plc啥的就更加忘得没边了。真是好多东西要捡起来。4 D' U# f: P) ]! R+ K
  有空了总逛逛论坛看看8爷的帖子涨不少见识。乱写一气~8爷莫怪~
$ Z- E& m+ T- G0 E" W8 X# i, `  还是做好自己做要紧!1 o5 v9 m$ P# ~5 @$ Y% L
- h5 u. _$ Y' c% N5 D/ E

点评

你明白了这些道理,同时真切地看到小鼻子什么德行,这就是进步,不断努力,以后必成大器,当然,这需要坚持  发表于 2013-12-2 09:48
发表于 2013-12-1 21: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迷茫的维修 于 2013-12-1 21:24 编辑
* L8 }) F+ n  r) V# l
& K, ^+ s# y5 r开头一段
, u8 Q% K, X8 O3 V. T让我想起来了4 C# Y2 F% W  b
兰德公司写的中国分析报告4 P! G+ y  O9 ]; [
还有《丑陋的中国人》* Y, e, I6 M# m7 y+ V0 w
美国人写日本的《菊与刀》
7 s, P# e7 ?$ D- P* \+ Q" U
发表于 2013-12-1 21:59: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5了,好悲伤,加油吧
发表于 2013-12-2 01: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老骆对中国人的12条评价:
$ D* I6 y2 V, {0 a( u7 X) r    1﹑非常聪明,但非常相信传言。
1 ^2 R, L% P3 e! w. L" [9 K, Z, [; r( g) z
    2﹑凡事喜欢抢,从出生抢床位,到临终抢坟地,从头抢到尾。, Z  z. L+ f! u' x  `' `

. B& N. ~& }1 G5 K! \8 u    3﹑在大事上能忍气吞声,在小事上却斤斤计较。
6 Z5 m4 \7 J  N- t1 K) m4 q( h" [" H! Q
    4﹑能通过关系办的事,绝不通过正当途径解决。
# T! _, d: |6 ]
& S8 p3 x0 z$ x6 A' y% w% Y    5﹑计较的不是不公平,而是自己不是受益者。
: }) }- t6 ?# B7 J: d! R+ H% M, u6 ^& S/ e" r. Q8 A, L
    6﹑动辄批判外界,却很少反思自己。8 H: b' S/ p/ F- R

; r# C% f9 ?& m; q9 B  _5 b    7﹑自己爽不爽没关系,反正不能让别人爽。
/ N4 ^  B2 X1 B" R
/ ~% Y' Y7 T; i% S    8﹑不为朋友的成功鼓掌,愿为陌生人的悲惨捐助。
+ M) r8 }$ W2 F1 M. _5 u3 z
' l2 g: u8 ?) z/ b    9﹑不为强者的坚持伸手,愿为弱者的妥协流泪。
& Y. U9 F  F& w. V- F8 C
0 V  E2 D" M& T% T    10﹑不愿为执行规则所累,宁愿为适应潜规则受罪。
% X; s3 f  W+ L  D- K2 b; G0 c
1 e" x* l, t  e    11﹑不为大家的利益奋斗,愿为大家的不幸怒骂。
; t9 K3 ^$ w0 r$ q; l  E  [$ V  i+ H8 Z8 J4 L9 x- |' A: W8 A$ N
    12﹑不为长远未来谋福,愿为眼前的小利冒险。
! v) v& b! q, a! M1 u
, M9 v; z3 h% D" H哈哈。说我们能不能做好自己,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杆秤。多数人自己有啥能力心里还是有数的,不然一到干活的时候就不颠儿了。如果连自己有啥能力都不清楚的自大,那就是真的没救了。
& [$ o5 g5 z3 {但是往往,国人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不做自己心里的自己,而是去做别人嘴上的自己。做一件事儿,自己没有一个清晰的标准,没有一个自我的坚持,一旦听到别人评价自己了,哪怕自己做的没错,也开始顾虑,踌躇,犹豫,以致把对的变成错的。哈哈。挺有意思的。
2 {7 p# `, K% ~* \) u7 W经常会看到有些人抱怨老板如何,自己如何沦为一个别人的画图工,然后人家决定错了,自己就得吃闷亏。哈哈。这就是没有给自己一个标准,没有坚持,随波逐流了。那你吃亏也没办法,哈哈。你为啥非要听别人的呢?为啥明知道要做错还要做呢?为啥不跟你的上司老板争呢?哈哈,你究竟在怕什么?& p+ b/ k$ q! [: S7 O, V% M
所以,久而久之,这种思想会充斥一个人,然后就是变得颓废,变得满腔抱怨,变得看谁过的好都不顺眼。哈哈。这时已经不是能不能做好自己了,而是心里还有没有自己的问题了。
. t4 [* A* R% _6 B5 h6 O中国的职场,需要一些心计,需要妥协,需要做不合理的事儿。但不要为此改变了自己的方向。人适应自然适应环境的目的不是为了一辈子委屈在那儿,而是为了有一天能改造它。哈哈。

点评

大虾说的不错,你那个头像小人儿挺漂亮的,哈哈  发表于 2013-12-2 09:45
发表于 2013-12-2 08: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lf63 于 2013-12-2 08:21 编辑
, o5 X+ u  a- g8 a# O5 B3 U2 ^
" ^, w5 d/ J% S0 Q% K4 o顶一个。
9 \* C/ v! s( `) s* p: ~国内玩嘴皮子的永远厉害过玩实事的。; h7 {1 U" ^+ ~
土壤不同,读书的目的不是追求真理,而是为了其他。! h' A' \1 b2 D% C, Y2 i& n6 `  A

点评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将来有混社会的资本,终究还是个混字。  发表于 2013-12-2 11:05
是这个道理啊  发表于 2013-12-2 09:45
发表于 2013-12-3 13:59:11 | 显示全部楼层
zerowing 发表于 2013-12-2 01:16 3 Y: w6 m& e- {5 j$ s/ b* c! {
想起老骆对中国人的12条评价:  B4 V2 c( a7 P. p" G/ |
    1﹑非常聪明,但非常相信传言。

  M2 b4 ?$ D% ?9 d. _) t/ w2 A很经典  收藏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9-10 19:36 , Processed in 0.06863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