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mfka

知错就改:我和逍遥处士社友的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11 23:19: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知识和学习精神值得学习
发表于 2013-10-12 00: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同一个带型,若张紧力不变,则对于任意一个带底不碰槽底的槽形,在其传输截面上都存在一个恒等式:张紧力=带侧摩擦合力。设:张紧T,半槽角a,侧摩f,侧正压N,摩擦系数u,则有N=f/u=T*cos(a)/(2*u)。 因此,很明显,a变小则N变大。
当a小到一个值时,V带产生的弯曲变形出现3侧同触,此时出现新的情况:
设此时张紧T,半槽角b,侧摩f1,正压N1,支反N0 ,弹变力张紧方向E,则有:T-E =N0, N1=f1/u=E*cos(b)/(2*u),则总正压力N00=N0+N1=T+E(cos(b)/(2*u)-1)
因为2*u一定大于1,约1.6。因此,N00一定小于T。因此,这个阶段,跟据带的厚度不同,硬度不同,N00的结果相差很多。

点评

1、张紧力T=带侧摩擦合力f 2、N=f/u=T*cos(a)/(2*u)中 f=T*cos(a)/2 不一致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6 19:15
大侠精辟啊,分析的这么到位。  发表于 2013-10-12 13:06
标准规定槽角选择值32、34、36和38,可能就是这个原因。V带各项强度也可能作了相应规定。  发表于 2013-10-12 08:37
发表于 2013-10-12 12: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侠,我也去查资料学习下,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2 12: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fka 于 2013-10-12 12:39 编辑
机械梦想者2 发表于 2013-10-12 12:11
大侠,我也去查资料学习下,呵呵

本题目的不在于V带传动的具体分析上,而在于在受力分析中搞清力的方向,不然会得出错误的结果。这些东西,一说大家都知道,具体运用的时候就忘乎所以了。
另外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要从其它方面评估其结果的可靠性。
发表于 2013-10-12 20: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透彻了
发表于 2013-10-13 21:31: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mfka 发表于 2013-10-12 12:36
本题目的不在于V带传动的具体分析上,而在于在受力分析中搞清力的方向,不然会得出错误的结果。这些东西, ...

学习中求进步。
发表于 2013-10-14 22: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侠精神 值得学习
发表于 2013-10-14 22: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有心人,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3-10-15 10: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侠,说的太高深了。我想了几个小时怎么也想不通,摩擦力都是沿着压力面方向。不可能同张紧力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问题越想越复杂,我觉的应该简化一下。假设皮带是刚性的 带轮径向不存在位置移动 所以没有摩擦力 那么张紧力F和俩个正压力N的合力平衡这样就好分析了
F=2*N*sinθ  θ为半槽角 一定范围内θ小N就会变大。带轮切向摩擦力是存在的和正压力N有关,随N增大而增大。
不知道我的想法是否正确,希望大侠指正!

点评

摩擦力方向与皮带轮转动方向相反,力三角要旋转90度方向看(垂直于纸面),作为受力分析直观表达,教科书上约定俗成就这样,确实让人不好理解。  发表于 2013-10-15 13:14
发表于 2014-12-6 19: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zerowing 发表于 2013-10-12 00:47
对于同一个带型,若张紧力不变,则对于任意一个带底不碰槽底的槽形,在其传输截面上都存在一个恒等式:张紧 ...

1、张紧力T=带侧摩擦合力f
2、N=f/u=T*cos(a)/(2*u)中 f=T*cos(a)/2 不一致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9-14 06:06 , Processed in 0.06871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