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9-18 10: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机械姐慢慢上路了。你的这些经历让我想起了从前,都是这么过来的。以前开发新样机时,我买的饮料都是一提一提的,送过给机加工艺的,送过给机加工的,更多的是送给装配工的。# |( Q+ I, b: ?* `6 U1 Y
# p# w3 a3 N' J h$ [8 h
碰上加班请装配工吃饭喝酒是常有的事。不为别的,只想早点拿到合格的零件,早点装配调试,听人家一些真话。当然,还有很多去外协厂指导加工的事,一直盯着人家做好,帮人家改进加工工艺,提高检验手段的事。外协厂做不好,很多时候是管理和技术问题。
6 p3 ?4 r" z( }
, Z' u' ]1 F; O$ E5 T/ ^曾有一个外协厂,第一次送货,产品99%不合格,晚上陪外协厂检验,让人气死,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怎么去按图纸上要求的检验形位公差。当然产品做得好不好就不知道了。第二天强烈要求去验厂,拿出图纸,让他们一张一张的讲加工工艺和加工过程,一一修正。再就是检查他们的量具,要求购买必要的量具。再就是要求对方招一个醒目的质检员。第二次送货,合格率明显提高,做过几次后,最后几乎可以免检。还是这些机台,还是这些操作工,一旦质检卡严了,公司上下重视起来了,产品质量就上去了。998大侠说的很对,你得盯住了,卡到点上了,才有可能得到你想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