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械上,有些东西粗一眼看上去,非常“简单”,似乎只要稍懂一点机械的多可能做到。。。 但是一旦涉及到细节,因为各种外界环境的不同,发现不是东边不灵光,就是西边有干涉,南边会同别的机构碰撞,北边却又布置不了。。。唉,有时想法是不错,但是结构上却实施不了。 而且有些东西,做象可以,也很简单,但是如果有精度要求,寿命,可靠性要求,就不是那么想当然了。 ( o' m9 w# a2 i3 E
比如,一样的夹紧功能,在普通机型上可以实施工况达到要求。 但到了超出一定的范围后,如果再采用此种结构可能就会要么夹不紧,要么布置不了,要么布置下后发现机械上强度又差了,最终只能重新考虑新方案。 4 g( x. X0 V, Q# t2 j4 o' C
. x/ h! H# z' m, G8 z$ `! k 比如一个普通的小磨头,如果没啥要求,只要求能装好了砂轮能磨一下子,那么只要一个主轴上装上前后两个滚动轴承,而后一端是砂轮一边是皮带轮传动,稍加考虑一下润滑等就行了。
1 K! ^3 J9 {. s
, U& [% j4 o0 ?6 m但是如果要磨削的零件精度粗糙度形位公差等要求高,那么磨头结构就得重新考虑,你得采用卸荷式皮带轮结构,将皮带作用在皮带轮上的径向力施加在磨头箱上,而不是作用在主轴上。考虑到主轴的高转速,你得将轴承采用三点式滑动轴承结构,当主轴高速旋转时形成流体动力润滑。。。
+ n+ F1 D+ p* c0 y& Y. H) W
! o: b6 ~) T9 t" {5 O* X1 _4 z而当重负载的磨削时,因为负载力大,就是砂轮的粘结剂也与普通砂轮不同,而磨头发热严重,普通润滑和冷却已没法达到热平衡条件,此时得采用强力冷却润滑系统,否则轴承没多久就会结束它的使命。。。 7 z- r" w% E6 @+ Y8 D; t5 V
' B7 `' U) H L7 `/ m- @: i( ?而如果被磨削的零件不能被磨削热所“烧伤”,那么,砂轮就得从内部开始冷却。而不是采用外部冷却水强力冲击。。。 * ~& x/ [! c" H
( n3 {' t6 r9 a因此要求不同,必须采用不同的结构,从而满足不同的工况。 看看,一样的磨削,要求不同对机床的结构等就不一样。 你如果不在机床方案阶段就考虑到,那么你在后道再想办法也可能于事无补。 2 _. R4 M' `) g4 x/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