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里,想起一个香皂盒封装的故事:9 s2 _5 x( v, h' ` n2 J4 D
( y& q+ F! g$ {; l: A0 j: b话说,有一个企业,叫Unilever,引进了一条香皂包装生产线。使用中发现这条生产线有个缺陷:常常会有盒子里没装入香皂。总不能把空盒子卖给顾客啊,于是他们只好请了一个学自动化的博士后来负责解决这个问题:设计一个方案,分拣出空的香皂盒。' i$ o9 b4 I3 l, b% o
( ]" L3 T2 w7 @2 M2 C# L8 V
博士后建立起了一个科研攻关小组,七七八八有十好几个人,其中有机械、微电子、自动化、X射线探测等各方面的专业人士。攻关小组夜以继日的辛勤工作,先后花了几十万元攻关费用,终于成功解决了问题:每当生产线上有空香皂盒通过,两旁的探测器会检测到,并且驱动一只机械手把空皂盒推走。
+ f( X l' ^$ O/ }' G
0 Z1 v9 }! c" g0 H) o 话说,中国南方有个乡镇企业,和Unilever买了同样的生产线。自然,空皂盒的问题也同样存在。老板很恼火,指着拉长的鼻子说:你TMD给我把这个搞定!9 A$ S- w( D+ v% z
9 U3 b! v/ m% I+ O/ L4 A% \ 拉长围着生产线走了几十个来回,果然想出了办法:他在生产线旁边放了台大功率风扇,猛吹之下,装了香皂的皂盒纹丝不动,空皂盒自然会被吹走。7 V# x) l M/ U4 w: | m% a
, k( W8 ]8 \( Q! ~* i0 \+ i! l/ v" q) f
乡镇企业拉长和博士后攻关小组解决了同样的问题。成本的差异,是几百元比几十万。3 \/ c) W6 }/ U1 J- G# M
% s1 S. ]/ k) y [! P) {9 |" u
乡镇企业老板得意的笑了。看故事的你也许也一样宽慰地笑了:"看!中国人多聪明!以这么小的投入解决了问题。埋头苦干的外资企业,真是愚蠢啊!"中国制造之所以一直是"中国制造",不能成为"中国创造",可能就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的价值判断和评价体系中,过多对这种"急智"、"小聪明"沾沾自喜,轻视了真正的投入和研究,轻视了自主创新。我们太善于耍小聪明,太擅长从面子上解决掉问题,而常常忽略了从根本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4 d4 y, V$ r4 C3 R2 L( E, b
! S7 _3 v: x" d0 L" Y- t 过了两年,香皂行业竞争加剧,不怎么赚钱了,乡镇企业小老板马上改行搞别的,而Unilever因为投入太大,沉没成本太高,只有在原来的经营领域内坚持再坚持,严格成本控制,大量投入在自主创新及品牌、渠道建设上,终于成了老字号,变为成功的大企业集团。5 X& N4 \ u; z3 }. B# g9 h6 d1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