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前两天天刚刚参加完系上公开答辩,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场悲剧了。首先的介绍我做的毕业设计,是《平衡吊的设计计算和结构设计》,说句大实话,哪几张系统的装配图都是我一个一个想出来的,参考的图纸我都没看过一眼,都是在网上搜一些平衡吊图片,根据图片外型猜想具体的内部结构,然后再根据“机八部”1978年引进平衡吊写的理论基础一步一步计算,并在设计的过程中做了相当多的辅助图形后(防止构件运动过程中产生干涉)才一步一步画出其各个系统的装配图。在画出装配图后,又根据具体的结构形状,做了相当多的修改(主要是要考虑制造和装配),然后又画出了十来张主要的零件图,可谓是尽心尽力了。
: h7 I" _: c4 d; U7 m) Z$ }* @) G1 l% x% e& a7 x \, ~6 v
7 r5 n1 d4 Z+ Z" Q% c 我每做完一步就让指导老师跟我检查,指导老师看后非常喜欢,觉得我做的很不错,还夸讲我是他来这个学校五年里遇到的对机械理论基础和实际运用最好的学生(当然我自己清楚自己的知识基础,不会因他夸了我两句我就沾沾自喜了,不思进取了),他还安排我跟其它成绩稍差的同学看装配图,当然咯,对于主动来找我看图的同学我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往往一副较有难度的装配图我可以从结构上找出十来处很严重的错误,这其中还要忽略制图错误和设计方案的欠妥之处,当然这其中肯定会要用很多的时间的,往往一副比较难的装配图都要和这个问我的同学谈一个多小时(前提这个同学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主要谈论的问题就是装配是不方便啦,制造经济不啦,和具体的装配顺序,还要对照装配图看零件图上公差给的合适不,形位公差和尺寸标注合不合适),我同学也很喜欢我跟他们讲,因为我这个人比较有耐心,他们图上的设计失误说的也很详细,当然每次来找我的同学我都会让他们满载而归的。
& G5 T$ J8 F; u# ^
% b) X! q8 e* C
1 n! \( r. o, _+ w 或许是天有不测风云,或许是我在最开始时自主选择毕业设计上的失误(因为老师让我自己选,他不喜欢我做工艺,做夹具,因为课程设计做过的)他希望我做机构设计和结构设计,方便我全方位发展,所以在一次意外翻开《机械创新设计》时,看到对平衡吊原理的介绍,我觉得我做的出来,我就跟老师提出我要做平衡吊的设计。在经过网上查资料,看论文,看具体设计步骤,然后再画机构运动草图,在具体到机构设计,我做到了具体每个零件都在几个装配图上反应了,然后又修改,然后又根据指导老师要求做了相当的修改,最后在写说明书,我觉得这个学期是大学里最充实了。7 y& I6 u1 d' N" l6 {8 j) ~
m$ T4 r, e& f
& n4 G, i8 [9 Z7 s( T+ z 可是我的错误从开始时注定了一样,作为一个二本院校,我们学校从前从来都没人做过平衡吊的设计,参加答辩的老师都没见过,其实我在现实中也没见过(对自己设计我并不是很满意,但是我有信心保证,机构运动起来肯定不会干涉,图也画的很漂亮,再这里大家不要见笑哈,我只能做到这个样子),而且我是机械制造专业,外加平衡吊设计在我们学校是绝对的冷门,就是把平衡吊放在机械设计范畴,也是冷门了,就这样悲剧就在答辩场上发生了,我跟老师讲平衡吊是个双自由度的机构,要确定具体运动,就需要两个主动件,一个由液压的缸提供,一个比较隐晦,其实是靠人的手提供,就可以确定其具体运动,这也是平衡吊为什么这个灵活的原因。可是老师不听,他们靠空间想象,说我一个滑块必须是固定的,我说要是一个滑块固定,自由度为1,只能在水平或垂直方向运动,然后合成运动,到空间任何一个位置,反正就是话不投机。其中一个老师还笑我原理都没搞懂,我这个气了,唉!两个月的付出就这样黄了。! ^( t% C2 u2 r8 G' d* _/ \
$ I9 T0 m! D: c$ F答辩结果大家可想而知,后来同学们说,答辩老师给我的成绩打了个大大的问号,我这个心了,悬起了,要是他把我挂了,我这个大学就的晚一年拿毕业证了,唉!失误失误啊!早知这样我就做工艺做夹具了,大家才好找共同语言啊!唉。。。。。。, G8 c5 G7 n' N6 K# H* K3 s* |
, {# }' D4 b)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