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388|回复: 16

请教大牛, 工业用的点胶机的结构设计(毕业设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29 00: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文设计要求
7 U) g4 ]; f. A" {. t+ ^1 R3 t$ W( ~5 b! p
利用物体的重力作用,使圆形工件从斜面上滚动,在滚动过程中,进行点胶,到一定位置,再自动封装。在此先注明一点,与厂方的技术部门沟通,调查到,厂方的加工工件外形,均为光滑的圆柱面,直径在10mm—30mm,内部结构稳固,允许滚动,不会对内部产生影响。
% m) ~4 Y& \3 p5 `* I  1、设备类型  @* o9 q. h- l$ S- {. C
   工件和封装盖的平行滑槽+气缸盖帽机构+径向和Z轴可移动机构+加热控温压力料桶+点胶阀门. t& O1 C. a" ]- Q9 q) \
 2、树脂式样
: ?/ b. Y( Q5 r/ V  V    单组份环氧树脂(2kg塑料桶包装)6 p/ B% Q# b0 ]4 _/ i- S. W/ r
 3、点胶要求$ g  j/ d& X& I/ X
   1)、点胶工件示意图
7 [3 x/ ~1 S) d, E8 K+ p" g& d2 `2 E. G
附图
7 _3 N/ N0 R& Y, p6 a' [3 ~% D& p4 k- E) z6 ~; Y2 R
1 C" f+ r+ o) @
7 e/ O# \6 |3 R  m/ l
   2)、黑色部份为点胶示意图
% }% J% o) a, P  K* A机构装置7 k( R5 b8 ^6 L, D: ^! [6 w4 ^
工件和封装盖的平行滑槽(结构简图)/ K; v/ ]5 ^+ J, _. P/ d$ l: ^
     
4 E2 w1 ^  b6 a0 H8 B8 {附图
  K6 x7 n" r* z: ~
1 v1 w3 R+ w, ~$ u5 B  W                          工件的平行滑槽
  n  t; _/ |1 m气缸盖帽机构& ]0 t6 w( B& D9 A, Y: y

4 M" {: C; v8 l  ~+ l) ?- _( N; o# Z5 ^# I- {2 A( U8 F& T1 M. R
  L9 e2 J  Z' D3 k% V
径向和Z轴可移动机构
9 m" s5 T3 Y5 l( c
4 H3 h" r) q6 P附图/ g! _/ ~' c  c- ~* N" I7 v( T2 p
* L7 `7 B* X0 W
4)加热控温压力料桶(与一方案相同)
( I- X- Q8 Y: O7 q! r5)点胶阀门& O5 _! z+ X  I5 {3 ^
6)控制系统
; L) {* Q: H7 y. ^# S" O3 A7 z; X: a* P& V( d
6 N0 l& G( u# u8 g1 t
  该方案实现了自动点胶和封装的一体化,把两道工序变成了一道工序,能进行自动连续加工,人工只需要放上工件,接着按控制开关,就行了。方便,简单。且实现了点胶的均匀性和一致性。整个系统实现的是全自动化生产。但制造工艺复杂,成本相对第一种方案,要高一点。  q3 M1 q% b; {
   与厂方沟通后,厂方愿采用第二种方案,尽管设备成本高点,但自动化程度高,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 @& E$ p. X3 w7 _4 s2 D   以第二种方案为本圆形点胶设备的具体实施设计方案。
/ H! n. g7 B& K+ H4 l: R   2.4 具体实施方案的设计内容4 k5 L; W- x7 n" _7 d
   根据上面的方案选择,主要完成两大部分的设计:
- _- Q: ~/ I) f7 [7 ^* s设备的机械部分设计
3 I5 y% P& A. s工件和封装盖的平行滑槽6 L. o$ I/ a: B8 k9 X- M3 |, |
气缸盖帽机构. }4 W( z- S/ |0 v6 I6 h3 {* V0 g
径向和Z轴可移动机构
5 j) U$ ]2 k" n加热控温压力料桶+点胶阀门及运动机构0 q) @2 g- k8 {, {. H/ `
   (2)设备的控制部分设计  V/ i: {0 E# G1 R  \3 {% ~
       运用PLC和传感器完成,整个过程控制& z, O* E3 `- i4 \( D
    2.5 总体造型
7 L9 g, N. G' }+ P4 z) B   插图. q  p) y. E2 m, b
   
& m& Z, R. _& y& p( d   2.6 设备的总体参数% o3 G: o% h- j+ c6 M9 n& r
行    程:X600×y300(mm), {# `3 F+ P2 i4 K5 q4 n
最大速度:400mm/s
) g! |6 E- e& f8 \. X3 X9 b) L驱动方式:步进电机% S1 G6 S1 g9 @* r2 s' Q0 E
外形尺寸:约L660×W650×H590mm5 |; k' d& L0 a# a% u
电    压:220V! K. @; `3 c: \" A6 m! J
重    量:45kg  J: Q2 l( _# Y) }2 {0 m8 Y7 s

7 N! X. Q" Z' Y+ V9 I' y4 N# d% z0 N( L0 F
# G+ X1 \- _" b- n
1、工作原理图:/ x9 n/ [  k' r: }9 L
附图
  |& h* [5 ?6 U/ c0 w$ _+ a
9 a, @2 k; o) m3 U4 ~/ L0 X, _8 [; A9 m; E: D+ A! u

8 S4 F$ F- b) u+ M' |* ~如图所示,工件和封装盖分别在一平行滑槽中,第一个工件和第一个封装盖随挡块移动,保证工件是成滚动状态,在滚动过程中,完成自动点胶。第二个工件和封装盖同时被固定不动。当第一个工件到B点时,运动停止。此时封装盖也运动B点,气动盖帽机构完成自动封装。挡块升起,工件离开滑槽。挡块回到原位A点,第二个工件和封装盖解动,自动运动到A点。又开始新一轮的自动点胶和封装。整个过程由PLC控制完成。
  U" B% Z  C6 _  o1 G# o: K工作流程图:
9 a/ g. ?4 d; E! s
* ^3 j2 a9 }6 e- r; Z& ^+ O) x# W& R! i6 j6 u
, ^) c) g# `2 _* f  A4 X. A* U, n
' R; n0 Q& ?9 o$ V3 L& d. y# Q: u% J
" m- Y. E1 F3 P! \3 \" G0 P) ~
! [1 c! N3 s  z* O6 H
2、挡块的径向和Z轴移动4 b' E9 P) C# ^5 m4 Q" E
挡块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它实现工件的匀速滚动。在滚动过程中,辅助点胶同时保证封装盖也在相应的位置,做好封装准备。对工件和封装盖做径向定位。. @9 n% e1 }) E) N; q
 附图6 `, z4 f) c; t* F& J, p# C- V
   如图,挡板1和挡板2同时运动,可进行沿滑槽径向运动,也可以做垂直槽面的z向上下移动。当挡板1、2位于A点低位时,工件和封装盖进入槽内。接通电源,挡块匀速运动,带动工件滚动,到B点停止。等完成封装后,挡块沿Z轴上升到高位,工件离开。挡块再次回到A点低位,重复上一运动。
& ^5 q. E; R# {3 t$ z   挡块的运动轨迹路线(见下图)为1→2→3→4→1。5 `4 }; o3 Z; i/ F) g! R: j8 Q
   
# E5 M* M1 V( Q8 E8 x8 w6 B; [* ^- ?% w, \  ~
3、点胶头的径向和Z移动7 T: L! _" I9 ~
   点胶头,同挡块一起沿斜面径向移动,同时沿Z轴向下移动,完成自动点胶,再回位。见图。点胶头的运动轨迹路线:1→2→3→4→5→6. 在3→4,完成自动点胶。
' [- C4 ]6 w/ |  E: N$ i   
; M0 t9 a1 `- T' w1 W) X0 V4 u2 J   附图6 x, ^, k1 }0 U4 e8 [
/ e) q0 R$ E9 h/ \
   4、气缸盖帽机构的工作流程图如下   附图
* d# _7 W' a; t  ~- }1 L$ I: X
6 d/ k4 `+ a# t
2 v. G" N3 ]. M8 e" R! D
. H: x  J7 H* ~5 P0 V: z: x8 X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1 收起 理由
老鹰 + 20 问题描述清楚,显得很专业!
zerowing + 1 问题描述清楚,显得很专业!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9 00: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建议你把图穿插到文字中,方便阅读。方法很简单,很WORD相似。先上传图片,然后光标点到需要位置,打开上传框,点击已上传图纸即可。其他的,我得慢慢看看。
 楼主| 发表于 2013-4-29 00:49: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的初步的 思路,很多地方还不成熟, 我就把这个设计拿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完成
1  点胶机的概述
6 e) P' I# N2 K2 L& B2  点胶机的总体设计方案, 把上面的内容自己在重新阐述一下, 总的需要什么东西。
7 t" |& W$ I6 W3 p  o$ U# v
3  气缸的选用和真空发生器的选择问题   
       气缸使用双作用, 盒式真空发生器的吸盘
# E+ F2 A4 m9 h# }- j1 o- i/ Y2 L4 斜面滑槽的设计, 中间需要几块挡板。 斜面上方两边需要挡板, 使用气缸来推动挡板的升起来阻止后面的工件继续运动。
! W; s# n% |# G1 U) c6 F  下方装配的时候盖子需要一块挡板, 工件使用一个气爪来固定工件。
6 X7 `$ I+ [0 i5点胶机的选用 考虑两个方面  X轴的运动  步进电机- ->丝杆运动-- >x轴运动# m( k* l5 S4 \5 J- p4 |, s
                                               Z轴的运动   空压机(??)-->气缸(电磁阀)-->z轴运动 8 |: u/ s4 s  |. L

' O; w, ~- g$ U# x% g' x9 i  l8 W9 a
6胶料桶和点胶阀(附带一块挡板)的选用
7点胶机控制系统    我考虑的是简单的叙述下PLC原理# o9 E  U2 G5 o+ h# Y+ P
' O7 q! s9 x2 D: N* ~! ]
传感器,胶水, 选用什么方式点胶。 ( U* Q( X! v/ p

' S5 m; g, _3 n: p导师给我们的毕业设计,大学的学习让我对设计很吃力。 希望前辈对我这种新人多多指点,  多和大家交流下技术,对我们的帮助也是很大的。
( v9 D/ d' f+ n* Z. ~谢谢。。。6 b7 l! N0 X: Y, E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楼主| 发表于 2013-4-29 00: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zerowing 发表于 2013-4-29 00:40
4 [5 d0 I% u7 O% t$ b0 l首先建议你把图穿插到文字中,方便阅读。方法很简单,很WORD相似。先上传图片,然后光标点到需要位置,打开 ...

: C) F; y) p6 Q/ U( ^, j+ F% y请问我可以上传word 附件吗?
9 e! `& u+ d: q6 ^+ s4 _: u! o+ ~
 楼主| 发表于 2013-4-29 00: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上传的word附件,谢谢。  
+ L7 O' e' P# s! ]+ A5 g: f, [- v, J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点评

先洗洗睡吧。我得出趟门  发表于 2013-4-29 01:14
发表于 2013-4-29 06: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erowing 于 2013-4-29 09:19 编辑 ' T$ V6 ?& A/ i
  n3 F! T8 S) n7 @7 L+ x5 ~
看了看,搞复杂了。不知道这是你们导师的意思还是你自己的想法。那一些列的档块机构完全没必要那么搞,搞到最后 既容易磨损,也容易产生振动。斜面机构可以用,而且能节省不少能源。沿斜面做一个带垂直定位的叉架的传送带就行了。见过台阶式斜面电梯吧。参照那个结构来就行。合盖机构用吸气式?这也大可不必,一个简单的曲柄滑块机构推过去就解决了。至于你的点胶头,按照上面的结构可以继续那么用。所不同的是,叉架结构记得在斜面上设置一些列的辊子,或者叉架本身有主动驱动辊,保证你的筒体下降过程中仍保持迅速旋转就行了。! g" n8 G1 a, R/ {5 M
' D9 X. I. C1 A6 i; H( o
这样一来,可以大大简化你的控制回路。可以使用低针脚数PLC或者不适用PLC的纯机械结构自动化控制。节约成本也方便问题查找和解决。0 F6 S- v& N* r# k, a& n7 R
我一直是这样一个观点,自动化程度高不代表这个设备里运用的电子控制部分就多。而且,记得某前辈曾经这么说过,能机不用电,能电不用气液。
 楼主| 发表于 2013-4-30 12:41:05 | 显示全部楼层
zerowing 发表于 2013-4-29 06:12 1 M! _* q! W/ _5 r0 I( n
看了看,搞复杂了。不知道这是你们导师的意思还是你自己的想法。那一些列的档块机构完全没必要那么搞,搞到 ...
9 i& Q$ {! i) \7 A+ Z  N' s
谢谢你的回复。 : s+ m; b& Z" I( c6 E, A
前面的设计是有点复杂, 是我们导师的意思。 只是在理论上面设计的, 这个论文题目离实际应用还是很多差距的。
* C# v! O6 _1 }1 `挡板的设置也是她要求弄的, 理论上面是不考虑成本的。只是怎么更好的把这个设备设计出来就可以的,磨损的话只有后期考虑下更换了。  这样的话带垂直定位的叉架可能就得取消了, 工件在斜面滚动一圈也就完成了圆周的点胶运动。   - W& s5 F; `' @, o  b
如果叉架里面带有辊子的话, 点胶就很快完成了运动,但是设计要求中点胶机需要斜面运动(径向运动),以及垂直运动(z轴运动)  ,所以这个方法可能取消。  ' A2 S5 @, s/ m% y/ N7 \

% s" |# M. ?7 Y1 }. J% t盖帽机构的设计,还是得需要。 你所说的曲柄连杆是很不错的建议, 因为要对工件的位置定位。 气缸自带有传感器, 到达安装位置的时候可以自动检测。1 m, W8 G4 |0 H- Y! ^0 G" w
控制回路简化后,论文的总体就简化, 无法完成规定的字数。  8 r4 R7 k$ G5 v

. K- z4 y3 g; z低针脚数PLC可以采用吧。- o) \2 s$ F* Q6 c6 ^' v5 m- v

0 E' _& ^4 S7 h# m2 P/ L" y我的思路还是很少老师的影响, 缺乏设计灵活性。
# m$ A( ~# f5 s' t' E% Q2 w2 V0 p在学校设计的实践是很少的,教育 和实际生产差距很大。 我们以后也只有在实践中才可以学习经验。
# O6 B! {* R. ]% z! R6 r& Q4 s/ T, n

0 p1 Y# t, X4 F( D
发表于 2013-4-30 23: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导师的这个思路有问题。理论设计不是不考虑成本的阶段。机械设计遵循一条原则,即实现同样的功能,结构越简单设计就越可靠。而越简单的结构也就变相意味着低成本。把成本控制和物流控制放到原理设计之后,本身是一种不符合现代工业的表现。( H* z3 x+ z1 s6 C( Y2 ?
至于挡板的设计,按照目前的情况看,一,整个设备属于间歇运动,二,挡板是准备吊装。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即吊装的精确定位问题,在一个大的空间内,在吊装形式上保证一个较高精度的定位,整个支架、悬架和驱传装置的位置精度都需要保证在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上。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成本问题,而是用什么加工方法保证的问题。我曾经课设的时候做过自行车的四连杆驱动结构,原理设计本身很成功,唯一的问题就是其中一个支点的定位。到实际加工阶段,一个焊接变形量就能整死你。因此,驱传同体,尽量减小机构尺寸是保证你功能实现的精度实现的前提。
3 t+ j' y7 e2 Q- z- D+ w! h关于我说得叉架部分,取舍在你。不过使用叉架或者带棍子的叉架,并不影响你的基础设计思路,即通过斜面滚动一周完成点胶。带辊叉架的目的是减少工件同叉架本身的摩擦,同时保证二者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当然,这个结构也可以完全使用在平面上,辊驱转动点胶,完成后,收叉放件,利用斜面收集工件。所以从一种思考角度上讲,依靠物体在斜面上的自重滚动来做旋转点胶,思路很好,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重力势能来节能。但是这种方式增加了点胶机的定位难度,增加控制复杂度,反而增加了成本,换句话说,目前阶段属于“鸡肋”设计。注意:所谓的设计要求点胶机需要沿斜面运动和垂直运动,这个要求本身不是实现点胶合盖换工位这一套功能的必要要求,属于你们导师一厢情愿的设计要求,或者换句话说,是先有的这个要求,然后套上去的功能。
, P1 x( W( \& {吸气式盖盖法,结构更复杂,这不是拍脑袋空想,我认为一吸气他就合上了。被吸物体的质量、体积、两工件间的距离、气流速度、漏气程度等都会影响最终结果。或者说,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定位问题,而是设计众多的流体问题。同样,这种设计往往需要增加配合工件的自定位装置,以保证吸合过程的自定位,而非人为定位。因为流体运动的轨迹即时是现在的软件模拟也不能达到100%的重合。
2 [( x/ m  _, e( P4 a  }: ~; o% F( ~8 V. C7 S1 d2 P
当然,如果你们的论文就是个空壳子,那么你可以无视我说的这些,继续你们的所谓“原理设计”。但是如果要我来给你们这一整套思路来做一个评价或者一个评分,我是连及格都不会给的。
6 s/ f' }/ {6 X+ \& ]- F/ P总的来说,按现在的这个设计思路来看,更像是看软科幻小说,只要每个设计点能有出处,拼在一起,不用考虑能不能实现,只要所用都是实际科学就行。就是这种感觉。2 X/ C% ~% }( a' m( W9 v9 f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老鹰 + 30 热心助人,专业精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4-30 23:3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如果你以后真得打算干机械这行,我劝你趁早收起这种“明日复明日”的态度。随着社会发展,已经越来越没有机会和单位给你时间去适应和实践了。国外用人单位有专门的学生岗(summer work),但是绝对没有给一个已经毕业的人的实习岗。如果你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从这种脱离实际的思维框架中跳出来,那么要么你沉寂在以后的所谓画图工或者其他工作里,要么就是主动转行改做其他。这样的人和事,我见得也不少。
 楼主| 发表于 2013-5-2 18:28:08 | 显示全部楼层
zerowing 发表于 2013-4-30 23:36 9 W- w9 |9 z! x
另外,如果你以后真得打算干机械这行,我劝你趁早收起这种“明日复明日”的态度。随着社会发展,已经越来越 ...

; R4 k2 m& B; z, n& ?: D我觉得你在国外工作, 对机械设计研究这方面就更加深入的了解,你就很容易一针见血的之初问题的所在。 我的框架也是建立在老师的指导下一步步来的,我最初对于设计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那种。网络上面的信息又太零散了,自己不好拼装。   
& p  K5 m/ H' r/ ?4 P! l% S( [总的来说只要每个设计点能有出处,拼在一起,不用考虑能不能实现,只要所用都是实际科学就行。就是这种感觉。  . h: u0 Q4 p3 C$ H4 m9 P8 W  \
很那种云里雾里的, 更别说找到设计的感觉。  
. |$ m) _6 j3 e" D7 `7 A, u来讨论下我对于你的意见整改的思考,用心的观点来代替以前的,就要有论点来支持论据,后面你的理论才会成立,设计出来的东西老师才会认同。
; H& u" q' {7 q  F  E
1 J9 N3 w; P( {这个设备的设计觉得重要部分是放在点胶的设计这块,通过你这一讲解,就不那样认为。 因为整个工作的空间比较大,就不能光是考虑到点胶设计的这一部分来,这是一个整体的设备。9 W8 T! a9 U$ A3 z3 |( b
* `# O4 [4 D) }, a: S

- ^+ |5 f" Z5 o; C
  • 圆筒在斜面有一大段的运动距离,这方面产生的问题也就相应的增加。所以说斜面设计,盖帽设计,点胶机设计他们是一体的,重心都是一样的。
  • 圆筒在滚动的时候,槽两边的距离不能过大,保证了它运动不发生偏移,点胶机的点胶针头同时在点胶路径之内点胶要同进行,就很难操作。不能单单考虑斜面的纯滚动这种新奇的设计,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是不符合常规的。关于挡板来隔离后面圆筒的设计,我最初使用气缸从底部推动挡板上升来阻止运动,或者上面设计一个弹簧来压缩。你也提到的有磨损的,挡板是从底部升起来是有点多余。
  • 盖帽机构   下面装配的时候,预先设定也是要一边一个挡板把工件和盖子挡起,然后又才装配。如果不用气缸,用曲柄滑块装配需要注意哪些东西了,直接合盖稳定怎么控制了?我的想法是两头你要抓住稳定后封盖吧。
  • 垂直定位叉架传送带这个装置我不了解,我觉得是可以采用的。一个不懂的部件我怎么想办法把他安装进去?利用网络搜索啊。现在去充电是来不及 。
  • 斜面控制台要安装一台点胶机,这个怎么和斜面配合。论文设计中需要安装说明吗?1 |6 ]! d6 I& Z7 M2 E
8 Q" r  Y) Z5 [1 S/ d
设备的选择应该怎么配合总体设计要求,后面还有点胶机的选用, 胶料桶应该怎么选择,符合什么原则。
9 I, c* S6 z9 L/ Q5 N" {1 [7 @
1 }& n( g8 P7 {. _/ i; p# d现在讨论的同时,论文开始框架设定。不好意思,新人就是问题多多,思维也是有点乱。现在我还是好好弄论文吧,后面自己要拿出东西去给别的公司展示,证明自己的能力才行的。0 ?/ u$ z* H1 ~9 z) |, K, Q

5 \" C6 _' _: W* p# q# S
: v8 d4 l5 e;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28 10:01 , Processed in 0.078222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