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380|回复: 19

职场系列之——焉知非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10 09: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xlf63 于 2013-3-10 10:22 编辑
+ K0 k' T  L0 l# n( i+ N+ u
! d) `) k. j" D% L+ v3 o# S) n, O
销售部门接到了客户的电话,说是俺们厂发到客户的机子,在货运站发现整体包装箱被撬,一些零件和元器件被盗。
虽然已在当地报警,但是机子还是要准备修复的。
因此要求俺们厂派员去现场看一下,看看到底被盗去了啥零件,因为要估下价格,另外也得准备备件,以便将机子重新复原,以满足客户生产需要。
销售部门派了维修人员去了现场。
回企业后汇报了。
俺们的主机采用的是整体木底船式包装,而强电柜和操纵箱也同时固定在包装箱内。包装箱内还包括了主机以及客户所需要的模具。
现场情况是,包装箱被撬开了一个大洞,将整体机床防潮防湿的塑料袋已被割破,而强电柜和操作箱盖已被打开。检查后发现强电柜和操作箱中的常规元器件,比如变压器,空断,接触器,中间继电器,开关,还有一些电缆等大路货元器件均被盗走了。
但是奇怪的是比较值钱的伺服控制器和PLC却还留着。。。
  ]1 g. A( i( w. \. P
最好玩的是,安装在机床小车上的二只伺服电机一只四只螺栓全部完整拧着,另一只伺服电机却是三只螺栓被拧去了,但另一只螺栓却是拧松了,六角螺栓的头顶到了电机法兰面上,螺纹还拧着几牙,这样电机还连在机器上。。。
乍会事?难道说小偷良心发现了?
喔,当然不是。
不是小偷良心发现,而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将电机从座上拆下来。。。
为啥呢?看了一下图纸,真是好笑,因为设计上采用了六角螺栓拧紧在电机底座上的结构。不过因为装配时螺栓有一只长了五毫米,装配工估计也没有注意,所以夹带了装了上去。

* `2 I. s5 {) U' B
这样安装时只要螺栓先拧下点螺纹后,没事。但当要拆时必须装电机向上提一下才能将螺纹全部拧去。如果不向上提,则六角头顶法兰面。
小偷因为可能事急心慌,也没有想到要向上提一下,所以拧了三只螺栓后,第四只拧动了却没向上提,因此整个电机没法拆卸下来。
因为一只电机拆不下来,以为另一只电机也是这样的,所以就没去动它了。
, E) n1 j6 G3 a: E
而当时伺服控制器和PLC还没开始热门,很多人对这些东东还不明白不知道。所以估计小偷们也不知道是派啥用的,价值有多少。而常规元件却是到处可用,所以就使得这些比较值钱的元件成了漏网的了。。。
哈,好玩吧。
一个没有严格按图纸使用标准件安装,装配工的一次失误,实际上也属于一件质量事故的事,却因为此事件阴差阳错的减少了企业损失。

点评

这也行?  发表于 2013-3-11 11:06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 收起 理由
everfree + 1 另类防盗,有趣!
子子61961 + 1 见多识广,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0 09: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愤怒的小鸟 于 2013-3-10 09:22 编辑 3 E+ r+ R7 m5 d- j+ z5 W9 \. i

; \) P$ [# y' ?0 C3 [/ m: j和和,小偷也太不专业啦。不过那个长螺栓当时怎么装进去的呢?难道是电机垫起来装的?我认为当时装配都知道螺栓长啦,只是凑合着用。

点评

说明不该丢。  发表于 2013-3-10 09:51
螺栓是稍带偏一点能装进去,但拆时就不行了,因为拧到最后,上部顶了。只能将电机上抬一些。现场也就一扣二扣的还拧着。比较巧。。。装配肯定知道这事。  发表于 2013-3-10 09:43
是滴,螺栓能稍带钭装入螺孔中,不过装电机时必须先将电机垫高一点。所以拆电机时也得将电机向上抬一点,二到三个毫米吧,就能拆下了。。。实际上现场电机也只有扣住一到二扣而已。比较巧。装配肯定知道螺栓长了。  发表于 2013-3-10 09:27
发表于 2013-3-10 09: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逍遥处士 于 2013-3-10 09:25 编辑
, u% [( Z8 e# n, q4 J3 Y# ^) X4 U' c5 N
      看题目就知道是楼主的大作了。
9 o# N& W! W0 v! a! V2 ]; m      道理非常对,事情是相连的,好和坏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但并不是不能分清),好能变成坏,坏能转成好,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哈哈。0 T$ a4 _5 v6 p6 z
      但作为设计师嘛,思维如果提升到这样的高度,就会被人说成是“不专业”,你看论坛有谁会相信鄙人就是天天画图的图工?严肃专业的精神放在工作时是对的,上论坛了还这么老绷着,累得慌。- A+ m* W2 F: J0 p# p
      但机械工程师终究还是比较偏执的,因为技术本身就是偏执的,在技术领域中,越偏执越NB,英特尔不是有人写过一本书嘛,《唯有偏执者才能生存》。但在做人上就不行了,做人要圆通,所以您看鄙人就常常写些圆通的帖子,来弥补由于职业引起的性格上的偏执,哈哈。

点评

确实。做人与做技术我感觉也分不开。不可能做人圆滑,而做技术就很严肃严格精确。做人只可能始终如一,否则容易导致精神分裂。  发表于 2013-3-11 09:39
处事要方,做人要圆。=====现实中是做不到的,做事与做人不可能分开。儒家总想要处世技巧脱离价值观,于是总是不可避免的滑向犬儒。  发表于 2013-3-11 09:06
当事情能解决时,你就不必担心;当事情不能解决时,你担心也没有用。  发表于 2013-3-10 17:42
兄台最近看似颇为逍遥  发表于 2013-3-10 17:39
唉,楼下这位大侠,在论坛这么久了,还是没有多少进步……  发表于 2013-3-10 13:40
那么喜欢扯淡,为什么不去天涯  发表于 2013-3-10 11:59
处事要方,做人要圆。话虽这么说,但是很难达到。因为本性难改,强求是会成变态滴。。。。呵呵  发表于 2013-3-10 09:39
是的。但是付出这么大的牺牲,却没有换来别人对专业人士的尊重。所以很难有人会把技术做精。  发表于 2013-3-10 09:35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站的位置不一样,看法不一样。俺一直对年轻人说,技术搞得长了,人的性格也会有所变的。。。因为这是职业环境引发的。。。呵呵  发表于 2013-3-10 09:31
发表于 2013-3-10 10:4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偷不识货,只知道电机能卖钱。
发表于 2013-3-10 13: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在说的是什么时候的事?知道偷电器,不偷plc、变频器?这是在哪个年代?

点评

就是偷了,可能也没法脱手。。。因为还涉及编程及写入EPROM芯片。一般当时知道的人不是很多。。。  发表于 2013-3-12 12:04
比较早了,当时PLC在国内也刚开始。国内一些厂家多刚开始在国产化试制,俺们多做过测试,可靠性明显不及洋鬼子的。包括抗干扰,时间设置误差什么的。。。因此俺们机子上采用了进口的。估计盗窃者不认识这玩意,  发表于 2013-3-12 12:00
发表于 2013-3-10 13:33:4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产品的细节没做好也有好处啊,防盗!何乐而不为呢?& h5 W  v5 l. x' K' p: l
发表于 2013-3-10 21: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够笨的小偷
发表于 2013-3-10 22: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很想知道这是什么年代发生的事啊。。。而且发生了这种事,那负责运输的以后还怎么见人啊。。。

点评

火车托运。  发表于 2013-3-12 12:06
发表于 2013-3-10 23: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子子61961 于 2013-3-11 00:13 编辑 : V  X* a2 S! Y9 |- t% Y6 Z
# s& n. \1 n6 a+ w
谢谢楼主的好文章。
7 x9 N0 k7 D( h- [9 z. K- C
$ |, }# ^0 z+ P- M* L% d$ j话说,螺栓长了5毫米也可以宁进去的话,是不是说螺孔打得比较深呢?呵呵。' j2 f% I" D. V4 G  k1 a

! q2 g9 Y7 F0 k+ k: M说到这里,想起来俺们公司的一个案例,4 C! d8 h/ Q. s! m- f0 A
厚达200mm的大平板放在床面上,5 V7 Q; _1 ]0 Z* `& b5 [. u( z( v0 L
平板上打沉头孔,M40的螺栓向下连接固定。
7 |- Q+ }- l) H9 W! j结果在客户那里发现,这个厚板有时候会被提起,与下面的床面之间有几毫米的间隙。
$ G  p, M3 E8 V, r/ ~, p" e. m奇怪。那么多M40的螺栓给拧着,怎么会有缝隙呢?
# w1 t. c6 z- v& V' ]4 Q  d
9 `$ }# c! I; r3 j* A
* m  t$ I+ Y5 t) k8 L) {
0 W& p; [$ Q4 W
% A. n: _8 ^9 B( r
- ?& L$ [' L( w2 L& p) d; `
# ?! m' d; C( ?' x" e: s( p+ _0 t7 d! J* N
. d* I* `( A2 Z' K
$ F4 c. J! P9 [+ c, F: I, u5 z( I
5 R9 o* \$ z% u! \

/ N, b; E1 C* ^9 m( c. z1 H原来,和楼主的问题一样,那些螺栓,都长了一点点,
1 [6 X/ u5 \+ n* O" U: r; ^* T于是往里面拧的时候,螺栓拧紧只是顶到了螺孔的底部而已。" u; s* f, Q* ]
螺栓头部的下表面并没有压住平板的沉头孔
8 _( @/ G. v+ Y) t而且由于是沉头孔,比如说深度70,螺栓头部加垫片高度60,2 }; L4 m  R3 k" q1 ]& w& f
即使螺纹还差一两扣没进去,螺栓头部也没高出表面,所以看不出来。( Z0 s$ R0 D$ A) l
于是就有了如上的问题。3 Z7 w" E$ ^+ S1 T
; M$ U$ g6 S1 w+ p4 ]5 q! x
/ U: s7 x' w0 b# {; u

点评

这种事,在装配维修时经常碰到,工人有时偷个懒,手中拿个螺栓就拧上去了。有时看上去拧好了,实际上因为螺孔顶了,没有拧紧。在液压上,也碰到过,螺孔深度不够,叠加阀安装后加压后接触面渗漏。。。  发表于 2013-3-12 12:10
发表于 2013-3-11 08: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说明细节很重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9-12 04:47 , Processed in 0.115209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