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本月组织去洛阳参观实习半个月,看了很多,想了很多,吃了更多。期间又接到几个单位的面试电话,心中颇有不解。午间聚餐,谈毕业诉离别,两瓶蓝带下肚,借着酒精瞎打一堆字,且当博社友一笑。 第一天去了农耕博物馆,讲解的妹纸是那么多天唯一一个木有高原红不是国字脸的妹纸,(是不是天气原因洛阳的美女们都不出来了?)不愧是面对领导人的,形象气质就是佳,光看她就值回票价了。大家闪光灯对着她闪个不停,连我们即将退休的系主任也把持不住端起相机!顺便把安全色和安全线警戒线搞清了。以前对5S之类的没有直观的认识,以为就是画几条各种颜色的线而已,后来到了车间才明白老外发明5S的良苦用心。 第二天去了第一装配厂,工程机械四轮一履,车支撑轮的那台多轴立车深深的震撼了所有人,组合夹具倒是没有我想象的多,夹具全部是气动的,多为双作用气缸。以前课设时老师说过拨叉脚两内侧面只能铣。那天看见却是两个拨叉开口相对在车(不过看起来换刀频繁),开眼界了。对于几何公差超差的拨叉就是大锤来一下,不知道这么敲会不会加快裂纹扩展之类的?车工大量使用塑料薄膜手套,就是吃肯德基的那种手套,垃圾有专门的分类垃圾箱(分类很细)。 第三天去了第一发动机厂,各种各样的组合机床看的眼花缭乱。特别是那个用滚珠丝杠的平行四边形起重机机构之巧妙让带队老师也为之鼓掌。特别是做缸体的组合机床流水线,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流水线把工件送到一个架子中,液压摆动马达带动架子绕轴线摆动,期间工人还用木棒敲击架子,细问之下这玩意的作用就是为了清除切屑。想问问如果做一个气动吹除机会不会比液压来的省钱呢? 第四天去了铸造厂,98年德国KW公司的全自动线。本来只要7个人,但为了工人不下岗拆除了大量的自动化设备,靠人工来做,一条线变为80个人。当叉车顶着铁水从身边5,6米经过时,讲解师傅说了一句话:美国卖技术,几张纸;日本欧洲卖设备,几条线;中国卖产品,几块铁;亚非拉卖资源,几卡车。 后来就是第三装配厂,最坑爹。什么都不讲解,一问三不知。就是装配线看了一圈,他们的平行四边形起重机的液压缸是球铰而不是耳铰,个人猜测应该是为了适应偏载。发现整车测试也是流水线的,房顶滑轨有滑块,滑块上的管子与发动机排气管相连。滑轨上有统一的尾气净化排放。整车从头走到尾测试完成,滑块在滑轨上滑动,完成尾气的排放收集,感觉结构跟无杠气缸有点类似,不过美丽的讲解妹纸扑闪着水汪汪的大眼睛无辜的来了句:对不起,我也不知知道其原理。 然后就是工装厂,第三装配厂机加工厂,油泵厂,齿轮厂,东晨模具厂。那几台拉刀刃磨磨床年龄恐怕比我们系主任都大,拉床基本不用了。做格里森锥齿的机床(纯机械控制)上面铭刻的CCCP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也摆在那生灰尘。边上也是做格里森锥齿的,天津第一机床总厂,西门子的数控系统。气动的砂轮倒角机也好破,六轴,单轴的半自动车床居然也在用,凸轮推杆的微调机构跟螺旋千分尺的微调机构相同。(去年海交会上看到过台湾厂商带来的单轴半自动车床)一台数控液压立拉的全自动尾架故意拆了,原因与铸造厂一样,还是为了增加就业岗位。看了下是长沙机床厂出的,居然用了径向柱塞泵(书本上不是说这种泵转动惯量大没人用吗?)日本川力的液压。DMG的DUOBLOCK万能五轴联动卧立转换镗铣中心让人感慨国企就是大手笔,瑞士STUDER的配磨床在90年代居然就用了人造大理石床身了,据说海运来时出现了一道裂纹但依然不影响它加工出间隙1~3UM的油泵柱塞付。(圆度0.5UM,素线平行度0.6UM,素线直线度1.0UM) 中信重工那台一万八千五百吨自由锻油压机基本上中央领导都看过。直径16M最大模数约67的滚齿机亮瞎了我们的双眼。冷卷160MM热卷250MM的卷板机也是第一次见。引用讲解师傅的话:你们参观的拖厂就是小孩子过家家,是个爷们就应该玩这种大东西才过瘾! 洛轴的滚动体(钢球)居然是棒料切断镦出来的(冷热都有),以前一直以为是扎出来的。装配车间也进去了,一开始说装配是纯手工的还以为很高端要穿防尘服啥的(像富士康一样那种),结果进去一看。把内外圈摆好,放入钢球,(最后一个钢球暂时不放)之后用脚踏式杠杆压机把外圈由圆形压成椭圆形(微变形),这样与内圈的距离就会变大,即可放入最后一个钢球。之后放入上下保持架,再用铆钉铆接保持架即可。特别是那个脚踏式杠杆压机,没有限位,没有可调。放不进去了就用力踩一下扩大距离。不明白即使是弹性变形材料也应该是有次数限制的,况且每一次的弹性变形也会导致残余应力的积累。怎么就能随便用力压呢?实在是不理解,求各路大侠解答! 在洛阳时接到几个个电话,福建海源愿意要我,售后,全国到处出差,福建海源是做液压机(废渣做的砖头),现在准备进入复合材料压机(汽配)领域,我进去的话就是这个部门第一批干部了,工资就2K多。还有一家是福建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下工地,工资福利比前一家好得多,发展的话因为是家里的关系所以也不会差。怎么选择?我个人不喜欢出差和下工地,更愿意在车间。但是如今这就业情况也没有更多的让我挑三拣四了。两个工作都要求懂设备走一线。各位社友给点意见啊?两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小弟跪谢了。 半个月很快,龙门石窟不好玩,洛阳流水席倒好吃。还有洛阳人的素质挺高的,很爱排队。下雪时我们这些从来没见过学的南方孩纸成了路人眼中的二百五。最后一天燃油喷射公司的总工给我们讲座时,说了一句话:国企嘛,吃不饱,饿不死,年龄熬,清贫退。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 y" q9 h7 w4 t
" I5 J4 h! E9 T3 y5 p2 u, E! m+ y5 z5 {/ K! q
补充内容 (2012-12-17 11:37):
E' ?, \. ?5 k" _, @怪我疏忽,前面说的几个都是一拖的具体车间,剩下的就是中信重工(矿山机械设备厂与发电设备厂)和洛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