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愤世嫉俗的时候,对于往昔的生命历程,非常容易咒骂教育的制度,但是心中颇多微词的对象,大体都是大学阶段。于是心中突然冒出这样一种想法:
5 J( P$ v* j* E" u, b: X' e中学阶段最大的作用就是让我养成了一种学习的习惯,以致于刚上大学的时候去厕所都带着高数或者C语言。正是因着这种好习惯所带来的快乐,才掩盖了求学时期的各种痛苦,使我顺利走过了那段时光。
' } A( `" Y8 u: u大学阶段各种不适应,各种烦躁,各种对未来的迷茫,包括各种沉沦消极,正是丢掉了这个习惯的缘故。
' X7 v, ?: M* q3 ?% `* j. p( o* O这个习惯一直丢到了当下。
% e! k5 c7 H9 s; M) [于是当下普遍的状态是烦躁,是忧郁,是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各种担心。但是有时候如果碰到了什么不懂的问题,通过咨询前辈,电话同学,或者百度,或者查资料而解决了这个问题,弄明白了这个问题,那之后的一段时间心情都会相当舒坦。但是这种状态没有形成惯例,没有进入一种循环,所以待续的时间往往都很短暂。
) A' D( Z: \/ x0 X1 K经常烦躁的时候就会生出一种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愤慨。常常以为自己没长进,是因为工作的原因,没有遇到一份好的offer,所以自己得不到提高,没有追求更高境界的动力,没有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契机。
- {: z @8 b; _( E& s突然又冒出一句古诗: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A# C- T5 Q/ G( w
老当益壮,穷且益坚。大概就是现在的未老先衰的反义词了。如何纠正目前的逆境,摆脱当下的困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习,重新捡起学习的习惯,抱着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逆境中也能乘风破浪了。不知道这种想法正确与否!或者说,这种想法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 Q% [4 V# r8 K. t$ B(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