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839|回复: 70

这个是真的吗?国产发动机的难关真的过去了吗?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8 21: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TT杜蕾斯TT 于 2012-11-18 21:12 编辑   ?/ D- F5 k5 Q# q4 v
5 j, H' w/ z* q1 B9 e
这段视频是在网上无意看到的,小弟对高精尖的东西几乎不动特转来让我们这个有着三十几万工程师的论坛来鉴定鉴定
8 T2 B9 Q$ [1 [1 t" i& N0 O; @7 ^
这也太逆天了吧
) m1 I# \( }( l  Y; F2 ]! o5 D. I7 s7 ~% _9 c2 V5 @& V/ y6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21: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T杜蕾斯TT 于 2012-11-18 21:50 编辑
) c2 Y6 d: R; x. P
- b) k3 v, w/ Y7 y请各位舍友认真听完仔细听完  七分钟之后绝对雄起1 F! m  v7 c" c( V8 P) O; o
内容提要。% B9 n* R! N9 @+ \5 x  j
  1。2012年奥巴马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宣布创立美国“制造创新国家网络”计划,成立15个制造创新中心组成网络,投资10亿美元。经过5个多月的论证最后还是选了“增材制造”作为第一个中心的研究方向。
) e+ S" \+ Q5 Y: F  2。一个发动机叶盘,传统工艺制造属于“雕刻”,最后剩下来的只有7%。
9 T& ]( s% h$ u; v) a  3。f22钛框,面积5.53平方米。3万吨水压机模锻件能达到0.8平方米,8万吨能达到4.5平方米。
8 K, q" U& C. I5 [8 h5 q# A  4。传统方法,铸锭,制胚,模具,模锻。举例一个很小飞机框,宝钢等温锻造,模具7千万,分摊到每一个零件,模具费就有几十万。又举例美国的一个飞机零件,压成一个饼3吨,到最后加工完成只有144公斤,材料利用率不到5%。& T/ {+ {* C* C. N
  5。用他的增材制造,材料利用率80%左右。
8 w' H! k; ?) `) @& p* @# Q  6。我们打印出的最大的整体结构件5平方米,美国做不了。
# Q: Q* r+ Y2 v( Q8 l  7。激光打印出的零件,超过或者等同于锻件的性能,抗疲劳强度,比锻件高32-53%,疲劳裂纹扩散速率降低一个数量级。常规性能和锻件差不多,但高温、持久、抗疲劳性能比锻件好很多。
# Q" @/ A8 b4 V- f  8。飞机起落架的超高强度钢,用此方法抗疲劳强度可以比锻件高20%。涡轮叶片用此方法900度疲劳强度可以比第二代单晶高40%。0 ?) l  }& J: k7 w1 n1 z- \& R1 Y
  9。应用方面,2005年开始,919是可以说的,其他的都不能说(涉及保密)。919,双曲面窗框,只有欧洲有有家公司能做,周期2年,先付200万美元模具费,而且零件非常贵。而我们55天就做好了,4大件,2件已经装上了飞机。
  l! @, `/ `& c* y2 I, Z, w  10。翅膀根的受力件,我们做出来136公斤,锻件1706公斤,节省材料90%+,节省了大量材料。10年,已经做完了性能测试,比锻件还要好。
+ i+ }5 S% m$ D7 A/ h4 r) J$ d  11。05年做出图示零件(猜测是军用飞机上所使用),需要5天,现在只要几小时。6 p' ~9 ?" f9 A) ?* M/ F* v7 X' K
  12。06年某飞机起落架的关键零部件,目前已经批生产,已经受2000多个起落。如果没有这个技术,这个飞机就出不来,可能要推两年。
; I% H# ^! |; S* Q  P3 ?  13。某飞机上非常复杂的一个零件,钛合金,一架飞机好几个,现阶段传统技术无法做出来,国内三种方案去研究,两三年不成功,后又去找国外。国外先说能做,看到图纸以后,说做不了。我们临危受命,去年5月19号开始,现在已经装了很多架飞机。
+ b% I' X2 A3 Q+ V0 U( t# {1 m8 D  14。某飞机零件原来锻胚580公斤,我们做出来36公斤。580公斤锻胚,我们没有这么大的锻造装备,锻不透,性能都不合格。就算加工出来,内应力很大,变形、开裂,成品率非常低。3 }0 X5 q- [! p- U% f5 p
  15。(吐槽f22),f22的机翼和机身连接件,超大超复杂的钛合金构件,因为太复杂20、30万吨的水压机也做不出来。美国人就分成三个铸件,然后热等静压再焊接,铸件的性能很差,但美国人没办法,f22就是这样用的。(换了一个图片)我们激光成型就可以直接加工出如图示的这么大的零件,这是一个整体(意思是不用分段铸造然后焊接),上面站了一个人,大家可以看出它的尺度。他的性能比锻件还好(意思是当然就甩铸件几条街了),可以毫不谦虚地说,这是迄今世界上性能最好的、结构最复杂的构件,美国人也只能是铸造,锻是不可能的,焊也不可能,因为焊出来的性能不行。这个已经通过了8000小时的疲劳试验,一年多时间。就这个构件,铝合金、钢大家看看能不能做出来,更何况钛合金。2 N5 z8 x5 t# K2 C! [4 m# u
  16。我们发动机不行,心脏病,未来发动机就是一肚子的整体叶盘,叶片和盘子分开的重量太重。而我们现在可以叶片和盘子同时出来,而且叶片我们可以随心所欲控制组织,让它长成柱状晶,他的高温性能就很好,这里我们让它长成等柱晶,**疲劳度就很好,如果温度再高,我们就可以换材料,它可以做到随心所欲,一种零件可以用很多种材料来做(不知是在同一个零件上的不同部位,还是同一种零件用不同材料)。
( d% d" L6 K) M- m3 N$ Q  |% d  17。我这里面都没说具体的零件名称,牵涉到保密的大家都不要说,也不要拍照。我尽量做到没有放(图片)零件,只放毛胚,因为零件还是比较敏感。7 N7 \8 q: F3 H
  18。这种加工方法,不能包打天下,适合难加工的、高性能的、贵的、别的方法做不出来的零件,优势是成本、周期、性能,这个方面我们走到了美国人前面。
5 N  F/ \2 Q& Y3 w: d  19。设备用的激光器都是进口,担心被美国人卡脖子,希望国家在大功率激光器上重视。6 c4 {6 e$ K, W; u, V
  20。5年前曾经和飞机总设计师聊天,说我们快速设计飞机,都是整体、大型、超长的结构,在2、3个月内就把飞机造出来,不开一套模具,不打一个锻件,不做一个焊缝。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个梦想,但实际上这已经不是梦想了,我们已经有这样的潜力,只是目前能力有限。(这一段其实是欲言又止,应该是涉及保密,只好把能力藏着掖着了。这件事肯定在做,最近航空大爆发,绝对和他们这个技术有关。)  @  n( l7 a0 ^+ E2 h& \
5 z# A3 N, l' i- |1 b

点评

说的我一头雾水!  发表于 2013-2-6 23:06
这个演讲者给我留下的印象不太好,不够沉稳,浮躁,说的内容无非是美国人做不了的我们能做,做的比他们还好,临危受命反而能解决欧洲解决不了的问题,我觉得要么是吹牛,要么是特意避开了一些技术难题强行上线。  发表于 2012-11-24 23:25
绝对放狗屁。 如果真的有这个能力,军队全包,不要开放民用,一年军费划几十亿给他老百姓也不会反对  发表于 2012-11-21 19:16
商用的激光器国内有个大族激光,号称国内第一媲美德国通快,但其实只做小功率的,没有大功率的。这方面好像确实有很大差距。  发表于 2012-11-20 17:37
你说的是3D打印技术吧。刚刚了解了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发表于 2012-11-20 17:2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21:24:57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

真厉害,前沿呀  发表于 2013-2-6 23:10
这好象没看够,吃不饱的感觉。  发表于 2012-11-24 23:07
震撼  发表于 2012-11-19 07:11
发表于 2012-11-18 21:2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说,突破了很多重大瓶颈 一个6 w7 s, W6 N. ]) V* w
发表于 2012-11-18 22: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内容我不太注重了...已经疲劳了..关键是消息的真实性可靠性有多高??
发表于 2012-11-19 02: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中华民族万岁
发表于 2012-11-19 07: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真的话那以后产品的开发和制造都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趋于实用化比那些只能打印胶水的3D打印机更有意义,和我以前的一个构思很像,现在已经做出来了,现在技术的发展真是太快了
QQ截圖20121119072039副本.jpg
发表于 2012-11-19 07: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笑,美国的直接制造技术秒杀,基于中国人爱吹牛的毛病,无视。当年有个光伏光电转换率98%的新闻,本社区还有,但新闻没了下文也是事实。当年汉芯、麒麟操作系统曾同几何时,名噪一时,然而呢。

点评

机翼这么大的零件,就不知道了。还有这样做出来的零件机械性能怎么样也不知道,我前一段时间去上海参加一个论坛,张曙教授的演讲题目就是这个。  发表于 2012-11-20 17:44
现在所谓的3D打印,就是用激光发生器把金属材料融化然后一层层敷上去,原理类似于打印机。这样生产机械零件当然很省材料,但是这项技术并不是中国发明的,而是从欧美先出来的。至于能做到多大,能不能打印出飞机机身  发表于 2012-11-20 17:42
我也只是拿出来问问 因为不信所以拿出来让大家评评  发表于 2012-11-19 19:13
习惯了就好,从来不相信什么什么的报告,只看事实成功,光说不练有什么用  发表于 2012-11-19 13:11
说什么都不重要,飞起来就是最好的证明,无论什么系统,什么材料,什么能人,拿出来亮一下,玩一把,就说明一切,毛子发动机寿命是米国几十分之一,至今没有突破,不能超音速巡航,不能实战,  发表于 2012-11-19 11:20
发表于 2012-11-19 07:49: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是真的    加油) c. `3 f: C0 s% ~1 d+ N
来自:中国机械社区 Android客户端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发表于 2012-11-19 07: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TT杜蕾斯TT 网友好!
4 [: S9 q( L0 U3 q0 U, c) N& S6 x" `# A$ d7 ^. [1 n, p6 W
与你正好相反,我对高、精、尖的科学方面的新技术、原理、工艺、设备一直都在关注、跟踪、了解、学习、应用、……!
. o! M3 p% [  R5 i- L9 v.
0 r; D' t& |* k根据我所掌握的各种学科的知识量,对你所提供的“ 北航大学王华明教授就飞机钛合金激光快速成型的应用在中科院讲座”,这一视频进行判别、分析、认为:我国产发动机的难关真的过去了!!
; m9 \8 H0 l: b* r3 `2 u% w..
' I6 }( N6 h* w; e" r但这里要说明的是,传统的制造发动机工艺方面的难关还在,在传统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工艺方面我国并没有突破% v% ^8 E* `: t$ {+ e  h3 y
." s' O2 [, ~' Z0 ?7 d( L& s8 r5 ~7 D
好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另辟蹊径的机遇,而我国科技界的决策层又紧紧的抓住了这一机遇,又将有限的科研经费投给了有能力的科研单位,得以使得我国产发动机的难关在采用新的工艺方面,探索成功并得以突破!!!5 D" X9 M6 o' k7 H
.& c8 p% d- v4 C# u; ~' ?, _( Z: O
为便于加深你的了解,上传一些我在近两年收集的有关航空发动机方面的文集。
0 X$ E4 |" b# O: s. V.
5 h5 D' h+ s+ f7 l: u关于3D打印机原理、工艺方面的文章,是当前网上的热门,你收一下,我就不啰嗦了!
& i  @0 l3 `$ Q; C3 V- E  \.& X( y# U; t3 M) o$ @
syw   121119   07:56
' g, t1 i  r% G

新建文件夹 (121119)--近两年收集的有关航空发动机方面的文集.rar

1.5 MB, 下载次数: 652, 下载积分: 威望 -10 点

点评

还在实验室里,工业化是另一回事了,但不排除不计成本军事化,但本质上仍不具备可比性  发表于 2012-11-20 15:15
老师好人!  发表于 2012-11-20 11:54
谢谢老师的资料  发表于 2012-11-19 19:19
老师其实我也没法相信 毕竟差距这个大家都是知道的。但那是传统工艺突然蹦出这样一则消息让我一时也无法判断所以拿出来让各位论坛的师傅帮我判断。  发表于 2012-11-19 19:16
老师好,这种技术现在不知道能有多高的精度?要不要后续加工?美国有强大的工业底蕴,掌握这种技术应该也要不了多长时间  发表于 2012-11-19 09:5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10-19 01:58 , Processed in 0.076177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