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碳氮共渗---就是将碳、氮同时渗入工件表层的化学热处理过程(加热温度高于临界温度Ac1或Ac3 ,不宜高于900C,以吸收碳原子为主,渗层深度0.075-0.75mm)。兼有两者的长处,这种工艺有逐步代替渗碳的趋势。主要优点如下:
: {# w' k. U& K7 T/ N1 o (1)渗层性能好---共渗层比渗碳层的耐磨性和疲劳强度更高,比渗氮层有更高的抗压强度和较低的表面脆性。
[+ k) q$ c7 |+ p9 n; h (2)渗入速度快---由于氮的渗入不仅降低了渗层的临界点,同时还增加了碳的扩散速度。
2 {) x1 t. n% u! n( X# W1 v a (3)变形小---碳氮共渗温度比渗碳低,晶粒不会长大,适宜于直接淬火,可以减小变形。
w" ~$ x2 ?* C (4)不受钢种的限制---各种钢铁材料都可以进行碳氮共渗。但是,由于碳氮共渗零件的渗层较薄,为了提高心部强度,因而多选用含碳较多的钢,w(c)可达0.5%;对于要求表面高硬度、高耐磨性的零件,常采用40Cr , 40CrMo ,40CrNiMo , 40CrMnMo等中碳合金结构钢
: P% ~# O' A1 q5 z 碳氮共渗的缺点是共渗层较薄,易产生黑色组织。% Y& }$ f9 S3 O4 b" R
低温气体碳氮共渗(软氮化)---是在Fe-N共析温度以下(530-570C,取560C为宜,只有对高速钢及Cr12钢才采用510-550C。氮化时间1-6h以2-3h为宜,合金钢用油冷,碳钢用水冷,HV01- 500-700之间,介质是固体尿素、甲酰胺、三乙醇胺与酒精的混合物)对钢件进行的碳氮共渗,是以渗氮为主的化学热处理过程(特点;处理温度低,时间短,工件变形小。化合层的脆性小,韧性好。软氮化适用于任何钢种和铸件。缺点是;渗层较浅,不适合用在重负荷条件下工作的零件)
" M! O, e& s& H2 x; L 中温气体碳氮共渗---共渗温度820-870C,在840C共渗时,渗层深度在0.5mm以下时,共渗速度为0.15-0.25mm/h,渗层深度为0.5-0.9mm,共渗速度为0.1mm/h。共渗后一般都直接淬火,用较缓和的介质冷却。
/ j: E0 M7 x+ W5 N* m4 A# w! j 高温气体碳氮共渗(900-950C)3 g( s1 Z- x9 v |/ C8 a
随着共渗温度的提高,渗层中氮含量降低,碳含量升高,当温度超过900C时,碳含量开始下降。随着共渗时间增加,碳、氮渗入程度增加,达一定时间(2-3h)质,碳浓度仍不断增加,而部分吸咐在工件表面的氮原子却回到介质中去,使表面脱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