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710|回复: 17

也说画图,由社区一个火帖说起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10 16: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假冒一下998发贴的标题风格,{:soso_e130:},请勿拍砖。
" E; J3 v3 t) X3 _1 y" U坛子最近有个火帖!关于标注的。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76693( H; f6 M* o' G
看了一堆回帖,发一点自己的愚见。
1 }3 ~  y# h8 H( S6 A
! t8 a( f3 w! F+ w$ H首先,个人觉得那帖子左图要稍好。7 {1 G+ A+ x; q6 h) F& h5 m2 K

/ W; S$ K( [: z4 M8 B既然很多人都提到尺寸链了。那我就请问了,各位提到的尺寸链在这个命题里要计算什么保证什么?难道是要保证你加工工序中的工序尺寸么?感觉很多人给本末倒置了。首先图纸上标注的尺寸那肯定是要保证的设计尺寸(暂先不论设计水平如何),难不成还要通过设计尺寸来按极值偏差来倒推你的工序尺寸?那明显不是一个合格工艺师干的事情。
8 R' B; R6 X# _4 w9 a4 H: G
: H5 o7 ?# \2 G5 ~8 }; Q% j$ c+ ^# U这个图出来,要工艺会签,工艺师傅会按照你这个设计图去安排合理的工艺过程,甚至出一张工艺附图,通过工艺附图的工艺尺寸链计算来保证你的设计尺寸。这是正常的流程,小作坊别不服,我都想代扫街大侠骂人了!" B, F4 k  ?5 }  M
, j4 y; C% v5 v1 E  Z
有些人简直不伦不类,不像设计,不像工艺,不像检验。) k8 Q/ |5 ^+ M4 j+ R, r

! K9 Z% |4 ?1 a0 @  k0 e- A7 G设计图给设计看,就要看得明白设计意图;给工艺看,就要工艺师出合理工艺来保证设计;给检验看,就能很方便的检测出你要保证的关键设计尺寸。/ |3 T7 T' p. n6 U' O- n! e

点评

小作坊别不服,我都想代扫街大侠骂人了!扫街 评分功能哪去了,楼主知音啊。  发表于 2012-9-10 21:51
评分功能哪去了,楼主知音啊。  发表于 2012-9-10 19:17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27 收起 理由
一战到底 + 1
machine_益点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老鹰 + 2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0 17: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YES!
发表于 2012-9-10 17: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说法比较恰当,但有点偏‘米规’,苏规是要求标所有尺寸的,并要求统一尺寸链,这就要求有深厚的工艺基础,可惜我们是‘十三不靠’,
9 q: w# v/ S1 j, ?5 e& y+ b3 z) Q5 \+ I4 p8 {) o( F( U
米、英、日,都要求设计懂材料,懂受力、懂功能,而不必完全懂加工,
  H% v0 X" T: t" P% B+ {2 ?$ w: z7 I6 A; X
苏要求设计懂工艺,而未必完全懂材料,
4 o( a5 j$ c6 |5 w! w4 P2 D/ @5 c/ B8 j5 ~! A% t
德国基本是上面的融合,
$ y3 w7 ?( ?2 M, B# n
" N0 V; h+ P5 @: M

点评

德国的严谨态度是我们所没有的,缺乏的  发表于 2012-9-12 12:52
记得论坛上有人发过,日本的加工图纸,有的是另外出的图纸,专门为加工和加工检验,但按照国人的"标准"套,就是不合理。  发表于 2012-9-10 18:27
从纯粹设计与加工讲,德国是最厉害的,但其思维的灵活性比米国差,米国走的路子多,材料运用灵活,有出乎意料的思维,这个德国比不了,而对‘凑合’又比不了毛子,毛子有时候凑合,我们把‘凑合’学来了,  发表于 2012-9-10 17:50
那德国比他们加一起都强喽!  发表于 2012-9-10 17:36
发表于 2012-9-10 17: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这个观点:设计图给设计看,就要看得明白设计意图;给工艺看,就要工艺师出合理工艺来保证设计;给检验看,就能很方便的检测出你要保证的关键设计尺寸。
 楼主| 发表于 2012-9-10 17: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2266998 发表于 2012-9-10 17:03 * N0 ~( P9 O/ X  p+ E
你的说法比较恰当,但有点偏‘米规’,苏规是要求标所有尺寸的,并要求统一尺寸链,这就要求有深厚的工艺基 ...
) ]- f6 o! h% I  Q2 s$ f( T
主要是小作坊,很多图直接拿给工人干活了,只一张图,没卡。国营企业在外行领导内行的前进中也在走这个趋势,只是流于形式罢了。

点评

同意~!  发表于 2012-9-10 21:11
国企以前正规,现在也不行了,小作坊就不必提了,什么都不是,我说的是现在我国的模式既不是米系,也非原来苏系,是四不像,  发表于 2012-9-10 17:19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一战到底 +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9-10 17: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2266998在这个论坛很有名?感觉阅历见识挺深的。

点评

不是很有名,是灰常灰常有名  发表于 2012-10-18 13:12
嘿嘿  发表于 2012-9-10 20:35
发表于 2012-9-10 20: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跟998大侠学吧,998大侠阅历很多,知道很多东西。但有时候也会闲扯一些没用的。{:soso_e113:}

点评

998大侠不是一般的能侃!  发表于 2012-9-10 20:36
发表于 2012-9-10 20: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画图时,较少讲尺寸链,一般只在分析问题时,用尺寸链这个方法来分析具体零件或装配间的关系。
2 d) g, S" [$ Q1 V
# r8 d- Y# G' t! g* j目前,美国和欧洲比较普遍的做法是,零件图,如果尺寸多的话,只标重要的尺寸,比如装配尺寸,配合尺寸,功能尺寸,其他一律参照二维的电子图,比如dwg和dxf,三维的参照igs或者stp,现在国内像样一点的加工厂,谁还没有电脑,谁还不会装个盗版Autocad什么,三维软件也一大堆。. V& n% k7 b( ^1 O

) w+ A! e. E. B! Y3 ?% ~# y装配图,基本就不是按国内教科书式的装配图,都是爆炸图,当然也有剖视图,比如很重要的轴系,轴系和轮系,总是剖视图来的简洁且一目了然。1 g; W" n* \" E4 N. b1 u' y
( }+ N/ u. V: v$ Z3 {
什么工艺,检验的尺寸,那是别人的事,有问题打电话问你。第一个样件都是设计者签字的。工艺,在工厂有工艺流程图,从头到底的尺寸什么都有;检验,根据工艺的要求,图纸的要求,客户的要求来制定。
( o# l5 j. h6 A
) e! j  U+ h0 C8 J1 _, D9 X* L6 ^画图,首先要把设计思想体现出来(论坛无能大侠有帖子,大家看看),工艺,检验是接下来考虑的事。当然,抄图的话,主要是考虑工艺,看看国内能不能做。  S- S, @5 h/ T: k
$ E! B% G% J4 g
画图,其实挺难的。

点评

一些人把爆炸图当装配图  发表于 2012-9-10 21:21
对头,我也觉得设计就要把设计意图的表达放在首位  发表于 2012-9-10 20:56
同意你说的,我讲的主要是设计层面。质量是另一个很重要的范畴了。设计者不应过多牵涉于制造的细枝末节,质量控制就更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发表于 2012-9-10 20:51
包括工艺合理性和经济性,都是有用的。  发表于 2012-9-10 20:45
大侠说的,应该是个趋势。不过质量控制是个永恒的话题,尺寸链对后期制造过程中的误差分析和质量控制还是有用的。  发表于 2012-9-10 20:44
发表于 2012-9-10 21: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学习!
发表于 2012-9-10 23:3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我也认为左图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10-20 05:29 , Processed in 0.09062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