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234|回复: 6

38CrMoAIA 渗氮>HV800.依然不耐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30 10: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8CrMoAIA 渗氮>HV800.依然不耐磨。, I7 P& o  J! r
这样一个零件,锥部主要作用是导引。直径80以上做渗氮处理,深度0.45~0.55。; v" ~% m3 n5 y9 K& F- m# w2 S
支撑工件对角安装两个这个,然后放在这上面的模框重量8t。用了3天后,锥部表面磨损就比较严重,压痕刮痕已经很深。) H+ o$ Z. o! J  Z+ [" h3 L( m. v. G
可以用什么材料替代,或者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么?
3 ~0 K/ W% X) [4 q) @, B" Y: d1 Y' M% d: T: \" R
麻烦各位大大们指导一下,非常感谢。4 A3 Y* `% X% w8 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老鹰 + 20 问题描述清楚,显得很专业!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30 10: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预处理---调质或淬火
9 ]+ N  t6 a. l8 p渗前 表面粗糙度尽量小(磨)
5 }& W0 b4 w& q  m* J7 ^. v渗氮层太深(渗氮时间太长)) y% i6 m' V" ~! C" }3 a! Z
渗氮温度
& T- ]+ u8 N. n# Z& F( e

点评

粗车后,经调质HBS240~300,再精加工...... 调质处理是这样的。渗氮层太深(时间太长)会导致什么呢?  发表于 2012-8-30 11: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30 11:4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害怕伏枥 于 2012-8-30 12:01 编辑 * M& T, X* }) A6 q4 j
; G* h* r; s3 r& ?' B: y
对于承受大负荷的表面,需要在表面的极硬层到较软的芯部,有个硬度逐渐变化的,有足够厚度尺寸的硬化层才行。
: i) _1 Q" V5 |渗氮工艺只能有极薄的表层硬,整体还是软材质。
+ y! Y% i1 q0 Y. m1 U) ~/ F: `损坏的原因应该不是硬度不够,而是顶尖负荷太大的缘故。% ^# L7 |# P3 X, A
用可以淬硬的材料,如GCr15、Cr12或Cr12MoV制作顶尖,应该会好一些。
% b. F4 f3 q+ E& z( Y6 @0 d$ H  ?" q- m; R

0 \. p: k" y$ h) u

点评

谢谢伏枥前辈,等这一批磨坏了,就用GCr15试试。  发表于 2012-8-30 11: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30 12: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渗前磨过吗

点评

这个就不知道了,外协的。应该没磨过,3.2粗糙度应该最多就是沙皮打出来的。大侠,渗氮层太深也会导致这个问题么?  发表于 2012-8-30 12: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30 16: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用这类轴。咬钢板3-8MM  `- w6 z- ^3 @0 d) Z9 }" `! S0 d
工艺:40CRMOTI8 [: F8 `8 T/ v
调质HB220-240.HRC56-62。深1.5MM

点评

就是用这个轴来把钢板翻边。90度。  发表于 2012-8-31 10:16
这个咬钢板什么意思?望赐教。。。。  发表于 2012-8-30 17: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30 21: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接触面包络范围检查过没?
3 Y: @; J; w' ~+ I! W5 ?9 L仔细算一下,这个尺寸可能小了。

点评

尺寸是按原厂尺寸复制的。  发表于 2012-8-31 09: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30 22: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38CrMoAIA 渗氮>HV800.依然不耐磨
8 p/ Y, N5 ]* B/ u% I渗氮零件硬而较脆,不适应动载冲击力较大场合
% H. h$ Y) f8 j; A建议换材料,渗碳淬火
. M, H& X1 t" j2 E4 O  P& f5 c3 J( C4 K; Y* }% p6 N

! ~8 `, G' k) t( X$ \2 J" x38CrMoAIA 渗氮HV能达到HV1200,5 M9 S% e! p* T, Y& Q
渗氮零件的表面粗糙度Ra应小于1.6um,表面不得有拉毛、碰伤及生锈等缺陷。表面未经磨削处理的工件,不得进行氮化。 " i* N* Y& c& f- }# a; d
基体硬度过低* b  {0 n, t' l: a. V7 |
渗氮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越易促进脉状组织的形成,随时间的延长,渗层深度加深,但由于氮化物的集聚长大会使渗层硬度下降,尤其温度高则更为明显。7 C+ e6 Z  _& s/ e
氮温度低,氮原子在钢中的扩散困难,容易形成一层很薄的高浓度,高硬度,高脆性的渗氮层。但温度过高,大于560C时,氮化物将沿晶界分布,形成网状或波纹状,并且使渗氮层的组织粗大,硬度降低,还将使心部组织变粗,硬度下降。

点评

谢谢,学习了。  发表于 2012-8-31 09:58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chensiqing21 + 1 问题描述清楚,显得很专业!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5-4 18:58 , Processed in 0.07034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