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做了两款配套的不锈钢产品,我们公司第一次做这种结构,也是第一次用不锈钢,过程挺艰辛的。3 a+ h4 e, D, _+ {9 c' p
第一、倒角很麻烦,由于时间紧迫不能外发加工(我们没有CNC),花键的倒角都是我直接在电极或者冲头上挫出来的,难做而且难看6 O" J0 W: T+ s O; @0 S }
第二、压制密度只有6.5。书上说的烧结密度有7.3-7.4,换成压制密度就是6.87,结果压断了一个冲头。我严重怀疑书上乱说的,还是说我们的工艺有很大问题?
* {8 F& g2 e1 T% S" B. _第三、脱模困难。尤其是花键套的里面和那个很多圈的上冲面(凹位太多模具不好抛光)
/ X$ e0 b0 {' ?7 I# }, {第四、烧结收缩对密度非常敏感。基本上只有圆形的部位是足够稳定的,花键部位收缩率真的见鬼了,居然有3%——我是神都算不准啊,还好是配合后注塑的,但客户也很可能不接受,因为总高度比要求的低了1mm。0 I; P% T8 e$ c6 h9 R& x; z4 i
第五、外观很难看。看花键那幅图,左边那个灰灰的就是烧后的,中间黑亮的是钢珠抛以后的,右边很白那个是布轮抛的,但布抛很容易废掉工件
" _( _/ u; M8 i# Q8 j: F, z第六、攻丝非常难
0 i5 T4 L# u0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