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老鹰

想破脑袋恍然大悟,机械这门学问很少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3 2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一本搞创造发明思维技法的书,讲得很好。创造灵感也是可以锻炼,且有各种实施方法的。有头脑风暴,逆向,交叉等等,我们一些研发部门很少搞这些方法技巧,比如技术科长常常把项目分几部分,分给几个人,然后各干各的,极少交流。
发表于 2012-5-24 14: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的灵感,我觉得最终来源还是基础知识。虽然感觉上是灵光一现,但实际上,这是由于长期思考某刻问题,潜意识根据基础知识不断思考整合的结果,只不过这个思考过程并不容易意识到而已。因此是否能产生灵感,灵感够不够好,完全取决于这个人在该方面的知识积累。好比一个人不懂编程类知识,很难想象他会毫无由来的迸发出某个牛逼的算法或程序写法。

点评

赞同!  发表于 2012-8-21 22:56
发表于 2012-5-25 11: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机械需要很厚很实才能勃那么一下,等到再拉出来遛遛才知道# }- {4 O2 x* w. S$ l8 J
发表于 2012-5-26 16: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模仿,再创新。例如让你设计一个剪东西的机构,你基本就照着剪刀的外形,能改的只有那么几个弧度——能开发一个新机构的那就青史留名了
发表于 2012-6-1 23: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人讲,要有十年设计一个东西的耐心,跟我们的十年磨一剑是异曲同工之说。我觉得机械更多的是不断积累不断领悟的过程。关键是一个工程师有这个机会,有这个耐心,有一点悟性,久而久之,也就成专家了。
发表于 2012-6-2 13: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机械的东西是相当巨大的' B: I) j' n6 ?4 E- P# D. q$ i% {
发表于 2012-6-4 15: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和实践都是需要积累的吧!总会“微风浅入物,润物细无声”
发表于 2012-6-4 20: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这个话题,俺想到了一句曾经的网络流行语:给我一分钟,我会和你知道的一样多,因为我有百度。那么,一个人有百度有google有yahoo,而我也有同样的资源,那么我的优势在于什么呢?后来在工作中有了一点答案,就是新的设想。一个被想出来提出来的东西,关于它大家都可以去查阅资料去做研究,但差别化就在于,能否想到那一点。: X; t/ Y  `1 \2 v+ b  r9 ]

% _* e) c* Q3 C! s' f# D5 ^; G比如我工作中遇到一个问题,6米高的机器,顶端的汽缸需要一个大的空气罐连接,但是顶端平台已经没地方了,所以我只能考虑把它放在机器半截腰的平台上,然后用管道向上连到汽缸。但是后来一位老技术员看到这个问题后说,在顶端侧面支出来一个三脚架,放在架上不就好了,离汽缸还近,也美观,结构上也没什么问题。当时我觉得,人生,总是tmd充满着各种东西。一个好的设想,不是你用百度就能搜出来的(当然了搜出来的时候也有,请不要抬杠,谢谢)。& A6 s; Y1 s. a, K7 E% {
6 j! w3 n4 L$ @) c# W
一个大的压力下来,可以用线圈弹簧来形变吸收,但是压力太大了我找不到合适的线圈弹簧,这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知道了还有碟形弹簧这种东西,而且是被广泛运用在数控中心上的,于是有了一点线索继续研究。想要获得直线运动,我以前可能只能想到连杆和LM导轨,但后来才知道,还有滚珠丝杠这类东西。这些还只是知识面的问题,或许说知识面广了就好了。但有些时候就是一些灵感了。绿色的电路板估计大家都见过上面立着一些电子元件,但手机里面的电路板,为了节约空间及加强强度,干脆在电子元件上面涂了一层绝缘物质,这样就不必担心在内部遭到接触或磕碰了,这些新的想法,往往就是差别化的根源。
7 c% ?/ e5 k6 P% q% u5 A& `5 k4 s& ]. }3 B5 h6 {
昨天贴了一个帖子算圆钢的排料,我排了113跟觉得不错了,今天有朋友排了110根,说明我考虑的排列组合还不够多,比较郁闷。这种情况还可以用穷举法来试验,三种物料有十几种排列组合,但是几何空间的摆放运动问题,就不是穷举法所能穷举的了,这时候就看新想法的重要性了,这时候一方面看知识面的广阔,一方面就看思维的发散性了,机械的差异,也许有一部分也在于此吧。: |  S& J% w7 U. ~

3 X8 a1 V% m2 N8 s0 h( V! y" r  f以上。谢谢。; A1 |1 g1 |. W& _
/ x' ]# X+ B; \  f! z3 o
by 子子
$ n. w2 [( l3 B' T6 @( F) _! p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老鹰 + 20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6-6 21: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坐等观战
发表于 2012-6-7 11: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dao558 发表于 2012-5-23 21:53 ) L1 R! Q; `  I# V& }* `. Q7 g
我有一本搞创造发明思维技法的书,讲得很好。创造灵感也是可以锻炼,且有各种实施方法的。有头脑风暴,逆向 ...

$ |' `. d8 g: f/ i' W& L8 K& f能把你那本书,分享给俺吗?
, C, U8 O8 x" E; X

点评

分享给大家咯!  发表于 2012-8-21 23:0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28 21:17 , Processed in 0.058641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