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047|回复: 23

美国标准,日本技术,中国苦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20 13: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在大阪举行的第六届中日经济研讨会上,广汽老总张房有骄傲地宣布广汽已经成为本田最优秀的海外工厂。丰田和中国企业的合资,正是中日互补的典型模式。在热火朝天的建厂、造车、卖车后,在中国工人的辛劳后,利润大都流向日本,中国不过赚了一点可怜的加工费。 fficeffice" />

中国社科院日本所研究员ffice:smarttags"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丁敏">丁敏ersonName>女士和笔者聊天时说,日本掌握的是核心技术,我们处在边缘,我们挣的是打工钱。

为什么我们处在边缘,主要原因之一是不掌握核心的、先进的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一条永恒的真理。

资源短缺、国土狭小的日本,发展到今天靠的是技术领先。业内人士常说,美国人掌握标准,站在最高端;日本人掌握技术,站在中间;中国人有得是力气,只好在底端干苦力。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企业缺少资金、技术和管理,于是采取拿来主义。最具典型的是汽车业的以市场换技术,结果市场给了人家,技术却没学来。

技术方面差多少,举几个例子就清楚了。中国准备建造高速铁路,就引进法国的TGV还是日本的新干线而热烈讨论。可别忘了,新干线是日本20世纪60年代发明的技术;广汽集团先后和丰田、本田合资,而这两家日本企业起步时,中国全国人民支援一汽,如今双方却完全不在同一档次上竞争。再想想丰田上百款车型的技术储备,差距之大不能忽视。数码产品方面,更是日本技术独步天下,热衷于抵制日货的人买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时大都会碰到这样的尴尬:没有国货可以替代,除非你不买。

在日本大阪的松下展示中心,有100寸的液晶电视;如果石油价格飞涨,丰田的燃料电池汽车会迅速占领市场;在神户,政府耗资上百亿日元进行基础研究,向医疗尖端领域进军。这绝不是给日本企业做广告,他们靠着技术领先,站在产业的上游,和中国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形成互补。按照日本企业界人士的逻辑,随着经济全球化,开展商务活动时单靠一个国家能力有限,应当以国际分工方式来提高生产能力,中国是日本最好的国际分工对象。将这段话拆开解读,无非是说中国人是日本最好的打工仔

对这种流行已久的国际分工论、比较优势论,应该仔细分析。关于这个问题,我赞同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钟庆">钟庆先生《刷盘子还是读书》一书的观点:知识和技术才是宝贵的财富,是民族安身立命之本。气派的摩天大楼、轰鸣的制造工厂和耀眼的GDP不是根本,因为高楼大厦可以被地震毁掉,海外投资随时可能撤走,工厂也可以迁移,技术,拥有技术的人,拥有这些人的国家,才是最具竞争力的。

回到开头的问题,中日经济到底差距多少年。笔者认为至少50年,因为技术差距至少50年。技术的差距,就意味着经济的差距;技术水平赶不上去,就难免处于给人打工的地位。

日本的大公司重视研发,和日本的国家产业政策息息相关。二战后,日本汽车工业起步时,也曾有过引进还是自己研发的争论,最终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下,日本的汽车产业坚持自主发展的道路,重视技术,走到了今天。

除了公司的投入,国家也一直保持对科研的高投入。据了解,日本的科研投入占GDP3%左右,处于世界领先位置。从今年41日开始,日本推行为期5年的日本第三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国家总投资额为25万亿日元。技术差距大,于是中国的企业在有了钱后决定购买。然而,日本永远不会把核心技术、先进技术卖给中国。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的家电企业有个不成文的约定,向中国出口技术时,保证日本的技术至少领先20年。经济会全球化,但技术不会。一位日本企业家说,技术是我们的命门,不会轻易卖出去的。

和中国打交道时,日本(包括美欧)动辄提知识产权问题,这表明了他们对此的重视。可以给你投资,用你的土地,用你的人来生产。可以在你的市场销售,但对不起,我的技术不能给你。你要偷偷学,好,法庭上见。

对此,中国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一些企业也意识到加强研发的重要性。日本eAccess株式会社CEO千本癰夫在2006中日经济研讨会上,对华为公司大加赞赏,认为他们的技术要超过朗讯和摩托罗拉,并介绍了他们公司使用华为公司提供的技术的例子,令在座的许多日本人感到吃惊。

但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和日本的科技水平整体差距还很大。要想赶超日本,我们还需要很多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0 13: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美国标准,日本技术,中国苦力

事实上,回顾一下历史,当年日本进行维新改革时,是如何向中国学习的。也许今天的中国应该在这个问题上从历史中得出一些东西,得到启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0 14: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美国标准,日本技术,中国苦力

真TMD的流氓,把咱们的景泰蓝强去了还有脸说技术!日本就是个屁!日本人的东西用了自己觉得牛,心里还欢喜:看我们的技术.

日本人想:真是民族的败类,支那人永远也不知道什么叫人格.


对于自己人咱还是有很多无奈的,但是对于日本人应该见了就打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0 15: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美国标准,日本技术,中国苦力

楼上的太冲动了,我们要首先承认差距,这个不是一点点啊!以前只知道日本电子产品和汽车比较厉害,现在才知道,无论什么领域,日本都是数一数二的,比如以前在这里出现过的机床和轴承的世界排名,前10名日本要占到四五个,再比如从我们公司产品的配件来说,液压是日本YUKEN的,气动是SMC的,熔化炉是日本正英的,加热棒是日本东康的,电气是日本OMRON和岛电的,真的只有钢板是国产的了,虽说现在上面的品牌已经有很多换成国产的了,但是正是这样的替换,让我真正的体会到差距啊!楼主说是50年,我想只多不少,日本的领先是全方位的!包括思想理念!不要因为日本的无耻而冲动,他们有理由嚣张!现在是我们忍辱负重的时候!现在是我们要实实在在做事追赶的时候!深圳华为是我们的榜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0 15: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美国标准,日本技术,中国苦力

记得毛主席过去和尼克松说过:日本不行,因为它没有煤,也没有铁。现在看来这个论断也站不住。如果打起世界大战,国际运输线路也就是国际贸易被阻断,那可以说日本的自立能力没有中国强,因为它没有煤没有铁。可是现在的时代,大家都有战略核武,世界大战怎么能随便打起来?
在这样的时代,在国际分工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就是技术,而不是物质资源。物质资源一般来说,用钱还可以买到,技术用钱也未必能买到。
中国的核心技术的载体是什么?是中国人。不管在什么企业干活,只要是中国人掌握的核心技术,就不怕。

点评

赞同。但他们不傻。不会轻易让我们学到更好的技术的。他们现在技术是5年前的或更早。加工设备也是八几年制造的。但精度很高能和咱的数控媲美。差距太大啦  发表于 2012-2-17 22: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 15: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美国标准,日本技术,中国苦力

科学技术是第1生产力这永远是实话,是真理,但是回头想想就能明白一些事情。中国的教育体制极大的限制的学生的思维并且使得学生缺少创新思维,这一点就和美国德国差的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 17: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美国标准,日本技术,中国苦力

要承认我们之间有差距,关键是我们怎样才能赶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6 14: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美国标准,日本技术,中国苦力

我们现在做机械想得太多的只是节省成本,而没有去很少自己去研发!所以我们总是落后于日本人之后,我想我们得重视研发!同时我们必须有人才.多学人家的技术,把它变为已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6 17: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美国标准,日本技术,中国苦力

拿来消化+自主创新

拿来要化钱,创新也是在烧钱,要是政府不投入不支持,靠企业靠个人啥都是小打小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5 09: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美国标准,日本技术,中国苦力

原帖由 老鹰 发表 记得毛主席过去和尼克松说过:日本不行,因为它没有煤,也没有铁。现在看来这个论断也站不住。如果打起世界大战,国际运输线路也就是国际贸易被阻断,那可以说日本的自立能力没有中国强,因为它没有煤没有铁。可是现在的时代,大家都有战略核武,世界大战怎么能随便打起来?
在这样的时代,在国际分工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就是技术,而不是物质资源。物质资源一般来说,用钱还可以买到,技术用钱也未必能买到。
中国的核心技术的载体是什么?是中国人。不管在什么企业干活,只要是中国人掌握的核心技术,就不怕。

中国的导弹还是不错滴 

中国潜艇不是画画的(日本反潜厉害但是中国的潜艇数量上就淹死他)

海上封锁和空中封锁 饿都饿死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4-5-15 09:41 , Processed in 0.059139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