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30人的公司,所有的结构设计都有我自己来完成,包括机加工、钣金、塑胶件。. l, m0 E/ D2 T" b9 ~
常常感到孤立无援,有问题只能自己找解决办法,费心费力,自己的能力得不到太大的提高。
- @: v/ |/ k) s" _' i 困惑!无奈!8 m+ s( n0 f1 T5 e8 T C) H: K
' V! c! g: n* z1 Z
前两天去拜访一个外协厂的一位60多岁的老专家,目的是讨论要加工的钣金件,更重要的是想他学习。收获颇多,感慨颇多。) `% g6 I( W8 U! r
先介绍一下这位老专家:从一个核工业相关的国企的处长职位下来,不甘寂寞,自己开了个工厂,继续从事核工业相关设备的生产制造、同时承接一些外协加工。
1 e2 P/ S F ]( B8 c
Q+ o/ b0 z' k 早7点出发,9点到外协厂。老专家很和蔼,给我泡了一杯带枸杞的茶,然后拿出2张A3的纸,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从95张钣金件图纸中发现的问题。好感动。老专家开始详细的给我介绍他的想法,一条条的进行着。从下料、折弯、焊接成型到电磁干扰注意事项,甚至还给我讲解了一下我马上要写的工程师答辩用的论文。& j& a' v6 ~, E" u2 @
, B+ T8 I k. k" m# J 用心的在本上记着原来不了解的知识点,虽然在商业上来说,咱是甲方,他是乙方,但是现在他是老师,我是学生,虽然他说是互相学习。 q9 n' u$ R9 J: d8 R# {: C! y6 }0 o
/ a$ R/ e& k$ x1 c “好的工程师,必是好的工艺师”。这是老专家在一张A3纸上重重的写的一句话。
4 {2 L6 x: p- R' A8 }9 r# z
7 d. a9 {9 I; Z 感谢老专家的用心良苦。
/ i! D0 x: o5 e8 T) F, ?# V
; q; y, {# D- X. i (写的太粗糙了,以后完善、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