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686|回复: 9

白色家电内忧外患 ,冷冬大裁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9 18: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花落是花开的记忆”,文字功底深厚的美的电器董事长方洪波曾在一篇散文中这样描述裁员,不过面对美的新一轮的裁员风波,方洪波是否还有这样的雅兴和坦诚?   从11月开始,关于国内白电巨头美的集团“大裁员”的传言流传甚广,尤其是进入12月,“裁员幅度甚至超过60%”的消息尤如急剧下降的气温一样,让人感觉到白电行业的飕飕凉风。 8 c  u  l) a1 e& i
  然而时至今日,美的各方对于“裁员”二字仍是讳莫如深,美的电器董事长方洪波更是对媒体表示,美的没有“组织”,也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进行裁员,“裁员的销售公司与美的之间只存在销售关系,它们是独立的法人,美的在这些销售公司没有任何股权上的关系”。
3 Z, f0 }2 S) t+ x. g  “裁员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背负着太多的负面信息”,家电产业观察人士认为,在海外,资本市场对于公司的裁员举措一般都视为“利好”消息,因为这是面对经济“寒冬”的有效举措。不过,中国企业并不愿意承受这样的利好,“裁员”在中国市场看来,就是“发展遇到了问题”,甚至是“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这或许是美的高管讳言裁员的背后利益考量。
' a# p5 k0 |0 m1 E  美的“文化式”人员调整 7 |1 Q8 Y8 A4 L+ S
  “我是一个2011届毕业生,到现在进入美的4个多月,就在昨天我们一起来的有一半毕业生都被裁员了。我也是其中的一个。我想问美的,作为一个这么大的企业,整天讲什么企业责任感的公司,你们把进入美的4个多月的应届毕业生裁了,你们的社会责任感表现在哪里?”这是一个自称美的新员工在网上的发帖,仅在猫扑,这条帖子发表后就有了近4万条的浏览量。 . m6 m' u0 y( S
  而在微博上,本周一条“美的大裁员,新员工几乎全做炮灰”更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条微博称,11月开始,美的集团大裁员,幅度令人瞠目:制冷集团60多家各地销售公司裁员幅度40%以上,有些超过60%,总部约50%;日用家电集团2012大规模校园招聘新员工几乎全裁。面对成本提升、市场下滑、产能过剩的压力,一直规模增长的美的Q3毛利率已降至新低,转型压力巨大。 0 _1 S! y4 e5 @- f. a
  消息并不是空穴来风,在记者与美的部分管理人员交流过程中,“裁员”、“缩减”似乎已成为了近期美的各个事业部的“主旋律”。 . u+ c% P- z$ r- ^9 D
  记者辗转了解到,美的这轮裁员风潮首先始于日电集团。美的日电已经证实,原来在全国各地设立了60多家合资销售分公司,如今只保留了11家,余下机构经过部分合并变为50个分部,在这场正在进行的“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的变革中,有些小的销售分公司精简了20-30人,有些大的销售分公司则精简了40-50人。 ( v* V* n" z/ e+ Q3 Z1 }( \
  在日电集团之后,美的制冷集团也开始了调整,而制冷集团正是方洪波“掌舵”的业务。方洪波对外的回应中,他是这样描述这一次“裁员风波”的:美的销售公司确实有在紧缩过冬,但裁员的幅度并没有外界说的那么夸张,美的没有“有组织”、“有具体量化指标”地进行裁员。“以今年的新员工为例,招聘的1100多位员工,截至目前主动离开的有几十人,美的没主动炒一名员工”,方洪波说。 $ f9 \6 Q5 d& w/ x6 O/ Z5 J
  方洪波还强调,年底进行一些人员的调整在美的的文化中非常常见。 * n/ T( m2 o" y# L
  何享健操刀的“转型”战略
) e- Y0 x3 A* I, p% i: p5 x- i( d  美的制冷集团副总裁、新闻发言人王金亮也表示,受整个家电产业的影响,目前的举措是正常企业的反应,是企业主动转型、提高附加值和运营效率的一种表现。
, l" p9 z  b5 g6 O  L' n2 T/ N; h  王金亮提到的“转型”确实是美的近期工作的战略重点。进入2011年8月,美的集团董事局主席何享健每次内部会议都必提“转型升级”。即美的集团要从规模增长第一转变为规模与利润同步发展,特别是要提升品牌定位和溢价能力。
- f  ^% Z4 ~. W( q  h6 k& S1 J  从今年前三季度的数据来看,与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3%相比,美的电器的同期净利增长只有9.6%,净利增速较上半年的13.64%回落4.05个百分点。 - l3 J/ j" j8 z
  何享健显然对美的电器的盈利能力不满意。按照何享健提出的目标,美的要在利润率、人均产出、产品单价等所有的主要指标上超越格力、海尔等标杆企业。
+ s' {+ ]* ?" M% q1 c$ h' ^% h  家电产业观察人士刘步尘指出,2011年美的集团销售收入有望超过1500亿元,但是美的1500亿元用了20万员工,而一些竞争对手同样的销售规模却只有几万员工。人均产出低成为影响利润提升的因素之一。而将销售终端从直营模式改为代理模式可以极大地节省人力成本,压缩销售费用,短期内可以迅速实现成本的降低。 9 w6 I' U2 g2 b0 b
  美的集团副总裁黄晓明也坦言,美的集团一直关注调整转型,推动组织创新和结构调整。在转型过程中,组织架构会有改革,相应的人员也会有调整。 : P* c) a. l3 D
  以日电集团为例,美的日电在各地的营销机构现在分为“直营型”的销售公司与“管理型”营销业务中心,后者又称“分部”。在这一轮的组织架构变革之后,“管理型”取代“直营型”成为各地营销机构的主流。 5 d' e4 w- ]  c7 ~
  “这等于把各地的经营机构变为管理机构。”一名美的小家电的代理商认为,精简后可以大幅降低人力和营销成本。
! }5 H5 n5 {' ~9 i: t9 I' |  白电市场冬意渐浓
/ r' k' B" K, J" J! ^/ a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的深度进行战略“转型”的同时,白电市场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销售寒冬,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助理蔡莹透露,今年10月,国内冰箱的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9.64%,洗衣机销量同比下降8.17%;空调销量更是同比下滑了12.11%,“这是近年三大白色家电产品首次同时出现月度销量同比下滑。”蔡莹表示。 ) I/ `6 ~/ [; v% _& N
  蔡莹分析认为,成本提升、市场下滑、产能过剩,是白色家电行业面临的三大压力。以中国冰箱产业为例,产能去年已过一亿台,超过市场容纳能力,今年其他企业进入,产能继续扩大;而人力、研发、材料等成本在增加,市场销量又在下滑,竞争将更加激烈。有些品牌会被淘汰。 , h* B3 v, i; U0 |! P+ k9 ]/ _" ~
  同时,今年11月底,山东、河南、四川、青岛“三省一市”的家电下乡政策已按规定如期结束。其他省市的家电下乡政策也将陆续停止。 " y9 d+ n2 ?9 ?( }& a7 S& v- X
  业内人士指出,家电下乡政策退出后,家电行业必将洗牌。“这几年其实已经把农村市场的潜在需求提前释放,目前彩电在农村百户拥有量已经达100%,冰箱和洗衣机也达到60%。未来两年行业必然要承受随之而来的购买力疲软后果。”
6 c) \( O, M! ]. _% W$ A9 s  “国内白电市场已进入初冬季节。”中怡康研究总监彭煜指出,虽然目前国内冰箱和空调厂家已处于高库存水平,还不至于导致经营亏损但可以预见明年白电市场竞争将变得更为惨烈。
' O, W; s! |2 r! S! T  在全球经济中“一枝独秀”的中国市场尚且如此,饱受债务危机冲击的欧美市场更是惨不忍睹。11月出口量前四位的格力、美的、海尔和志高出现了50%-77%的下滑,而美的出口已经是连续四个月下滑,11月出口台数下降到20万台,这甚至回落到2006年11月水平。全球经济不佳对于出口的影响已逐渐展现。 # i6 q% V& A) ]; ^( h; }
  白电行业用“内忧外患”来形容似乎一点都不为过。而受伤的不仅是终端的品牌企业,事实上,整个白电产业链都受到了影响。一位给美的空调做小配件的供应商称,美的裁员“应该是很正常的事,因为我们与美的的业务也在缩减”,他透露,由于美的压缩产能、调整架构,这家供应商的工厂“已经停产了”,工人也都放假了,这位供应商还透露,据他了解,美的的一些中小供应商命运各异,“有些选择转型去做陶瓷,有些干脆就倒闭了”。
: @% d& O' x9 y- ~, G( L' Z9 V  讳言裁员的利益考量 9 A! {3 ?7 R) W( N
  刘步尘强调,裁员虽然对于员工来说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情,但对于处在经济前景不确定环境中的企业来说,应该是一个未雨绸缪的好方法,如何在收缩中进行组织架构和销售模式的转变,才是这些企业在“寒冬”中的重点。 & b8 @: x7 c3 h  J! R1 T
  在海外市场,企业的裁员也通常被解读为“利好”消息,这是缩减成本行之有效的方法,一些公司公布裁员计划之后,股价还有可能因此上涨。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只有“裁员”才能对投资者有所交代。 $ S* B6 ~3 U7 X3 Y
  从公开渠道了解到的信息来看,裁员的也远不止美的一家。今年10月底,惠而浦宣布在欧洲和北美裁员5000人,相当于其北美和欧洲员工总数的约10%,在此之前,索尼、飞利浦和松下也都抛出了裁员计划。 3 b# _% i1 x7 e$ I: m1 D* O- F
  不过在中国,企业的“裁员”背负了太多的舆论压力,以至于美的“裁员”风潮传出后,一些媒体还引用美的员工的抱怨性言语称“无故被裁”。业内人士认为,聘用与解聘本是企业正常经营的必要手段,无论是招聘还是解聘,只要手续、流程符合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并无任何不妥之处。
% M' j4 s$ P/ |! s# s  即使如此,美的高管与其他企业一样,并不太愿意直面“裁员”话题,除了背负“社会责任欠缺”等舆论压力,美的更怕被认为是“发展中出现了问题”,在目前竞争白热化的家电市场,这将直接对品牌造成损害。 * ?. r% R/ ?+ _6 b. 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9 20: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经济形势很严峻了,似乎和前段时间比亚迪的裁员很相像。
发表于 2011-12-19 22: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四处溜达了下,顺便调戏卖衣服的女孩。现在很多普通牌子的衣服,比如一件牛仔裤200,一件外套500以下的,销售惨淡。50块一件衣服的夜市,也是生意不好。那可是底层人的消费场所啊。: V) {# K* K0 |
反而是奢侈品,很红火。4 K- L0 }4 `$ a7 Q
贫富差距继续增大,想吃饭的人吃不到饭;有的人饭吃吐了肉吃腻了,开始吃人肉了。5 @& h. {0 I- z7 K9 a
哎,这也影响不到我。社区逛多了我也成愤青了。
发表于 2011-12-20 15: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国外发达国家裁的都是工作时间较长的的高薪员工,我国恰恰相反0 q5 Z: E2 p) }7 N# K$ t
工作四个月的学生,唉,当时招的时候想什么来着2 K' N# ~. h/ D+ X: p
据说招工超过一定数量有税收优惠的,不知是不是这样

点评

国外机械行业啊还真不清楚……我看的印象中是暴雪这类的游戏公司  发表于 2011-12-21 16:47
国外机械行业照样裁新人,人家培养多年的员工可比国内员工值钱多了,很多员工退休了还被返聘,哪舍得裁. 国内体制政策压倒一切,老板们利用招人骗优惠政策,部分像BYD这种黑心的还搞高额违约金发短命财.  发表于 2011-12-21 12:39
国人喜欢钻空子,小时候就培养成这个德行,每天不是想的提高产品质量,是找这种空子的缝隙,说雇残疾人免税,他就算计这个,雇一个路途特远的,最后残疾人受不了,自己辞了,老板就可以吃一阵,心里暗自高兴一年  发表于 2011-12-20 16:12
发表于 2011-12-20 16: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xiaoyetongxu 发表于 2011-12-19 22:48 8 S5 Q. \/ o- B1 B3 R) E; J' m0 C
我四处溜达了下,顺便调戏卖衣服的女孩。现在很多普通牌子的衣服,比如一件牛仔裤200,一件外套500以下的, ...

/ [) e0 l* Z) z我是主要受制于要买房
! h$ j) w, G4 F+ L4 J4 N' z如果没有买房的压力,电视电脑早就换了
7 r/ G& n8 ]3 r5 ~$ ~, L
发表于 2011-12-20 18: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本地的光伏企业明年也要降薪了,不过新近的员工只要不是大学招聘的都给裁了!这个冬天似乎很不好,我回老家,看见村子里的闲人多了很多,好多都是因为企业不景气,提前回来过年的!4 _) d0 N2 j1 o
不过物价似乎还在涨!不知道这样的话,能涨到什么时候!
发表于 2011-12-21 12: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跟美的相比,TCL的状况怎样呢?
发表于 2011-12-21 12: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家电,简单机械加工,包括现在一窝蜂上快要烂掉的模具行业,这些领域本来就不是神马好地
发表于 2011-12-21 17: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科负债70亿破产清算

点评

你知道内情吗?新科老板把资产转移到他儿子的公司,然后破产的。  发表于 2012-11-28 13:32
发表于 2011-12-21 17: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科负债70亿破产清算,曾经的DVDVCD大亨啊……

点评

接着生产中国蓝光EVD,唉  发表于 2011-12-21 17:2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25 15:41 , Processed in 0.09171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