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904|回复: 19

亲历分享:上海第一机床厂外圆磨的修理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1 23: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一个星期都在搞外圆磨.首先是磨床床身沉淀池溢油..经检查,工作台往复油缸有少量漏油.加上系统回油冲刷床身.可能将异物冲入沉淀池堵了半边回油口.而且油脏变浓.回油不畅.导致溢油.清理床身更换液压油和油滤.问题解决.) d6 a# W9 u/ c  n6 Y

6 B# a/ a& N! G* l4 a& Z: i. n2 Z0 U& l: Y. d
  用了没有半天问题又来了.这次是砂轮进刀费力.平时一个手进刀很轻松.现在要两个手进刀都费力.我首先怀疑是砂轮架静压导轨缺油所致.调高机床润滑压力.没有效果.而且发现砂轮进刀紧,退刀松.可以排除静压油路的问题。* G- q8 z/ E, J) [6 q9 T# `
+ R) i) v* |0 q0 x7 h, I+ X4 p9 e
我又怀疑是进刀丝杆一侧的平面轴承有问题.如果判断正确.这将是大手术.而且还会耽误生产.我还是从外围多检查检查.检查中发现关掉液压.进刀退刀都比较轻松.液压一开启,进刀就紧了.我怀疑是消除砂轮进刀间隙的油缸压力太大.顶死了砂轮架。我就旋松了油缸的进油管口.可以释放一定的压力.5 W+ o# l- X% t& r0 Y2 g* m( b
/ z7 W- L# }2 C1 R: J. [- ^
结果还是一样紧.这下不得不怀疑是进刀丝杆平面轴承的问题.拆掉砂轮架.丝杆靠齿轮一头是套.另一头是平面轴承和定心轴承.换上后轴承后.我已经是筋疲力尽.效果却不明显.又怀疑是砂轮近刀时,快进有缸的后端困油.所以进刀费劲.拆掉快进油管.问题还是没解决.没办法只好理清思绪,从头开始.再次怀疑到消除砂轮间隙的油缸.直接把进油管拆开.砂轮进刀一下子轻松了.9 a- ^/ Y8 q- T$ Q$ O* v8 E

6 b( l; T4 W) ?* u  h这下我傻眼了.油缸直接从主油路分了根油管.再也没其它东西.主系统压力我已经对照说明书反复调整了N遍.思来想去唯一能检查的只有滤油器了.油滤是刚换上的.而且是直接从厂家发的货.拆掉油滤问题还没解决.只好调低主系统压力试试.主压力调整到0.8Mpa的时候(一般正常压力在1~1.2Mpa).砂轮进刀轻松了。装上油滤问题又来了。怀疑油滤太密。使砂轮消隙油缸回油不畅。导致砂轮进刀受阻。将油滤掏空后加上铜丝网。问题解决。难道是压力表也出了问题。
+ [  o  P+ C1 {2 c& y; J9 I' E" U# n
星期一再换个压力表看看。是不是油压表读数不准。绕了好大一个圈子哦!还好问题解决了不然明天也别想自在。最讨厌加班。
# Q0 n- T5 y& ~$ C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不仅仅是左手 + 1 已经不错了。。分就不加了 舍不得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2 00: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修机是用 猜测法 来着? 1 Y' G- b3 u) D1 l7 T! o! o+ y

8 H! i) y5 N3 P俺这边是不允许用这种方法的。2 c: c* j( s1 `/ v6 x, @0 H
一般都是先进行精度检查,操控件顺畅度检查等等,再依据检查报告来判断问题和提出对策。
发表于 2011-10-22 08: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不错,见得多,练得多,多琢磨,自然就成高手了。
0 m! I7 o" c, P, U一个故障,有N种可能性,只能是从简到难逐步排除,这也是学习积累的过程。只有到一定程度才能快速准确判断故障。/ X' o) ^$ y) @4 J
发表于 2011-10-22 09: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个排除,楼主辛苦了5 x2 W3 F% Y: L' P! A5 E
同时也给大家长经验了
发表于 2011-10-22 11: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一个不错的教科书,经验需要慢慢的积累
发表于 2011-10-22 11: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经验在于积累。先搞懂原理,再分析。而后由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地向成功进军。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12: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LIAOYAO 发表于 2011-10-22 00:37 # e( Q% ^- g$ G
楼主修机是用 猜测法 来着?
! t- M. N8 {0 _( R' z0 T/ I! N
' C- h+ v  l1 X9 X2 m俺这边是不允许用这种方法的。

& b, y8 U' r. t: o# ~机床是不说话的.只有靠经验去排查.先否决容易检查的,再去否决难查的.一个问题的出现,可能关联的东西很多.再有经验的师傅也不能百分之百的确定问题出在哪里.也要进行排查.最终找到问题的所在.
0 u8 H: f7 p$ w, M1 i
发表于 2011-10-22 12: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俺厂的机修步骤和您的方式不同,车间开单后要先回复修机需要的时间,再和车间协调正式修机的确切时程。
- n) v2 Q" }+ h, l$ _7 K' L6 }2 V
& \0 k3 ^$ Z. t因此,必需在动手修机前把可能的问题找出来,并提出对策和时程表,部分零件需外购且耗时长的情况,则分阶段来修。4 C% B& w  ]/ r" U2 R3 n

: j* t) n3 q/ m2 u& G: W9 _  l; R一切目标都是以减少待修停机的时间为前提。
发表于 2011-10-22 13: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补述:' n4 z$ g5 B  W2 w. K

+ \' r) O4 X' L! _3 |+ U$ G当修机时间超过预期时,机修部门必需给车间一份原因分析报告;修机后未达到对车间保证的保质期或返修期短,也同样要给车间原因分析报告。; A/ i$ E7 z) h  ^$ m: F* R
$ f6 n( d  T$ {
因此,俺厂的机修部门在车间是很被信任和尊重的。" T2 j% ?, o, M5 C9 ]

4 [6 q+ P( v3 l/ I/ b" O1 S4 L: v机修人员就是在这样的环境条件要求下技术持续在成长。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13:37:06 | 显示全部楼层
LIAOYAO 发表于 2011-10-22 13:09
. ^0 B1 m5 ~( G6 d' o+ a& ~补述:
) X; s/ `) D( U2 c5 D# ?
5 U- k) D7 [, _' L( K1 f, F当修机时间超过预期时,机修部门必需给车间一份原因分析报告;修机后未达到对车间保证的保质期或 ...
  r3 x& b$ k- Y" M7 q# Z! o* J
以前我们厂的机修加起来有上百人.现在不足十个人.我一个人要照看两台T6112.一台T68三台龙门刨.一台周边洗.两台摇臂钻.三台立铣(SX5042).十台普车.两台外圆磨.两台喷涂改装普车.一个清理室.五台行车.还有时间走你那样的工作程序吗?+ w+ z% Y0 i6 h' L% 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10-24 06:37 , Processed in 0.076246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